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选修课程教学初步探索

2016-02-05刘倩倩

北方音乐 2016年8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

刘倩倩

(广东省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欣赏选修课程教学初步探索

刘倩倩

(广东省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摘要】音乐欣赏作为现在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公选课,职业大专院校音乐欣赏的课堂如何做到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本文结合笔者一学期音乐欣赏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课堂反应效果,得出结论,高职高专院校音乐课要投其所好,结合学生的喜好,把古典音乐知识巧妙的穿插和传递在流行音乐中,可以取得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

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的不断发展,对于现代人来说,闲暇休息时间靠欣赏音乐来放松调节生活已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生活态度,笔者对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还是表示乐衷于欣赏音乐的,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音乐的虽多,但五花八门,没有特殊固定的种类。有同学喜欢摇滚,有同学喜欢R&B,有的喜欢轻音乐,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喜欢高雅的古典交响乐钢琴曲的和中国本土乐曲民歌山歌可以说占极少数,甚至说没有。

在音乐基础方面,据报告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音乐知识都较匮乏,音乐素养都有待提升,大部分学生都不识五线谱,就算简单的简谱也不认识;歌唱方面,五音不全的同学占大多数,很多同学连最简单的曲调都唱跑调,在这之中,有些同学是本身对音乐并没有多大兴趣的,所以并没有自我关注和积累有关音乐方面的讯息,而另一部分学生是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但是由于高中之前没有条件系统的学习音乐,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音乐潜能,这些同学们也深深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课堂上不敢开口,不敢表现,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也埋没了他们的音乐才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中教学媒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音乐课堂只能用一架风琴和播放音频资料来学习,现在多媒体的发展再加上网络中随处可见的视频短片,可以调动学生除了听觉还有视觉的多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更直观的面对音乐,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欣赏音乐,使我们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展示例举几个课堂上效果好的几首音乐作品,希望可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老师从中获得启示,共同建设我们的高校课堂。

在某一次课堂中,笔者播放了一位名叫Danny_AnBoy的马来西亚博主自拍的音乐作品vedio,他擅长用各国的语言来共同演绎同一首歌曲,比如光良的《童话》用了5国语言来演唱,中文,马来文,英文,韩文,日文,并且演唱不同语言时演唱者的服装服饰搭配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装扮,歌词也是由演唱者自行改编搭配的,改编后的歌词符合演唱时旋律和押韵的审美,也保证了原歌词的内涵,可谓是一种完美结合。通过这一段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到,乐理中旋律的概念:旋律就是按一定的有规律的音高,时值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使用同样的旋律可以有不同的唱词,但是在编曲改编不太大的情况下,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用耳朵听辨出来这是同一首歌曲采用了不同的唱词。

《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这首乐曲跟张韶涵的《寓言》副歌B的部分是采用相同的旋律,不同的配器法,造成了不同的音响效果,《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是一首基督教赞美诗,跟几百年后的流行音乐碰撞出了火花,新的编曲和时髦的演唱,让现代听众根本察觉不出这是几百年前流行的宗教音乐,若干年前教堂里穿着圣衣非常庄严肃穆的音乐,若干年后换到五光十色的流行歌手的演唱会舞台聆听也并没有任何违和感,通过老歌新唱的方式,让同学了解到和声的重要性,同样一首旋律搭配不同的和声伴奏,可以变成不同风格,让人耳目一新。从而延伸到当今的乐坛很多高水平的翻唱都是超越原唱的,通过这些作品的导入,让学生了解到和声的重要性,对于东方人的思维,一首曲子的旋律最重要,但是对于西方人,和声给听众的美感超过了旋律。旋律是推动音乐发展的根本因素,但是和声却是一个无穷有规律或者是无规律的变化,同个主题旋律可以在和声的变换中展现不同层次的美。

在国外五人团Pentatonix无伴奏人声合唱大串烧《Evolution of Music》视频中,首先视频中的选曲展示了音乐的发展史,从11th century中世纪圣歌音乐发展到2010年这1000多年的变迁,都非常直观的通过视频匹配的画面展示了出来。再配合视频中男女声的合理配搭,男女声部之间不同声部的转化,可以让同学们深刻的体会到合唱的概念,合唱和齐唱的差异。合唱是一种演唱形式,指多人在一起演唱,按声音组合来分,而齐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群众歌曲常采用齐唱的形式。我们无伴奏视频作品中,是由多个层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不是齐唱,借此机会引出欣赏聆听《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可以说是音乐欣赏课的必修曲目,由《黄河大合唱》的聆听欣赏再引出如何欣赏乐曲的背景,如何识谱,认识合唱队编制,如何排练一个合唱作品等等,让学生简单的了解。

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探索和新的教学方向,目前还只局限在一个设想和教学开始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多教学细节,跟同学们的互动交流,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摸索。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校内的音乐课堂中,没有结合时下最流行的热点话题,还一味的沉浸在十多年前的枯燥的课本,课本中谈论的是几百年前故人的音乐,跟当下学生根本没有产生共鸣。导致音乐课堂非常沉闷,对学生来说也是痛苦的。怎样合理的,与时俱进的结合当下最新流行音乐因素来欣赏学习音乐,需要找到更多更好的切入点。找到一个完美的契机把古典音乐和当下流行音乐结合起来,把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懂的音乐知识生动有趣的传递出去,是我们高职高专老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需要更多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京.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Roger Kamien.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徐枫.音乐欣赏〈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M].大象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
浅析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