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如何推动香港时装设计
2016-02-04陈嘉然
陈嘉然
[摘要] 香港的时装设计发展有大概五十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天已成为香港的重要创意产业之一。香港文化博物馆为香港首家收藏及推广设计的博物馆,而其中时装设计为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文章将介绍香港文化博物馆透过其举办的时装设计展览、馆藏,以及各类型的教育活动,不断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体验,让大家对香港时装设计有更多的认识,提升年青人的兴趣,藉以推动这门创意产业。
[关键词] 博物馆;时装设计;香港;展览;观众拓展
香港时装设计发展背景
时装设计不等同于服装制造,不单单具有保护身体的功能。时装设计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代表着地方的民族性与审美观,也代表着设计师的创意与前瞻性(图1)。要谈到香港时装设计的发展及其重要性,则要简述过去香港五十多年的时装演变。在1960年代以前,香港还没有很具体的时装设计概念。1930年代,一些上海师傅开始在香港设立裁缝店,为客人缝制当时常见于月份牌的长衫款式。到了1950年代,大批内地移民到香港,带来大量人力及资金,大大推动了香港制衣业的发展,其后亦成为香港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香港的时装设计转折点可说是发生于经济起飞的1960年代。1966年香港贸易发展局成立,致力推广香港对外贸易,翌年举办香港成衣节,正式向外国推广香港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吸引了不少来自欧美买家来香港订制时装。往后五十年间,香港的商机增多,加上时装设计学院或学系相继成立,在香港孕育了不少时装设计师及品牌,在国际舞台倍受肯定和关注,使到香港成为亚洲时装设计中心之一。因此,时装设计绝对是香港的重要创意产业,带动了香港经济的同时,更与香港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对香港文化影响的重要性。
时装设计与博物馆
博物馆的功能一般定位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范畴,致力保存及推广地方的文化、历史及艺术。时装设计一直与商业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市场方向亦不断改变。但当中一些设计师的心血、创意,带领潮流,沉淀成为时代的经典,代表着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时代的审美观等等。这些杰出作品很值得好好保存下来,让后世欣赏这些设计师们的创意,了解背后的文化意义,并让时装这门设计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这正是为博物馆所能担当的角色。在欧、美等国家,有不少著名的时装博物馆,如欧洲有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巴库时装博物馆、巴黎时尚博物馆、安特惠普时装博物馆,在美国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服装技术学院博物馆等等,它们专门收藏当代设计大师及历史时装服饰,举办不少大型经典时装展览。至于亚洲,现时专门收藏或展示当代时装设计的博物馆并不多,例如京都服饰文化研究财团、还有最近才成立的河北中国服装博物馆,前者以收藏世界著名设计师为主,后者则以中国古代服饰为基础,同时展示国际时尚设计。
香港文化博物馆
