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2016-02-05黄德明

魅力中国 2016年17期
关键词:导向办学院校

黄德明

(江西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黄德明

(江西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不够准确,发展过程中的功利性、盲目性,使得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发展陷入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情况,当前高职院校应当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要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提高高职的教学质量,完善高职院校发展体制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瓶颈;出路

一、职业教育观的发展

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倡导者的黄炎培,建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之时,就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提到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时认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联系”以实现社会化,“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以实现科学化,和“一切以民为主的平民化”。并指出各类正式教育应当与职业教育并行。在今天看来,黄炎培的这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部 1999年将高职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和我国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高职教育,长期以来都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甚至被称作"二类教育"。首先,在高考录取上,高职教育在高考批次中被列入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生源主要是本科教育所筛选下来的,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普遍被认为是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劣等生,这必然会影响社会公众会带上有色眼镜看待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其次,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普通教育的扩招,形成了"教育过度"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重文凭、轻水平的做法盛行,导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教育毕业生在竞争时没有优势。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指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如高等职业教育不从自己实际的培养目标出发,盲目效仿普通教育高校而强调学术,而且学科的设置并不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导致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与普通教育学生相比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竞争力,高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给学校合理的定位,通过盲目合并几所院校扩大学校的规模,制造影响力等等。这些实际情况使得目前高职学校的发展陷入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地位。

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不足

首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最主要也是最紧迫的问题是对高职院校的自身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但是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没有受家长及社会的重视,甚至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走向高等职业教育这条路是因为文化课程差所致。而高职院校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以普通院校为模版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秉承着教师上课满堂灌理论知识,而不注重高职院校应当着重强调的技术实践环节,这样以来,高职的发展完全忽略了高职院校应该具备的特色教学。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而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对技术人员的需要。

其次,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课程及教学的不适宜。正是因为定位不准确,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大多仍是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理论课大大超过实践操作课程,甚至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还一味的强调学术科研成果,这一点对高职院校而言是致命的错误,这样的体制往往会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学术科研搞得不理想的同时该学习到的技术也没有掌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应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双方应该达成广泛共识从而共同发展。但是,近几年来校企合作的实践表明,企业与高职院校还没有紧密结合。

再次,高职院校之间盲目的通过合并来扩大院校的影响力。很多省属高职院校选择几所院校通过院校合并成一所院校的途径来扩大校园规模,从而有利于申请普通本科。但是这种方式只是造成了校园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办学模式的改革或者课程设置的变革,仅仅是靠外在规模的扩大来制造影响力。这是一种盲目性、功利性的做法,因为只是校园规模的扩大,而不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的变革对学生以后的就业而言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对于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类别的高等教育,它的办学理念就是要为社会输出各个岗位职业人。其最基本的办学导向应当是就业。高职院校应该面向市场办学,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应该时刻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关注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要信息,并以社会就业的需要适时调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对各个专业的设置作出相应的解读,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高职院校有些专业持续过热或过剩而难就业,减少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又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

其次,完善实践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而言,绝不能盲目的进行理论教导,一定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掌握一门社会需要的技术,而技术的掌握需要靠学生们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进行技术实践,因为只有进行不断的实践而非死记硬背理论说明才能够熟练的掌握一门技术。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偏向于各种实践课程。而高职院校应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办学。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等,而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人才资源,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投入企业进行实践,这样以来可以达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再次,合理定位办学目标,加大课程和教学改革力度。现在部分高职教育却以"升本"为办学目标,过分追求本科的教育模式,以本科的教育为蓝本,转而去培养学生学科体系的理论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导致了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同期本科生相比,在知识体系上缺乏竞争力,实际操作中又缺乏特长、技能不熟练,造成了高职就业率低下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合理定位办学目标,不能以功利性为目的进行办学,不能因为想要满足短期内的政绩而盲目跟风去通过合并几所院校而“做强做大”高职院校。这种方式如果不进行实质性的教学、课程改革对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切实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政府、高校以及高职学生自身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不仅要在政策上不断引导高职院校的发展,更应该给予资金和技术指导,努力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自身要坚定就业为导向这一原则,为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而努力;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奋斗,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来掌握、熟练自己该有的技术,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1]袁向军.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规划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3,01:3-5

[2]羿羽.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J].教育与职业,2010,28:24

[3]于永洁.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导向办学院校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偏向”不是好导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