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绑架犯南京服刑记

2016-02-05季承志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11期
关键词:葛亮陈平卡特

文/季承志

跨国绑架犯南京服刑记

文/季承志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逐渐增多,海外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都参与到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之中,到国外实现“淘金梦”。但其中有一些人,他们到国外不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去积累财富,而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跨国绑架”来满足自己的贪欲,例如本文的主人公葛亮。笔者近期在南京监狱采访了他,披露其起伏跌宕的心路历程,以警示世人。

初秋,笔者来到坐落在金陵古都雨花台下的现代化监狱——南京监狱。

在监狱心理咨询室,笔者见到了身材瘦小的葛亮。如此的身形,让谁也无法想象出他曾经是多起跨国绑架案的悍犯之一。笔者表明来意后,葛亮表示愿意接受采访,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案例,警醒那些贪念横生的人们悬崖勒马,守住道德的底线,勤劳致富,莫让青春年华付水流。

变故横生,童年遍尝苦难

葛亮,男,33岁,出生于四川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他的成长历程,正如他家乡的道路一样“山路十八弯”。葛亮的父母属于以农耕为主的朴实农民,虽说家庭算不上富裕,但凭借夫妻俩辛勤的耕作,一家人的小日子倒也说得过去。

天有不测风云,变故发生在葛亮八岁那年。农村的生活,除了紧张的农活忙完后,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一起打打麻将,消遣时间。俗话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凡沾染了赌博的习气,总有一些人会深陷其中,不能自已,葛亮的父亲正是如此,由一般的小玩玩转变成了嗜赌如命。

输了钱气不顺,回到家里对母亲和小葛亮非骂即打。面对丈夫的不务正业和残忍,忍无可忍之下,母亲毅然和父亲离了婚,丢下小葛亮,从此离家杳无音讯。

母亲走后,父亲依然恶习难改,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几乎不闻不问,全靠奶奶帮着洗洗涮涮。八岁的孩子总是会有攀比心理的,但是父母离异、父亲游手好闲,沉湎于赌博,家里已是一贫如洗,这让他更加渴望拥有同龄孩子体面的学习用具、漂亮的衣服和美味的食物。没有来路,就把手伸向了同学。看上了某样东西,人不在,就偷;人在不愿意给,就动手抢。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葛亮初中毕业。16岁,葛亮便早早地踏上了社会,很快就和一群社会上的混混纠结在一起,弄得四邻鸡犬不宁,人人为之头疼不已。

家有儿女,婚姻催生转变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葛亮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为了改变现状,经老乡介绍,葛亮去了江苏南通打工,在一家超市做保安工作。

其实葛亮已经有了自己中意的姑娘。她叫周丽,是江苏南通一个县城的女孩,长得端庄,与葛亮在同一家超市,做收银工作。经过葛亮不懈的追求,姑娘终于答应了。

很快,在周丽父母的操持下,两人在春节时候领了证,举办了婚礼。

随着女儿的降临,葛亮深知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该承担起作为丈夫、父亲的责任了,他决定辞职。2007年,葛亮应聘进入南通市一家工程公司。在公司里,葛亮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做事,得到了公司同事的认可。每个月,葛亮都把自己挣到的工资扣除自己的生活费外,全部交到周丽手中。

不久,妻子周丽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儿子的诞生,让葛亮兴奋不已。在公司里,葛亮更加卖力地干活,别人不肯干的脏活累活,葛亮都会抢着去干。他还自学一些有关工程的知识,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他的目的很简单,多挣钱,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事实证明,葛亮做到了。几年过去,一家四口,凭借葛亮在外努力打拼和妻子在家里悉心操持,日子过得非常甜美,家里盖起了小洋房,自己还买了一辆私家车。

葛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边对我们讲述他的辉煌过去,一边拿出妻子寄过来的儿女的照片给笔者看。他坦诚地说:“每次开着自己的车回老家,都感觉荣耀无比。那段时光,是自己感觉最快乐最幸福的生活。”

恶习又起,密谋绑架大案

2010年10月,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并且承接了几个海外工程项目,葛亮也因为勤奋肯干,业务能力拔尖,被公司选派到西非安哥拉的一个桥梁项目去担任项目小组负责人。

远离了家乡和儿女,忙完白天的工作,晚上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几个工友便撺掇着大家玩牌,打发时间。赌博会成瘾,短短的10个月,葛亮从小打小闹变成了豪赌,不仅输光了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

