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若干思考

2016-02-05

山西青年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解决对策

贾 苗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若干思考

贾苗*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农村基层组织还没有完全从“管治型”的治理模式向“为农民服务”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进行转变,农村基层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导致该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探讨了解决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改善农村基层的治理现状,促进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

关键词: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原因探究;解决对策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明确的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取消了农民农业税赋,推行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等方针,致力于破除城乡的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在国家对农村进行宏观转型以后,农村的基层政府应该更加依赖政治控制与行政强制,从“管治型”向“服务型”治理进行转变,但是现实表明部分农村干部在政策转型以及执政理念方面大大的落后于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没有得到推行与落实。另外,农村基层还存在社区服务欠缺、干部与民争利的现象,导致农民难以享受中央政策所实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引起农民群众的不满。因此本文对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基层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在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基层政府自身也在不断的前进,管治型的治理模式开始逐渐向服务型进行转变,这些转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但是有部分农村基层的改革明显落后于整体社会变革的进程,主要表现为控制式治理与应付式管理。

(一)管理松散的“控制式”治理

控制式治理主要是指农村基层政府与官员对于自身利益相关工作较为重视,并竭力进行控制,甚至有时为了达到目的,用强取掠夺的方式来进行基层公务治理。基层干部对改善显著有利于提升政绩的基础工作方面也较为重视,尽力进行控制,为了提升个人业绩不惜牺牲农民群众的利益,这种掠夺式的治理已经成为新农村背景下治理中严重倾向性问题。另外,在一些地方,这种掠夺式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基层治理逐步演变为灰色花,部分地方的政府部门不能直接进行依法管制,而是利用当地的地痞、流氓以及恶霸等人员对百姓进行威逼利诱或者恐吓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另一方面这些人员在“帮助”政府执行任务的同时会争取获得政府的光荣称号以及经济利益。这种灰色的农村基层政治管理必然会导致基层的治理向低效、无序性进行发展,引起民怨,对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浮于表面的“应付式”管理

应付式管理主要是指部分基层干部在执行部分“吃力不讨好”的任务时,搞形式主义,甚至不管、不做的现象。研究表明,这种应付式的管理现象会导致丧失农民体性价值。一方面对本体性价值的寻求表现为特别亢进,人们更加现实,只注重短期利益,行事底线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农民间攀比心理明显,例如,在建房方面,某些居民为了体现自家经济实力,明明住房已经足够了,还在不断的进行扩建,导致经济的浪费,同时邻里间矛盾的发生率也较高。

二、农村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思考

导致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因素可以大致的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部分:主观因素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政府部门的自立性。政府部门的自利性是与政府公共性相对立的一种属性。大量研究表明,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有组织本身组织结构、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以及各种利益的相互冲突。客观因素方面最突出的是压力型体制。压力型体制是在现代化压力下的党政合一、党委集权的方式,通过借助党政的权利,将压力进行层层渗透,达到扩散政策执行的目的。目前的压力型体制是向上负责的形式,并不是向下的激励机制。

三、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对策

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的解决,应该从农村自身以及宏观方面寻求解决对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大背景没有真正转向,我国的政治体制将不能实行系统的改革,同时农民的基本权利也不能得到保障,新农村建设也难以实施。对此,切实的推行科学发展观,让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指导我国体制改革,打破压力型体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宏观体制改革方面,应推行马克思主义观点,同时提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农民代表所占的结构比例,改善农民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被动地位。

(二)加快构建农村自组织治理机制

自组织治理是组织不断的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信息、能量以及物质交换,在内部精致结构下进行动态维持。该管理模式需要重视人际关系的改善与各方面的沟通。将以人为本的要求作为基础,尊重人们的合理需求。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保证村民的信息传输动力。只有村民的信息传输动力充足,才能有效的调动每位村民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而每一项决策才能反映全体成员的智慧,并且及时感受信息并作出反应,提高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还没有完全转变为“服务型”,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根本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治理的转型,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

[参考文献]

[1]赵守飞,汪雷.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兰州学刊,2010.03.

[2]狄金华,钟涨宝.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治理研究.社会学研究,2014.05.

[3]李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为例.重庆行政,2008.06.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3-0114-01

*作者简介:贾苗(1995-),男,汉,山西武乡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生,政治学专业。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解决对策
“新中国七十年来农村基层建制变动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设”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大学生村干部参与农村基层关工委工作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