至于香港,过去不论由香港贸易发展局或大大小小商家举办的时装节目,活动频繁,但真正以文化角度去推广或研究香港时装设计的活动并不多。于2000年成立的香港文化博物馆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博物馆的其中一项使命为“保存、研究、展示和诠释香港的多元文化,特别是现存文化传统与创意文化”,当中设计为重点项目,亦使这所博物馆成为香港首间致力收藏、研究及推广设计的博物馆。时装设计既然是香港的重要创意产业,也就成为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重要收藏之一。在这十多年间,香港文化博物馆一直为香港时装设计、发展和历史研究作出贡献,过去曾获香港著名设计师捐赠其时装作品系列,同时亦先后得到各界人士热心捐赠历史服饰,如长衫、旗袍、民间服饰等等,大大丰富了博物馆馆藏,对研究香港时装设计发展有莫大的裨益。除馆藏以外,香港文化博物馆跟其他廿一世纪的博物馆一样,更着重观众的体验,希望透过积极举办不少跟香港及海外时装有关的展览,吸纳不同的观众,让他们能有机会从多角度欣赏时装设计界的创意经典,了解设计师们的心血结晶及对美学及生活有所体会。在教育方面,博物馆亦不遗余力,与普罗大众及设计学院联系,举办不少导赏、讲座及工作坊,为不同年龄及界别的观众介绍时装设计创作意念与特色,藉以拓展观众层,提升大众对时装设计的兴趣及认识。
博物馆时装设计展览
香港文化博物馆强调以人为本,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经验,致力与不同阶层的观众在个人情感、生活认知,以至社会文化、历史层面上接轨。这正与博物馆学家霍伯·格林希尔(Hooper-Greenhill)提出的论点吻合,指博物馆不同于学校既定的学习环境,观众来自于不同背景。要面对多元的观众层,展览作为博物馆的核心项目,加上配套活动,成为博物馆与观众一个重要沟通的过程。因此,香港文化博物馆定期举办多项与时装设计有关的展览及活动,积极让观众认识时装设计产业。较著者例如2003年的“时装汇演——转变中的香港女性形象”,这个展览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以“长衫风华”和“回到阿哥哥”两个主题的时装汇演作为序幕,展出共十五套由1920年代至今的长衫及女装设计,并以录像纪录片介绍不同年代女性时装特色,反映香港的时装潮流。时装虽然变化万千,但长衫作为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经过近百年的时间,依然历久常新,说明香港女性历年来角色不断转变,但对于能散发东方女性美的长衫设计,依旧情有独钟。开幕当天安排了阿哥哥表演及模特儿演绎不同长衫设计,让观众除了参观展品之余,亦能即席欣赏女性时装的不同美态。
2007年,博物馆举办“潮——香港时装设计”,为博物馆“香港设计系列”的节目之一(图2)。当中以展示香港多元创意设计文化为主旨,邀请了著名时装设计师文丽贤担任客席策展人。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香港服装过去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借着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历年香港纺织制衣业及时装潮流的发展。第二部分则邀请九位元香港当代优秀的设计师参展,当中包括:郑兆良、张路路、伊嘉、刘家强、刘志华、马伟明、邓达智、尹泰尉和杨远振。他们的风格各异,当中有擅长设计高级订制服、上班服,或针对年青人市场,亦有富民族色彩,或将中国传统与现代结合,各具特色,向观众展示香港时装设计多元的一面。endprint
除了推动本地时装设计,香港文化博物馆亦着重把国际经典时装带到观众眼前,让香港市民与世界文化接轨。现代时装设计大师迪奥(Christian Dior)于1947年推出“新面貌”(New Look)系列,为女装及高级订制服订下了至高标准,迪奥称这时装史上光辉的十年为“黄金岁月”。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闻名于艺术与设计领域,于2007年就这个主题策划了“黄金时裳:巴黎与伦敦1947至1957年”的巡回展览,于伦敦及澳洲等地展出(图3)。于2009年,香港文化博物馆有幸把这个展览带到香港,成为亚洲的首站展出地点。当中展出这段时期过百套巴黎与伦敦经典时装设计师如迪奥(Dior),巴黎世家(Balenciaga),巴尔曼(Balmain)及赫迪雅曼(Hardy Amies)所创作的晚礼服、酒会礼服及套装,还有时装摄影照片及插图等,均为时装界的殿堂级作品。特别一提的是,这次的展览场地均由香港文化博物馆设计,让观众置身于这个黄金时代的舞会之中,使到这个外借展览在香港站有着其独特性。这展览正好配合当时香港文化博物馆的专题“大师的风采”,为观众带来大师级的时装作品,一同走进时装设计史上的辉煌时期。这不但广阔普罗大众对时装设计的视野,还同时启迪同业设计师或设计学生,为他们的创作带来无限的灵感。
