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经济政策及其成就
2016-02-05周璇
周 璇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经济政策及其成就
周璇*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00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脆弱,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特殊,对我国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战略意义。本文从和平解放西藏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如“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及“精打细算,生产自给”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进行研究,充分肯定中央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对当今发展西藏的经济及稳定西藏环境仍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解放西藏;经济政策;成就
1949年,中央把西藏的解放作为1950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确定了和平西藏的决议,而和平解放西藏的前提为坚定不移地向西藏进军。十八军部队在进入拉萨后,面临着粮食与物资补给的极大困难。能否去解决这一重要问题,关系到以后能否在西藏站稳的政治问题。
一、精打细算,生产自给
解放军进入西藏初期,西藏地区人民生活十分贫苦,经济落后,物资匮乏,人口稀少,粮食自给不足,远离内地,交通困难。基于西藏这种现实状况,毛主席起草的《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中又指出:在西藏“我们惟靠两条基本政策,争取群众,使自己立于不败。第一条是精打细算,生产自给,并以此影响群众,这是最基本的环节。公路即使修通,也不能靠此大量运粮。印度可能答应交换粮物入藏,但我们的立脚点,应放在将来有一天万一印度不给粮物我军也能活下去。”①
依据西藏工委的安排,刚进入拉萨、日喀则、江孜和太昭地区的部队,在当年冬天为解决粮食问题,而积极开展大开荒运动。西藏工委及十八军前方机关与噶厦进行协商,在拉萨的西郊地区购得一片河滩荒地。谭冠三、李觉、张国华等领导人带领部队和机关70%以上人员,奔赴拉萨西郊,在一处河滩地上开始开荒。当时正值高原寒冬,气候恶劣,部队又面临严重缺粮的重要问题,生产工具简陋,数量很少。人民解放军在进驻拉萨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艰苦的开荒战斗中。到12月13日,共开荒2300多亩,为第二年的生产打下了基础。
据当时有关部门统计:“到6月底,拉萨驻军共开垦荒地2800亩、积肥250万斤、播种2500亩、修渠2070米、挖土43106立方米、筑防水堤1886米,显示了人民解放军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在西藏立足生根的决心和力量,奠定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基础。”同时,西藏工委积极筹建机关农业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定期在农业基地参加生产劳动,夏种秋收。1952年7月1日,在国家的科学工作队专家的协助下,创立了“拉萨七一农业技术试验场”这一专业的研究机构。这个实验场不但为拉萨工委提供了粮食与大量的蔬菜,还成为了西藏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在1953年,国家科学工作队农业组里的十几名专家办了农业技术训练班,共有63名学员成为西藏地区第一批农业种植的技术骨干。1953年,在日喀则、昌都、江孜等地相继建立了农业技术实验场。
进藏工作人员和进藏部队在西藏两年多的开荒生产实践,对藏族同胞产生了重要影响。藏族群众对于军队生产粮食、平抑物价感到满意,他们看到了解放军同西藏人民共同建设西藏的希望,看到了解放军执行决议的力量。“精打细算,生产自给”这一经济政策不仅缓解了解放军进军西藏所面临的粮食危机,改善了生活,同时也对中央在西藏地区站稳脚跟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它在藏族民众中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计的。
二、进军西藏,不吃地方
邓小平曾说:“毛主席对西藏问题就确定了两条,第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二是进军西藏‘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这两条搞好了,才能解决西藏问题”。②1950年12月,毛泽东给西藏阿里的两名地方官员的信中写道:“人民解放军入藏部队都由中央人民政府供给,绝不侵扰老百姓。”③此后,“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成为进藏部队后勤工作的总方针。经历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经验教训,毛泽东知道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生产地水平较低,旧的社会制度落后,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束缚,广大藏族同胞生活贫穷,没有粮食供解放军去食用。
按照这一政策,部队所需的粮草与弹药大部分从后方运来,在西藏只进行少量的采购。修建公路是解决进藏部队粮食供给的关键,但是修建道路却十分艰巨,必须要有较长的时间。西藏工委依据“不吃地方”这一政策,在西藏确定了实行“保证军供,兼股民需,稳定金融物价,争取站稳脚跟”的财经方针。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需求的物资,如酥油、青稞、牛羊及蜡烛、火柴、草纸、肥皂等生活用品,统一由贸易公司、供给处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过多影响群众生活的前提下,去进行适量的采购,严厉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在市面上去自行购买商品。采购所得的粮食等物资,都由贸易总公司和军队后勤部门向所属单位进行配给。这项统一进行采购的措施,是一项严格的财经纪律,一直实行到1960年民主改革,对于稳定西藏的政治局势起了积极作用。
三、打通内地和印度的贸易关系
打通西藏同内地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是解决西藏物资的供应,站稳脚跟的重要辅助措施。西藏昌都地区的商人和上层人士,过去就有骡马商队来往于川、滇、青等省去经商的习惯。昌都解放后,中央进一步去拓宽这方面的贸易渠道,支持他们去内地办货。伴随着康藏公路修建的延伸,国贸部门组织大批内地资源,运往昌都及其以西地区,缓和了军队和群众的供应状况。
西藏和平解放之前,每年向印度出口羊毛800万包。但是自从1950年昌都和平解放之后,印度单方面去提高羊毛进口税率,使得西藏羊毛出口大量积压,从而引起了部分上层人士内心不安。从1952年开始,经过上层统战工作,金融机构和国营贸易公司同寺院、贵族等商户签订购贷合同,购买酥油、粮食和日用品等。当时拉萨的热振拉章、桑都仓、邦达仓等商家对西藏日用品、羊毛进出口贸易、贵重物品进行垄断,他们都和银行、贸易公司建立了金融、经贸联系,签订的合同金额高达900万银元。贸易公司高价收购用于出口的羊毛,用以解决西藏积压了两年羊毛
的出路。此外,西藏工委还请求中央在拨给西藏地区的经费中,增加印度卢比的比重。对拉萨商家进行大量的供应外汇,提倡他们进行西藏地方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使得其既能得到丰厚的利润,又能换来驻藏部队与人民群众的急需物资。因此,不但解决了进藏部队和群众所需物资,还有了一定的物资储备。
四、结语
后勤保障得力是解决西藏问题的保证。中国中央审时度势,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解决了解放西藏的后勤保障问题,跨过了西藏地区的“自然障碍”,在西藏站稳了脚跟。通过“精打细算,生产自给”、“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等经济政策,得到了西藏广大民众的认同,形成了积极的政治效应。这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推进了民族工作的开展,为西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注释]
①《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5:61,62.
②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06,12:199.
③毛泽东.《给才旦朋杰、扎西才让的信》.
[1]多杰才旦.西藏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2]杨建文,杨龙.从无偿援助到平等互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王小彬.经略西藏—新中国西藏工作60年[M].北京:北京集惠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2009.
[4]安平.西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5]《解放西藏史》编委会.解放西藏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6]罗莉.西藏经济卷50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宋月红.当代中国的西藏政策与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王建林,陈崇凯.西藏农牧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罗莉.藏族经济[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发行,2003.
[10]吴健礼.西藏经济概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周璇(199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D239
A
1006-0049-(2016)15-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