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同素逆序词的相关研究

2016-02-05

山西青年 2016年3期
关键词:分布

高 鑫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对同素逆序词的相关研究

高鑫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同素逆序词是双音节词所拥有的一种奇妙的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构词形式,其特点是,所构成同素逆序词的两个字无论是字形还是读音都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进行了交换。本文结合《史记》和《三国志》还有《后汉书》等相关的书籍著作对同素逆序词做尽可能详细和全面的统计,最终从多种角度来对同素逆序词的相关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双音节;同素逆序词;中古汉语;演变规律;分布

一、同素逆序词概念分析

同素逆序词一直以来的叫法都是有所差别的,有的人将它称之为是“双音节的交替形式”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是“序位颠倒的同素词”,甚至还有“颠倒词”、“倒序词”以及“同素反序词”等等诸多不同的名称,但是综合考虑看来,“同素逆序词”是最清晰地一种可以反应这一类词的特点的概念所以对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构词形式就被大家统一的称之为是“同素逆序词”。

一直以来,对于“同素逆序词”这个概念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分歧和争端,为此,在对同素逆序词这个概念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要对这里所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清楚的分析,其中包括语素、同素、逆序以及词,如果不能在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上保持一致那么就容易在逻辑上引起不必要的混乱。所谓的同素词,就是指所选择的一组词应用到的构词语素是完全相同的;那么所谓的同素逆序词说的就是一组同素词在构词语素的序位上是互逆的,要强调的是这里是以双音复合词为主。一般来讲,一组同素词的语素义要可以保持基本的一致性或者说具有一些明显的联系,简单的来说就是语素间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不需要我们全面的考虑起性质以及结构关系乃至语法功能上的相关问题。

现在我们根据概念来对相关的同素逆序词进行一下明确的定义:

(一)只有双音节的合成词才有可能构成同素逆序词,如果说是双音节的单纯词的话无论它有多满足概念上的要求也不能被算作是同素逆序词,比如说唏嘘和嘘唏,在《三国志杨阜传》中,“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嘘唏甚悲。”在《三国志文聘传》中,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唏嘘流涕。这里的唏嘘和嘘唏因为本身是单纯词的原因,以至于尽管它们的形式符合同素逆序词的相关特点,但是仍然不能被归类到同素逆序词中来。

(二)词语构成我们将其表现为AB和BA,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AB是一个词,但是BA所构成的是一个词组,我们仍然不可以将其称之为是同素逆序词,举例说明,一些比较常见的有“南面和面南”一个是方位词一个却是面向南面的意思,再比如说落花和花落,同样落花是一种词语表示的是事物,但是花落却是词组了。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AB形式都是比较常见的日常使用形式。

(三)如果说AB和BA在词语的构成过程中含有同形异素那么也不可以将其称之为是同素逆序词,我们也来简单的举例说明一下,比如说卒暴和暴卒,这里面的卒暴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忽然也就是一个副词,但是后面的暴卒所指的是突然间的死亡是动词,虽然两个词中都有相同的构成语素“暴”但是也有不同的语素“卒”而这里面的两个“卒”是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的,所以说这两个词语虽然有满足基本的特点,但是仍然不可以被算作是同素逆序词。

二、相关史书中的同素逆序词情况

(一)《史记》

《史记》中有大量的字序对换的双音词,这不仅仅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史记》词汇上的特色,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在当时汉语词汇趋向与复音化的一个趋势和特点,在《史记》中出现的同素逆序词的数量高达62组,当然了因为统计的原因可能实际上会更多一些。接下来就《史记》中的同素逆序词简单的举出几个例子进行一下说明。

重敬和敬重,在《高祖本纪》中出现的是: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在《滑稽列传》中出现的是:乳母所言,未尝不听。有诏得令乳母乘车行驰道中。当此之时,公卿大臣皆敬重乳母。

和柔和柔和,在《骠骑列传》中出现的是: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在《张释之列传》中出现的是: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学术和术学,在《张仪列传》中出现的是: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在《张丞相列传》中出现的是: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二)《三国志》

在《三国志》中通过相关的整理和总结,共发现了567对同素逆序词,这大约占到整本书中复音词部分总数的百分之五左右,同样因为《三国志》属于中古时期的书籍,所以说这其中的很多词汇都属于中古时期所出现的新词,我们也对本书中一些新有的同素逆序词进行一下简要的研究和说明。

埋藏和藏埋,这两个词汇都应当是属于中古时期的新词汇,表示的意义就是埋葬指的是我们原有意义上对于尸体的掩埋,比如说在《魏志高柔传》中所出现的是: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埋藏处所。而在《魏志三少帝纪》中所出现的却是:其告征西,安西将军,各令部人于战处及水次钩求尸丧,收敛藏埋,以慰存亡。

皆悉和悉皆,这两个词在意思上也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用来表示全和都得意思,比如说在《陈群传》中所出现的是:闻车驾欲幸摩陂,实到许昌,二宫上下,皆悉俱东,举朝大小,莫不惊怪。但是在《吴志潘浚传》中却是这样说到的:江表传曰:权克荆州,悉皆归附,而浚独称疾不见。

当然了,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组同素逆序词之外,还有很多组其他的同素逆序词是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的中古新词,比如说有构间和间构,释放和放释,整严和严整等等。

(三)《后汉书》

据孙风华对于《后汉书》的相关统计,得出如下的数据,其中在《后汉书》中一共出现的联合式合成词共有4972个,这些词汇占到全书中复音词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其次就是说在书中一共出现的同素逆序词共有223对也就是说有446个,比例占到复音词总数的百分之七左右,下面做一下简单的举例论证。