正当他犯愁的时候,另一个输钱的工友陈平找上门来,问他有一个生钱快的门路,愿不愿意干。当葛亮听完陈平的一番生钱之道后,倒吸了一口冷气。虽说年轻的时候混社会,但也基本上就是唬唬人而已,如今这个法子,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一场绑架的阴谋正在酝酿并实施着。按照既定计划,陈平通过网络购买了两把五四式手枪,并且和葛亮商定了绑架细节和逃跑路线。

一个星期后,安哥拉项目的外资方负责人卡特和吉贝到中国开会,作为项目负责人,葛亮也跟随回国,陈平也称病请了病假一起回国。两名外资方负责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场中国之行会成为噩梦一般的回忆。

2011年12月16日晚,公司在南通一家酒店宴请外资方人员。宴会上,气氛融洽,宾主开怀痛饮。宴会结束后,不胜酒力的卡特和吉贝早已经是东倒西歪。这时,葛亮主动提出送两名外资方人员回酒店。三人刚出酒店大门,早已等候多时的几个陈平安排的大汉强行把葛亮三人弄上了一辆没有牌照的面包车。

在郊外一所出租屋内,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卡特和吉贝酒醒了。他们连声问几个戴着头套的人怎么回事,迎来的不是回答而是一顿拳脚。殴打结束后,一个蒙面男子拿出电话,让两人给家里打电话索要500万美金,也让葛亮打电话问家里要100万人民币,并警告他们不准报警,不然就要“撕票”。

卡特和吉贝立刻大声嚷嚷,操着蹩脚的中国话说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招之而来的又是一顿拳脚。这时候,陈平知道,绝不能拖延过长时间,不然发现两个外资方人员失踪,公司肯定会报警的。于是,他推开另外几个打手,对卡特和吉贝假意劝解,说今天若是拿不到钱,只能将他们杀掉。葛亮这时候也假装给家里打了电话,说准备好了100万元。极度惊慌的卡特和吉贝没有办法,在陈平他们的监视下分别给家里打了电话。很快,两家汇出的117万美元和39万美元打到了陈平指定的账户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葛亮迅速进入了警方的视野,被逮捕归案。

联手大爱,浇灌龟裂的囚心

2012年8月18日,葛亮及其同伙四人被提起公诉,他因绑架罪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同年被送往南京监狱服刑。

面对高墙与电网,他几乎绝望了,含着泪水,背着惆怅,痛苦地咀嚼着人生的悲哀。

从失去自由的那天开始,身份从一名公司项目负责人到囚徒的急剧转变,让葛亮整天都陷在无尽的悔恨和愧疚中。监狱民警觉察到葛亮的心理纠结,为了尽快让他适应改造生活,调整好心态,决定对他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入监教育和心理辅导,葛亮对服刑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他告诉笔者,现在就是希望妻儿能够身体健康,自己也将以积极、自强的心态投入到改造中去,用优异的改造成绩抚慰亲人受伤的心灵,同时也使自己能早日回归社会,回到妻儿身边。

2014年中秋佳节,南京监狱举办中秋开放日暨亲情帮教活动,安排监狱部分服刑人员家属参观监狱各项生活设施,向他们介绍监区基本情况和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让家属们通过开放日帮教活动,能够对监狱、对监区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对服刑人员进行帮教。

葛亮坐在会见桌的一头,茫然地看着陆陆续续进来的人,他清楚,自己的行为让妻子失望。

“爸爸,爸爸。”两声清脆的声音,让葛亮从思绪中惊醒过来。

“我不会说话,你是知道的。我就想告诉你,从我嫁给你的那天起,我就决心要做好这个妻子的本分。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孩子我会带好,你自己在里面要照顾好自己,早一天出来,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望着一双自己并没有尽到太多父亲责任的儿女,望着这个满脸泪水、一身疲惫的女人,葛亮除了无声的泪水,说不出一句话来。妻子不离不弃,一番晓之以理的谈话,瞬间让葛亮绝望的心复苏过来。

如今,走上改造正轨的葛亮,已全然放下思想的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赎罪的劳动中去。经过他的努力,2014年9月,葛亮获得了第一次减刑的法律奖励。

葛亮说:“希望我的案例能给世人一些警醒,生活和做人都需要遵守法律,勤劳才能致富……”(文中人名均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谢绝转载!)

猜你喜欢

葛亮陈平卡特
张负的慧眼
卡特智讽记者
作家葛亮:《瓦猫》敲碎了匠人精神的滤镜
目眩神迷的色彩表达——贝尔纳·卡特林
安吉拉·卡特:重返灰姑娘的故事
鸢起之时何处往
——关于葛亮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谜鸦
陈平过河
与敌人“坦诚相见”
老鼠卡特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