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2016-02-05

北方音乐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037009)

【摘要】我国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当前面临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匮乏、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不仅要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还要结合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资源优势,借助民族民间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力量,让学生立足实践,以达到理想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当地音乐资源;田野采风

一、 前言

多民族的中国地大物博,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异彩纷呈。民族民间音乐是既属于民族学又属于音乐学的交叉学科,我们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持,还需要利用田野调查、实地采风等调查方法深入实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反映了我国各个民族的起源、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也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 如采茶歌、凤阳花鼓、信阳花鼓灯等等都是不同地域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民族民间音乐也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会不断得到创新和发扬,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族、民间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创作,如《大碗茶》这部作品就运用了北京民间曲艺形式京韵大鼓元素,通过唱腔和歌词等传达出了极富特色的北京风情……民族民间音乐从不会过时,在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对民族音乐元素的巧妙借鉴和运用让民族民间音乐历久弥新,当代音乐不仅没有舍弃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反而让观众以耳目一新的形式重新呈现于听众面前,这些音乐作品因为各个民族和区域的不同文化、习俗等特色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国高校的民间音乐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重大使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来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同时通过视听演唱或演奏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来切身体会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对于本课程的设置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师通常把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用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运用于课堂,而简单、单调的识谱及学唱等方式不仅无法调动起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相关的音乐理论。缺少实践的理论课堂无法让学生领会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所在,更无法实现让学生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进行传统音乐的创新。所以,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应该在明确其面临的诸多问题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民族民间音乐对音乐专业学生的陶冶和教育作用,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创新,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二、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较狭窄,对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教授多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和曲调,对于其他形式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涉及较少,如戏曲、民间曲艺等形式,除此之外,民族民间音乐也主要是以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为主,而没有将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纳入讲授范围,特别是对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介绍较少,所以学生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接触和了解不足。

(二)教学资料缺乏

在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要依赖于教材进行讲授和学习,但是有很多民族民间音乐形式仅通过书面材料无法真正展现,即使是可以通过书面记录的乐谱等也有很多已经失传,保留下来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经过历次改编渐渐失去原来的韵味。所以民族民间音乐资料的缺失也成为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堂上没有音像资料来展现音乐作品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很多资料都是间接资料,因此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体会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素质和教学手段落后

民族民间音乐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知识,所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而民族民间音乐又是涵盖音乐、舞蹈、乐器等全方面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科目,所以即使教师专业能力较强,对音乐理论知识了解透彻,也不能为学生全面地讲解民族民间音乐,只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某一方面。此外,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待提高,传统的理论讲解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能适应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所以只有形式丰富、活泼生动的实践性课堂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理论轻实践

民族民间音乐是在人民大众群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深入到音乐实践中来。高校民族民间音乐如果只是依靠于书本知识学习,离开实践既不符合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目的,也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和教师要鼓励和组织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体验、田野采风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领悟,特别是本地、本民族音乐的文化理论知识和鲜活的“音乐”形式,这种实践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当前各大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还局限于课堂,而没有运用实践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作用,学生只能被动吸收固有的理论知识,不仅对学生探究、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有所影响,也不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对于学生从事音乐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都不利。

三、改革举措

(一)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课程内容应该做到全面而有重点,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涵盖民歌、戏曲、曲艺、歌舞、乐器等各种形式的民族民间音乐,又要涵盖各大洲、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在这一基础之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吸收接受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分清主次”,去繁就简,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取舍,有重点的系统性讲解,让学生接触到全面的音乐类别和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舞和乐器的内容涉及要避免单纯的理论教学,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片或视频,甚至可以通过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进行教学,实现生动性和有效性相结合;另外还可以建立网络音乐资料平台,使学生可以对教材和教师未涉及到的或自己没理解的知识进行信息的完善,通过音乐资源和音乐文化的检索,以及教师课件、教案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也可以尝试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作业,建立健全的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网络平台系统。

(二)改善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面,高校教师应该运用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实现趣味性教学,特别是在涉及到具有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对《青春舞曲》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歌曲演唱、歌舞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体会。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任务教学法,通过分配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资料,最后对小组成员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通过课堂交流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民族民族音乐作品或文化独特的个人理解,实现教学目标的升华。

(三)利用当地音乐资源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独特的音乐形式、音乐风格,除了课本上的民族民间音乐介绍,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更值得且更便利地被讲授,它们作为教学资源,可以形成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本地教育特色。如山西地区的高校,可以把河曲地区的山曲、小调和二人台以及晋北地区的梆子、耍故事等地方民间音乐形式纳入到教学,通过让学生现场观看学习表演以及与艺术家之间进行交流等形式帮助大家了解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民间音乐,而且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另外,可以邀请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表演艺术家走进课堂,让他们与学生直接交流,甚至进行面对面地授课,弥补高校教师因专业限制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方面的不足,通过这种形式来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在各地、各民族举行民俗活动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来学习并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只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音乐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避免高效课堂教学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模式,从实践中总结音乐理论知识,并将这些民族民间音乐理论落实到实践中。

(四)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以“走出去”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高校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田野采风的形式深入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表演和创作中去,感受和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储备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只有丰富充足的音乐文化输入才能实现更好的音乐文化输出。学生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乐理知识学习和实践体会,在毕业后,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讲授传承民族民间音乐,通过音乐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传承和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最重要的是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树立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意识,通过实践反馈才能了解到民众对民族民间音乐了解甚少,从而树立其危机意识,肩负起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重大责任。

四、结语

深埋于民族、民间生活中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有待于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在整理归纳后,民族民间音乐才能作为一个科学、系统的学科内容被纳到高校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掌握吸收。当前,我国高校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仍存在着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学资料匮乏、教学手段单一、实践较少等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对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还要结合当地的音乐文化特色,利用民族民间艺人的优势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走出校园,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从而树立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和文化的意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

参考文献

[1]杨传中,冯效刚.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

[2]周亮.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承的趋势——以花儿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3(01).

[3]时文鹏,赵向欣.“非遗”意识关照下的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4.

作者简介:佟鑫(1983—),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中学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民族民间音乐在通俗音乐中的运用
中学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整合探究
如何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学校音乐课堂探究
高校钢琴教学之民族民间音乐探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