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平市赣剧调查报告

2016-02-05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
关键词:赣剧陈超前台

熊 珍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乐平市赣剧调查报告

熊 珍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赣剧是起源并流行于我国赣东北地区的一种古老地方戏曲剧种,它以其历史悠久且清新亮丽的唱腔,精湛的舞台表演,细致的戏曲做工受到了江西省赣东北一带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曾得到毛主席“美、秀、娇、甜”的高度评价,同时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对其长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赣剧腹地乐平市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赣剧在其发源地的音乐生存现状。

赣剧;浒崦古戏台;藻井;小生唱腔师傅

2015年4月11日,早晨七点和梁文超乘坐开往乐平市的大巴,上午十点到达乐平市。赣剧省青年演员陈超在乐平市汽车站接待我们,并引领我们在乐平进行田野调查。

一、乐平市古戏台

2015年4月11日上午的行程是参观乐平市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浒崦古戏台。

(一)浒崦古戏台的历史

乐平是赣剧艺术的腹地,在这里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个戏台,乐平市现存有400多座古戏台,主要是用来演出赣剧。乐平市兴建戏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觉得看戏热闹可以赶走不干净的东西。据当地的村名们介绍说:“如果我们村里做了戏把不干净的东西赶走,而你们村里没有做的话,可能不干净的东西就会来你们村里,使得村里不太平,于是你们也会立马做戏,赶走不干净的东西,就这样每个村庄都争先恐后的做戏,就形成了做戏的风俗。”另一个说法则是在乐平人看来,我们村子有钱请做戏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做戏成了村民们用来攀比、荣誉的象征,因而做戏传统兴而不衰。村子里为了做戏方便,索性在村里建起了固定的表演场所——戏台。乐平古戏台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宅院台、庙宇台、会馆台、祠堂台、万年台。今天笔者所参观的是目前乐平市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的浒崦古戏台。浒崦古戏台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818年),经几百工匠历时三年余建成,迄今已有185年历史。

(二)浒崦古戏台的构造观众等级

戏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又名为晴台,后台又名为雨台。看台分东西两部分,看台只供达官贵人或者是家族长老看戏,可摆设茶果糕点。两看台中间则为天井,以红石铺底。名分堂(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约270年左右,是该村程氏宗祠,为旧时家族长老执行家法和分名份大小的地方,同时也是平民百姓雨天看戏的地方。前台的空旷地则是供平民百姓晴天看戏的地方。古戏台的构造以及不同等级的观众只可以在限定的场所看戏的规定将我国旧社会的等级观念制度彰显的一览无余。前台一般都用箱板封起来(图示二),不演戏的时候一定不能打开箱板,不然会特别的不吉利。只有演戏的时候才能开箱板,演完之后又要马上封起来。

(三)浒崦古戏台的蜂窝构造原理与其音响特征

古戏台的前台顶上有个蜂窝状的藻井,据赣剧青年小生演员陈超介绍说:“这个蜂窝状的建筑非常的特别,解放前,表演赣剧是没有音箱话筒等音响设备的,为了使演员们的声音可以传播的更远,人们便借助建筑原理设计了这个蜂窝形状的藻井。这个藻井的主要作用可以把演员们演唱的声音吸附到空中去,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同时声音会更加的立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便有了对于声音传播的探索,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四)浒崦古戏台如何得以保存完整

在文革时期,乐平市的大批古戏台遭到了破坏,浒崦古戏台之所以得以保存完整全靠当时村民们齐心协力的保护。村民们把戏台封住,然后全部涂上石灰,在石灰墙上写上毛主席语录,因此就算有人知道这是个戏台,也没有人敢拆掉,使得浒崦古戏台有幸得以完整保存。

二、赣剧票友

4月11日下午,来到乐平市广场,这里有个业余的戏迷团,他们自己带上简单的器乐和音响,在广场上演戏,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铙钹、一把赣胡、一把二胡、两支唢呐。组织人是徐常娥和彭文源,这个戏迷团的演员们都是一些退休的老人,因为喜爱赣剧,于是就相约一起来演戏,可以说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演戏梦。只要不下雨,他们都会来到广场唱戏。这些戏迷们既是舞台演员也是乐器演奏者。他们邀请一些乐平市赣剧团已退休的专业演员来指导他们演戏,就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所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乐平市浓郁的戏曲氛围。

三、乐平市赣剧小生师傅

(一)小生唱腔师傅

黄常善,77岁,鄱阳人。省赣剧团青年演员陈超的师公,乐平市赣剧团小生演员严德虎(陈超的师傅)的师傅。16岁考入乐平市赣剧团,约解放后1951年,当时的乐平市赣剧团是由一些赣剧老师傅自己组建起来的,1953年才成为正式国营单位。传统拜师规定。黄常善的启蒙师傅是彭胜照,那时候的拜师是真正的要给师傅磕头下跪,坚持每天早晨给师傅端茶磕头,大概要保持两个月左右。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主要方式是口传心授,声中无字,字中无声,师傅教授他们大段的念台词,以及一些逻辑衔接,而用气、唱腔基本上都是靠看师傅演戏,自己在下面模仿琢磨,最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师傅教授徒弟本领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黄常善说:“如果师傅自己正处于中年演员的状态,他把真本事教授给自己的徒弟,而徒弟学到他的本领并且超越了他自己的话,他们就要面临失业的危险,因为观众们都会喜欢看年轻且唱的好的演员表演”。而这种情况下徒弟们只有靠自己偷偷地在台下看师傅们怎样演戏,他们称这个为“偷戏”。

(二)基本功的传教

杨邵华,59岁,教学主要特点是轻松、愉悦。他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棍棒底下才能出明星。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外行知道”。基本功包括单把、双把、拿大顶等,手、腰、脚,是最基本的三功练习。青年演员陈超说“虽然我练基本功的时间相对来讲较晚,但是三功还是较扎实的,我可以倒立十五分钟,下腰十五分钟,劈叉腿可以到耳朵上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赣剧演员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赣剧腹地乐平市的古戏台、赣剧票友以及赣剧演员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到,赣剧在如今已经开始衰落的时代,从它现如今保存的古戏台,师徒之间的传承,以及目前的赣剧受众群体我们可以看到乐平市依旧有着茂盛的生命力。

熊珍(1988—),女,汉,江西,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文化遗产保护。

2014年江西省教育教改课题“中国原生态合唱进高校合唱课程研究”(项目编号:JXJG14227);2015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广西平果县壮族双声部合唱研究”;2016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赣剧伴奏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赣剧陈超前台
地方戏曲进江西中小学校园的探索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时代更迭下的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探究
和我一起去广西
庞鲜、周衍耀室内设计作品
公路电助力 从幕后走向前台
孟晚舟:从前台打杂到华为副总裁
地方戏曲艺术发展的一种实践——以江西鄱阳赣剧为例
江城子·悼诗人陈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