比如说在《后汉书》中出现了:帮乡和乡帮,尘埃和埃尘,祈祷和祷祈,明发和发明,明光和光明,窃盗和盗窃还有待遇和遇待等等。

从上述三个代表性著作中所出现的同素逆序词的相关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从历时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从上古时期到中古时期汉语中所出现的同素逆序词的比例呈现着稳步增加的趋势,这也是符合整个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的,另一点要强调的就是说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新事物的产生也推动着旧事物的消亡,那么同素逆序词发展至今,也有一部分已经被其他的词汇所取代了,这也是同素逆序词所拥有的一个自身特点。

三、同素逆序词类型的分析

汉语中有关同素逆序词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早同素逆序词在《诗经》中就有涉及到,比如说在《桃夭》中我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这里的“家室”和“室家”是相同的意思,在《离骚》之中不难发现“别离”和“离别”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并且现在我们所提到的词汇在使用方法上也是完全一致的,接下来要说到的就是在意义用法上有差别的一些特殊的同素逆序词了。

首先是我们在《左传》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帅我蟊贼,荡摇我边疆。在《庄子》中是这样出现的: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在这两个句子中所出现的荡摇和摇荡虽然也是作为一组同素逆序词,但是这里的荡摇所指的是扰乱和骚扰的意思,而摇荡则与之相反它所代表的意思是鼓舞和鼓动的意义。再比如说就是出现在《颜氏家训》中的点污和出现在《文心雕龙》中的污点两者的差别了,其中点污的意思是弄脏的意思它的词性是动词词性,而污点则是污垢的意思,词性为名词。

我们接下来要从结构类型上来对同素逆序词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并且对所选择的词汇从意义和词性上面做出相关的解释。

首先是联合式的,联合式是指使用两个意义上面相同或者相近亦或是相反的语素来组成的词汇,联合式的词汇在同素逆序词中出现的是最多的,当语素的位置发生变化之后,它的结构并不发生改变所以它的基本意义也是大体相同的,我们将这一类的词汇按照不同的词性进行分析,其中动词占有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形容词以及名词,最后才是副词也存在一部分的连词。

(一)动词兼并和并兼这两个词汇都来自于上古汉语中,分别出现在《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再有就是兼并出现在《天志下》中: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在数据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其中兼并一词共出现了十一次,并兼一次出现了三次,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结论,魏晋时期在同素逆序词的使用上已经逐渐的偏向了现代汉语中我们所常见的“兼并”。

(二)名词姓名和名姓这两个词在《史记》中都有出现,其中姓名出现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出现的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三)形容词平和和和平这两个词在意义上大体都是温和和平静的意思,但是和平却有另一个意思代表的是政局的安定,也可以指代没有战乱,现如今两个词在用法上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四)副词强勉和勉强这两个词也是出现于上古时期的词汇,意义上指的是尽力而为。但是在近代时期有出现了一个新的意义,指的是能力不足但是却要逞强去做,或者说心里本来不情愿但是却被逼迫去做的意思。

其次是偏正式的,简单的举例说:人外和外人,人外指的是犹如世外的样子,而外人的意思则指的是其他人或者别人的意思。这一类还有骗局和局骗,蜜蜂和蜂蜜,后日和日后等等。

最后再来说说陈述类比如是偏正式,例如才俊和俊才,才俊指的是才能出众的人,后面的俊才指的是卓越的才能;陈述类的还有支配式的,例如并火和火并,这两个词具有相同的意义,同样是指同伙人相拼,后自相残杀或者是被吞并的意义,与此相同的还有肠断和断肠以及心动和动心等等。

四、同素逆序词的发展与消亡

很多的逆序词最早都是意义一致的随着不断地发展而产生了意义上的不同的,人们在使用语言材料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的时候都尽可能的追求最简化,所以说同素逆序词的数量不断地增多,但是随着汉语所要求的精简度的提升,对于那些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同素逆序词就出现了一定的简化,最终的结果就是由AB式逐渐的代替了BA式。

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着不断地演变过程,同素逆序词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不难发展,在上古或者中古汉语中出现的很多同素逆序词有的只保留了其中的一种,有的是两种都保留下来了,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两个都不存在的。针对于这个现象,著名的语言学家蒋绍愚先生则在《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中这样说到: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去注意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做更为细致的研究的,在不断地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同素逆序词在声音以及意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根据我们所形成的语言习惯以及一些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在不断的发展与取舍过程中,同素逆序词也形成了它的特有的淘汰机制,这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阶段。

五、同素逆序词的研究意义

同素逆序词可以称得上是汉语词汇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对于同素逆序词这种现象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和探究汉民族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在《语言论》中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语言既然是作为文化的一个必要的载体,它可以反映文化的诸多特点,最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的来把握汉语的特点,无论是在词汇研究方面还是在汉语词汇的心理认知和词汇教学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所以说我们研究同素逆序词的最主要原因和意义就在于可以通过对同素逆序词的全方面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的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上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它将更好的来帮助我们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我们特有的传承了五千多年的汉语言。

六、结语

同素逆序词作为语言学中的一部分,对于其的相关研究也要遵循语言学发展的研究规律,这也就说明,我们必须要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对其进行研究,不能将语言作为一个单独的独立体进行研究,要尽可能多角度的对其的发展演变进行全面的研究,无论是从历史时间长度上的延伸还是从地域广度上的扩展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总而言之,对于同素逆序词的研究还有更为广泛的研究空间,是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寻的。对于同素逆序词的相关研究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之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语言自古以来都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着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标志,所以对于每一位中国人,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素逆序词的研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中图分类号:H136;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3-0049-02

猜你喜欢

分布
英汉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Excel在《生物统计学》分布中的应用与探讨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
沈阳市大田作物土壤速效磷丰缺分布及磷肥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