到了2010年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香港馆的主题为“无限城市——香港”,代表着香港的无限创意,与世界各地及中国的联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邀请了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就着这个主题,同期于上海新天地时尚举办一个名为“时装·视野”展览(图4),以空中悬挂的形式,立体展出多位香港具代表性的设计师的作品,以多角度供观众欣赏,其中亦有香港文化博物馆借出的藏品。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成立三十多年,为香港一间非牟利机构,一直推动香港时装设计,支持业界的活动,并设立奖项积极培育新晋设计师,贡献良多。
由于“时装·视野”展览在上海反应甚为良好,香港文化博物馆很荣幸能与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于2011年一同将这个展览搬移到博物馆的展厅重新演绎,让香港的观众得以欣赏。积极与业界组织合作推动时装设计,实为有效地让观众认识活跃于香港时装设计产业的代表。这次展览透过展出超过六十位香港具代表性的时装设计师、电影美术指导、时装摄影师、插画家和获得时装设计奖项的新晋设计师的作品,加上为大众熟悉的模特儿的照片数据,让大家回顾香港时装设计界过去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藉以宣扬香港的多元文化、出色的设计及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博物馆不断尝试开拓新的空间,让观众有全新的体验。这次展览首次擅用博物馆中间一个露天的庭院空间,搭起一座时装天桥,在展览开幕当晚进行时装表演,展示参展设计师的精彩作品,同时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亦在当晚颁发每年一度的“十大杰出衣着”奖,场面星光熠熠,实为香港时装设计界的一件盛事。
除了举办以上的时装设计联展以宏观角度了解香港及外国时装设计的历史及发展外,香港文化博物馆于2013年举办了香港殿堂级时装设计师刘培基的个人展览“他Fashion传奇Eddie Lau·她Image百变刘培基”(图5),从欣赏这位极具香港代表性及标志性的时装先驱的经典作品,以微观角度了解香港时装界从1970至1990年代的黄金三十年。刘培基先生为香港著名时装设计师,他一生传奇,创造了不少经典具代表性的时装作品。他于1970年代初已前往英国进修时装,1977年首次参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时装节,以个人品牌创作“黑银系列”成为大会压轴,备受注目。同年他更被邀到伦敦参与时装表演,往后每年前往海外各地参展,其作品系列如“东方红”,以中国丝质衣料加上西方利落的剪裁,深受外地买家欢迎,因而成功打人海外市场,奠定国际设计师地位。他于八十年代已受邀到上海举办时装表演,为首位香港时装设计师到中国内地展出作品。另外,他亦是国泰及港龙航空公司指定的设计师,同时也为名人白雪仙、杨紫琼、汪明荃、林燕妮设计高级订制服,展示他一贯简约、高贵、典雅的风格。除了时装设计,刘培基更是香港首位为歌手负责形象的设计师,特别是为香港著名歌手梅艳芳设计多个唱片造型最为人熟悉。展览展出梅艳芳多套经典的舞台服饰,以及其他歌手包括罗文、何韵诗和苏永康的演唱会服饰。此外观众亦同时欣赏到不少珍贵的照片、剪报、录像访问等,完整地回顾刘培基从1962至2012年五十年的设计生涯。由于这个展览可以让大家一睹香港经典的时装设计及重温广东乐坛的集体回忆,当时引起广大市民的共鸣,照顾到观众个人情感、文化认同等需要。无论是时装爱好者、广东歌迷,还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都能感受这个展览展现香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香港文化博物馆的时装设计藏品
博物馆的藏品是重要的文化历史研究的材料。多年来,香港文化博物馆得到香港时装设计师的支持,热心捐赠他们的作品,成为博物馆馆藏,让博物馆专业的团队为这些藏品妥善保存、研究,并积极透过展览及图录介绍给大众。承接着以观众为本的目的,藏品的研究除了作品本身的历史或艺术价值外,博物馆亦希望透过生活化的文字带出藏品的文化特色,藉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引起共鸣。
