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6-02-05陆玉馨陈伟珍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实训技能中职

陆玉馨,陈伟珍

(1.广西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来宾545708;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农村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陆玉馨1,陈伟珍2

(1.广西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来宾545708;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目前,由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及学生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为了数控专业的发展及学生的就业更具广范性,必须对数控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从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如何进一步改善实训教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合理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制造业中,为机械行业乃至国家综合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控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急需大量的数控技能人才。近年来,为了给机械制造业培养大量的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培养急需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加工因其独特的高精度、高经济性和生产过程的高自动化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加工行业的重视,学校也比较重视数控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但是,就以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由于教学设施、师资水平、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影响到数控专业的发展及学生就业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多年的努力,虽然改善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得到合理设置,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还需要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改革技能教学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2 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路

当前,中职生毕业后专业水平单一,技能水平欠缺,知识、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缺失等表现比较突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给数控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中职教育要把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专业技能的训练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积极引进“行动导向”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开展实践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还是实训条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1]。

3 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途径

3.1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对具有系统数控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多,以及数控专业学生工作后的优越待遇和其今后自身发展的优势,使得社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数控机床是高精密设备,价格昂贵,以普通的农村职校的财力无法达到一人一台机床的实训条件,多数学校现有的设备只有几台普车及三五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严重影响到了实践教学的安排与教学资源的相互交流。学校及各级政府需要多方筹措资金,配齐配足必需的教学设备,改善数控专业实训条件。所配备的机床不仅要尽量达到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而且要配备社会、企业所广泛应用的数控系统。若教学设施有限,应考虑采取校校合作、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或分组教学、分组实训的方式,以保证数控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还应不断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2]。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农村职校中的数控专业的教师大多不是数控专业毕业的,而是由其他专业过渡过来的,并且数量不多,业务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人员缺乏,水平欠缺,是影响数控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数控机床是用电子计算机或专用计算装置控制的高效自动化机床,它综合应用了自动控制、计算技术、精密测量和机床结构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数控方面的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或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采用以老带新的师徒结对形式,强化“传、帮、带”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抓住高职与中职对口帮扶的有利时机,派教师去高等院校或各种培训机构参加数控专业学习培训;派教师进入工厂,带队实习,顶岗作业;鼓励教师利用闲暇空余时间进行民族特色化产品的加工研究,特别是金秀瑶族固有的壮、瑶族人居多的特点,研究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色彩的元素,把它引入教学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彰显民族的文化特色。而且,我校数控专业教师都是壮、瑶民族的教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着独特的优势,充分开发数控基地设备的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发挥教师的特长,研究和开发工艺品的技能和方法,创出具有民族职业教育特色,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师特色化教学。

3.3适当应用仿真软件,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数控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加工特色零件的教学中,可以先通过仿真,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机床操作的碰撞事故。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是一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数控加工操作技能的实训仿真软件,具备对机床操作全过程和加工运行全环境的仿真功能,原来需要在数控设备上才能完成的大部分教学功能在虚拟制造环境中便可以实现,弥补了数控实训教学条件的不足,基于这一功能和特点,使用仿真软件将大大减少在数控机床设备上的资金投入,减少工程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由于仿真软件不存在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独立进行学习和练习,软件中具有对学生编制的程序进行自我检测并指出错误的功能,也可对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精度进行检测,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控仿真系统内容丰富品种齐全,基本上可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3]。

3.4将传统教材与民族特色相衔接,打造品牌课程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课程的设置除了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外,还要摒弃一些高深难懂的系统原理、概念理论,还需要加入一些与生产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典型案例,这要求教师编写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具有民族特点的校本教材,把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技艺贯穿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数控专业教学与制造特色工艺品相结合的产教结合教学模式。

目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使用的各教材内容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各自为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将编程、仿真、实操等这几门课进行了整合,以数控车(或数铣)生产实习实训教材中的实训项目为主线,将编程、仿真、实操形成一体化教学。理论知识按照“实用、有用、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同时,对一些学生难以掌握的抽象理论和内容进行了删减。通过教材整合,以技能训练为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也使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

3.5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先讲理论再进行实践操作,此模式有它的优点,但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败者,基础文化素质较差,底子薄,又加上年龄偏小,几乎没有接触过生产实践,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若完全按传统模式讲授,教师讲起来虽头头是道,但学生听起来却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效果较差。因此,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应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为主要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强化技能教学。根据每一教学模块不同的特点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一些与实践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模块,可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而有些模块,可让学生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先观察或操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理论的讲解,这样效果要好一些。比如,在学习数控车床的外圆粗车循环指令时,笔者首先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让同学们分组操作,运行程序,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刀具的走刀路线及刀具最后的停留位置。接下来,再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这样学生听起来比较容易接受,然后再让学生独自编写一个较为复杂的外圆粗车循环程序进行操作练习。

对于有些知识,教师在讲授时可故意“漏掉”,直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并提出“为什么?”之后再进行讲解,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在数控铣床中,运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0、G41、G42编写数控加工程序时,有时会出现刀具干涉现象,即过切或报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过切这部分内容“漏掉”不讲,而给学生布置用G40、G41、G42指令编写能产生过切的加工程序的作业,并输入数控机床运行,待学生发现过切,并问“为什么?”时,再给学生讲解什么是过切,产生过切的原因以及避免过切的方法、技巧等,这样学生在听完讲解后,再加上相应的训练,会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

另外,把传统的集中实训教学模式,分散在多个学期多个时间段来完成,这样一来可以缓解为学校实训设备不足,也可以长时间里使学生得到训练,加强了学生的动手以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4 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但具体实施起来还存在诸多困难。比如数控专业的数控加工课程在真实性、完整性和趣味性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能水平和对企业生产的认识还局限在较小的空间,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等。

[1]林小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5):48-48.

[2]郝星照.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7):285-286.

[3]段晓明.国际教师专业标准改革的新趋势[J].教师发展研究,2011,(2):78-81.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Numerical Control Major in Rural Vocational Schools

LU Yu-xin1,CHEN Wei-zhen2
(1.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Jinxiu County,Laibin Guangxi,545708,China;2.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Nanning Guangxi 530023,China)

At present,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conditions,teaching staff,teaching model and students' ability to accept,the teaching quality of NC major in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generally not high.In ord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profession and the students'employment,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numerical control major.This article from the full use of existing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raining teaching,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teaching staff,set up a reasonabl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strengthen the skills training and so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numerical control;skills teaching

G712

B

1672-545X(2016)07-0238-03

2016-04-21

陆玉馨(1975-),女,广西金秀人,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

猜你喜欢

实训技能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