浅谈闽南闽北传统民居的差异
2016-02-05黄妙红
黄妙红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浅谈闽南闽北传统民居的差异
黄妙红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笔者通过走访了闽南泉州民居和闽南武夷山古村落,分别对两地民居类型进行详实的调研,比较分析闽南和闽北两种典型传统民居之间的建筑样式、外观、形制、布局等特征差异,深入体会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民居生活习俗,挖掘其建筑样式背后隐藏的地域文化内涵,希望对传统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闽南传统建筑;闽北传统建筑;对比
一、建筑样式与外观
1.1 建筑样式
闽南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其民居建筑样式博大江南北建筑艺术之精华,不拘一格,呈现出明显的灵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而闽北传统民居地处较为封闭的小平原、小谷地,自成天地,与外界联系较少,其更多受中原汉人带来的建筑文化影响,因此建筑样式较为统一,结构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灰砖,青瓦,夯土墙等,形成古朴、具有醇厚乡土气息的闽北民居风格。
1.2 建筑外观
在建筑外观方面,闽南传统民居主要表现为华丽活泼、夸张矫饰;而闽北传统民居则表现为严整封闭、敦厚质朴、庄重严肃。
1.2.1 外墙
传统民居外墙的厚度、高度、所用建材和砌筑方式因地理区位、地域气候而异。外墙厚度与墙体的保温隔热性密切相关。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建筑的通风散热尤为重要。因此,闽南大厝的墙体更为轻薄通透。闽南传统民居以松枝烧制拼贴而成的红砖墙面不仅坚固耐磨、防水性能好,而且色彩艳丽,烧制留下的斜纹颇具自然美,手巧的工匠们用红瓦和红砖堆砌组成多种的图案装饰外墙和建筑构件,极具艺术感染力。而闽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建筑需要有厚重的墙体来保持室内温度以达到防风御寒的目的。能工巧匠们将砖、夯土、卵石结合起来砌筑特色的闽北民居外墙起来,这种墙体可以起到很好保暖的保暖功能。远眺望去,黄褐色的墙体映入眼帘,散发着一股古色古香的乡土气息。
1.2.2 屋顶
暖洋洋的砖红色是闽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受海洋文化的影响,闽南地区居民更偏爱于柔曲的线条。因此,闽南地区的民居建筑屋脊线弯曲翘曲度异常夸张,整个屋顶的外观形象轻盈舒展;而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屋顶则较为平直。因闽南地区夏季闷热,民居建筑出檐较宽从而避免阳光直射室内,以取得阴凉的室内效果;而闽北民居的建筑屋顶出檐较窄,则是因闽北地区冬季寒冷,充足的日光照射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因此,闽北民居建筑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屋檐对室内阳光的遮挡。
二、建筑形制
两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制的要素大概都可分为厅堂、住房、天井三大空间构成。建筑平面布局多规整、呈中轴线对称布局。闽南传统民居的标准建筑布局面宽一般为三、五开间,进深三进、五进不等。闽北民居房屋面宽则较窄,进深一般为三进或四进呈南北延伸的狭长空间。笔者猜测应该是武夷山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导致的。天井空间是两地民居共有的建筑空间构成要素,它是一座住宅的核心内聚空间,具有采光、集雨、通风等功能,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其息息相关。不同的是,闽南民居的天井较大且方正,长宽比例近似于 1:1。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在于:第一,闽南地区多平原,土地较为辽阔、平整,因此天井面宽通常较大;第二,闽南地区全年降水多,空气潮湿,夏季天气闷热,宽敞的天井可以增加空气对流,从而通风散热;第三,天井两边是厢房,为达到厢房面宽要求,天井的进深就要足够长。而闽北民居的天井较为狭长呈矩形样式,长宽比例近似 2:1,形成狭长状天井也是有其原因:其一,闽北地区气温低,天气较为寒冷,天井在达到采光功能的同时也需要保证室内的温暖;其二,闽北民居天井两侧为廊,不建厢房,因此天井自然就能朝两边拓宽。不论是闽南或者闽北,他们都普遍的设置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天”,符合了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
三、差异的成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
闽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闽北地区地处福建北部寒冷地区,两种不同的气候对建筑的采光、通风、日照、保温隔热等因素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气候的巨大反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形式和外观。
3.2 地理环境
闽南地区属沿海发达地区,建筑的形式自由奔放、华丽张扬;而闽北地区位于武夷山群山包围内陆地区,封闭成数小天地各自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两地在建筑平面布局上的差异,同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居民的性格,从而造就了风格迥异的两种民居类型。
3.3 人文背景
自古以来,闽南地区优越的生存条件和富庶的经济实力使得闽南地区居民的个性婉约浪漫、细腻宽柔。而闽北地区居民为了生存,需要不断与寒冷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从而塑造了闽北居民坚韧、豪迈、不屈不挠的性格。两地截然不同的民风使得闽南地区与闽北地区在民居建筑风格上表现为纤细繁复和敦厚朴拙的鲜明对比。
四、结语
传统民居记载并传承的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时代印记。通过对闽南和闽北这两种传统民居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明确其外在的形式特征,还可以透过这些历史遗存的表征现象去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时空背景。在对比研究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居民的生活习俗,可以挖掘到更多的当地文化内涵,这将对当代地域性建筑的保护和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1]柯培雄 闽北传统民居[M]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3年
[2]曹春平.闽南建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03
[3]林志杰.闽南建筑[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09
[4]李秋香.闽台传统居住建筑及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05
[5]柯培雄 闽北古民居的形制与装饰[J],美术观察2011.09
[6]谢惠雅 试析闽南红砖民居的独特装饰[J]福建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