香港文化博物馆得到刘培基先生的慷慨捐赠,包括他的时装、舞台服饰、手稿及设计数据照片,成为博物馆首位重点收藏殿堂级的时装设计师。要说最瞩目的藏品应是已故著名歌手梅艳芳于2003年“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也是其在舞台上的最后一次演出的开场服饰——一袭红色镶金线彩石伞裙套装(图6)。这套极具份量的西式裙褂作序幕,尽显梅艳芳的舞台皇者地位。服饰以中式裙挂的红金作为主调,镶上大量手工精细的金线彩石,既宫中国裙挂的感觉,亦具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宫廷服的华丽特色。与这件作品相呼应的是刘培基为梅艳芳于同一演唱会设计的谢幕嫁衣(图7)。高贵简洁的感觉与开首气势非凡的红金裙褂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次为梅艳芳设计这袭婚纱,让她拖着三十米长的轻纱,拾级而上,转身挥手道别,完成嫁给音乐、嫁给舞台的心愿。见证过香港乐坛黄金年代的观众,就算对舞台服装的认识不多,均会对这两件藏品留下极深刻的印象。endprint
除了殿堂级的设计师作品外,博物馆亦尝试收藏年青设计师的作品,发掘更多有潜质的香港时装设计师,全面研究香港时装设计的现况,了解新一代非传统的时装设计概念。张美仪勇于创新,把时装与艺术结合,尝试用不同物料及方法设计衣服,希望改变大众对时装既定的看法。比如《穿上空气》(图8)曾于“时装·视野”展览中展出,全件作品用镙丝装配,没有传统缝线。就如穿上了艺术品,让观众慢慢细赏。张美仪认为设计无界限,是一个没有终结的答问过程,让大家不断探索下去。
李冠然原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却特别喜欢时装可以立体地表现设计理念。他的设计工作多元化,曾创作不同的高级订制服、装置、视觉艺术及平面设计等。他手造的时装作品,糅合时装及平面设计的特色,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作品《红》同样曾于“时装·视野”展览中展出,晚装全以人手纸艺制作,仿如一件纸制雕塑,展现出精湛的手工,极富视觉效果(图9)。
此外,香港文化博物馆过去亦接受了其他时装设计师的捐赠,例如马伟明、杨远振和郑兆良的晚装作品,剪裁利落,各具风格:尹泰尉注重香港本地文化,作品幽默富创意,刘志华为歌手设计的演唱会服饰,突显歌者的风范。名人如萧芳芳博士捐赠1960年代的热裤、迷你裙:利孝和夫人、华慧娜女士亦捐赠旗袍长衫,手工精巧,甚具收藏及研究价值。可见博物馆时装馆藏的多样化,反映香港时装设计的多元性。
博物馆的教育及推广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博物馆学习体验之中不可或缺。观众拓展除包括保留原有的观众群,还希望吸引新的观众层,迎合各界人士的需要。香港文化博物馆希望除了同业设计师的支持,还能引起年轻一代对时装设计的兴趣,以及普罗大众对这个创意产业的认识。除了透过展览推广时装设计,在配合展览方面亦举办了不少展览导赏、讲座及工作坊为大众从多角度认识时装设计。博物馆的导赏员均受过专业训练,以引入入胜的手法让观众了解时装与生活息息相关。此外,举办的讲座包括时装设计入门、时装潮流与生活品味、个人形象设计、如何创立个人时装品牌,甚至戏服设计介绍等等,以全方位让观众认识这个设计范畴。特别一提的是,在“时装·视野”展览期间,定期于周末在搭建的露天时装天桥举办香港知名及新晋时装师、品牌的时装汇演,让在场观众除了可欣赏展厅的代表性作品外,并同时可以现场欣赏模特儿在天桥上展示作品,带给观众创新及愉快的博物馆体验(图10)。
总结:博物馆未来发展及定位
香港的时装设计产业在市场的需求一直有增无减。近年,香港亦逐渐出现不同的展示空间推广时装这个创意产业,例如香港知专设计学院的展览馆定期举办与时装有关的展览,PMQ元创方为活化的历史建筑,有不少香港设计师的工作室及时装品牌商铺进驻,亦有创意平台展示时装或视觉艺术的展览。此外,坊间亦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商场辟出空间推广香港创意文化。香港文化博物馆希望与业界、设计协会及学院,以及各类创意空间作出互动,共同支持推广香港的多元性,促进城市的文化活力。博物馆着重观众的体验,希望不断举办富启发性及教育性的时装展览,为香港时装设计作推广之余,亦期望丰盛大众的生活,带给观众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及诠释香港时装,并鼓励年青一代培养对时装设计的兴趣,为香港带来无限创意。另外,香港作为亚洲时装设计中心之一,香港文化博物馆亦希望与中国内地合作,多作交流,为内地及香港的时装设计提供展示平台,共同支持和鼓励设计师不断努力,发挥创意,让大众得以启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