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子分析
2016-02-05陈丽平
陈丽平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新时代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子分析
陈丽平*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出现新图景。那么,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子有哪些呢?积极影响因子有:改革开放的“活素材”;微时代的“活化剂”;意识形态教育的“定心丸”;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润滑剂”。消极影响因子有:趋利市场经济的淡漠性;西方强势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性;不公平社会问题的挫伤性;媒体环境的迷惑性。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子
政治认同,是政治社会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政治认同的状况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在新时代背景下,影响他们政治认同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文根据对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从积极影响因子与消极影响因子两个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积极影响因子
(一)硕果累累的改革开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活素材”
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傲人成绩,2014年4月8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微博发布报告表示,自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复苏,今年将持续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预计2014年GDP增速为7.5%。“中国发展模式”的崛起,为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物质保障;持续不断的政治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基层民主制、职工代表大会制等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成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与发展,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政治意识也逐渐提高。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的发展,在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素材”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满意度调查中,10.7%表示“很满意”,37%表示“满意”,35.8%表示“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仅分别占13%和3.5%,说明大学生群体对改革开放事业绝大部分持肯定态度,并且深深感受改革开放带给他们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活素材”。
(二)日新月异的微时代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活化剂”
以微博、微信为主要代表的微时代已到来,以极具冲击和迅猛的方式席卷我们。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媒介无疑满足了我们快速消费的需求。微时代传播的信息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多样、形式之多姿多彩,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视野和学识,活化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1]微时代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更便利。他们利用微博、微信、BBS等发表政治性意见和言论、讨论政治热点、甚至组织和开展政治性活动,并以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参与公共政治生活。这种网络式的政治参与,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愈来愈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并且,相比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微时代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新渠道和新平台,活跃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和觉醒了他们的政治意识。在对“当不满政府制定的法规政策制度时,会采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调查中,54%的被访者选择会采用“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手段”进行反映。微时代下网络政治对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活化剂”,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
(三)系统持续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定心丸”
意识形态教育,任何一个国家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在高校里,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为主要方式。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引导作用。在大学里,开设“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公共课,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稳定他们的政治情绪,提高政治认同度。虽然目前高校的政治公共课存在不足,但学生自进入小学至大学,政治意识教育环环相连,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在对“大学课程中设置思想政治公共课的评价”调查中,虽然仅有23.5%的认为大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十分有必要,对我们影响很大”,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持续的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还是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高达61.1%的被访者认为“完全没必要”,究其原因,也许当前的意识形态教育过于刻板、呆滞,跟不上时代步伐、没有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在大多数高校里,以各种方式开展入党前专题教育、党员发展与培训等,都一定程度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如广州大学,结合校团办、党办、学办等力量,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工程”,对优秀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截至今日,该校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两期“青马”工程,对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工作、思想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更有“青马”工程学员大学坚持四年捐赠奖学金帮助他人。总的来说,持续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四)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润滑剂”
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氛围更轻松,自由支配时间更充裕,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大学里的社团、组织等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参与提供了更多平台与渠道,满足了他们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需求。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不管他们是主动还是被动,在活动参与中有形或无形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他们更多的原意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形成或实践自己的政治观和满足自身的政治需求。通过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更深入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政治认同。[2]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而且促进他们更关注国家、党和政府,更关注各种政治性活动,润化他们的政治认同。
二、消极影响因子
(一)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淡漠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市场经济,又称自由企业经济,是通过竞争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虽然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发展,解放了人们;但在这种利益驱动机制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经济下,其局限性严重“污染”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淡漠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进而形成极端个人主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日渐萎缩甚至丧失,不择手段谋求私利和见利忘义等丑陋现象层出不穷。其次,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逐利性诱发各种拜金主义。“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炫富”等的出现,反映市场经济下形成的拜金主义扭曲了人们价值,人与人之间关系利益化,甚至有人丧失了人格成为金钱的奴隶。再次,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和世俗化,成为享乐主义滋长的温床。部分大学生贪想一时欢乐,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只想索取不愿奉献,逐渐丧失了人生观价值观,失去精神追求,甚至漠视生命。在市场经济固有弊端与当前我国市场秩序不完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更容易受到消解。
(二)西方强势文化与价值观冲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世贸组织的加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我们在努力“走出去”的同时也“引进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资金、产品等。在引进的过程中伴随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入侵。如前文所述,在开放的环境下,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并产生对西方发达国家优势文化的向往与期望,但这种期望在现实中又难以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的不满足感和失落感打击大学生对我国国家认同,进而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此外,在西方强势文化和价值侵袭浪潮下,再加上我国文化建设的不完善,大学生难以辨别西方文化的优劣,部分大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文化的良莠不齐,大学生对政治认同出现虚无性排斥和冲动性排斥,出现“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
(三)不公平社会问题的存在挫伤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改革开放取得傲人成绩,但同时不公平的社会问题存在仍挫伤大学生的政治情感。贫富差距问题是其典型代表。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了过去十年中国基尼系数,2012年中国为0.474。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公布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3。虽然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以贫富差距问题为代表的不公平社会问题,仍是挫伤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在对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卷调查中,44.9%表示一般,24.9%表示不满意,9.2%表示很不满意,仅有6.6%表示很满意。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国家的“共富”建设存在失望感。
(四)良莠不齐的媒体环境迷惑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在21世纪,报刊杂志、电视新闻、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发展,加速了信息传播。近两年来,随着微时代的出现,更加速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使网络舆论管制增高了难度系数,形成良莠不齐的舆论环境,迷惑大学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判断。尤其近年来形成的网络社会大学生文化,他们对网络交流、游戏、越轨以及对虚拟世界的沉迷[3],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加上大学生群体尤其大学生学生的思想行为判断还不够成熟、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媒体环境迷惑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从上述分析可见,要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需要不断充分活跃积极影响因子,解构消极影响因子。
[1]周琪.“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
[2]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09).
[3]陆玉林.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陈丽平(1989-),女,汉族,广东清远人,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德教育研究。
G641
A
1006-0049-(2016)15-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