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体育建设的宏观思考

2016-02-04孙海泉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民生群众

马 钊 孙海泉

河北省张家口市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民生体育建设的宏观思考

马 钊 孙海泉

河北省张家口市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不断增长,体育需求的变化就表现的尤为明显。解决该问题就要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民生体育。本文在对民生体育的内涵、现状做出概述的基础上,认真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民生体育建设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为推动民生体育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

民生体育;建设;富民;强国;宏观思考

一、引言

“民乃国之根本”,这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中更是毋容置疑,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是稳基固本——富国强民。党的十八大已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文化生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五位一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民生,政府职能逐渐向服务型方向转变,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任何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都想国富民强,我国的体育技能在世界已是名列前茅,但目前人们的关注重点逐渐向“民生体育”转移。

二、民生体育的分析

所谓的民生体育从广义上来理解是说人民群众在体育角度上的生计,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迫切需求。它既包含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包含了人民的体育权利。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谈,民生体育是说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保证人民群众正当权益,扩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民生体育”这一概念是近几年才提上日程的,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家倡导要履行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尤其要关注民生体育,以基层民众文化体育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发展好公益性事业。

目前,伴随着富民、强国的时代潮流,我们深刻的理解民生体育一词不应仅仅是从宏观和人文角度来看,应该做出更深刻的剖析。从精神文化层面上讲:包含人民群众的体育观念、审美情趣、运动思维等,人民群众的主观意愿影响并制约着民生体育的建设与实施;物质层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体育也不例外,缺失物质载体任何文化精神活动都难以独立存在。如:人民群众体育活动的形式、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为层面:顾名思义,行为层面包含在民生体育中形成并具有一定地方特色或者项目特色的体育活动;制度层面:该问题主要是引导民生体育的正确方向,如:体育设施和场地的管理制度、相关社会团体的管理制度、比赛管理制度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制度的规范性是民生体育顺利发展的保证,更影响其他层面作用的发挥。

三、民生体育的发展以富民、强国为前提条件

(一)关注民生是民生体育建设的基石

关注民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因为只有民富才能更有利于调动亿万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国强,国强才能使民生体育蓬勃发展。我国在建国初期领导人就有增强民众体质的提议,由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导致当时的中国以解决人民的温饱为主要矛盾,对体育事业的发展顾接不暇,人民群众更是对体育活动的主观性不强。但如今已经完成了总体小康社会建设,民生体育发展已经有了较高的成效,可由于我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制约着民生体育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同我国体育资源、设施的建设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大力发展经济是民生体育发展的关键

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只有国家强盛,国民才能更富裕,才能保障民生体育工作顺利开展。体育不仅是精神文化建设,体育技能的强弱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正在努力于体育强国战略,这与民生体育事业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民生体育的娱乐性与健身性不仅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也符合“富国强民”的发展目标,这是民生体育的特有价值。所以,让民生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依然要不断完善。

四、对民生体育事业发展的思路分析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加大民生体育的物质投资

民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在建设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归宿,这才符合建设民生体育的最初宗旨。另一方面,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科教兴国的同时增加对民生体育建设的资金投入,以保障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体育需求。例如:在居民社区里健身体育器材的投资,公共体育场的建设等,但要注意建设的同时维护与管理好已有的基础设施,真正做到惠民,利民。

(二)完善体育制度,增加体育项目,保证民生体育的发展方向

在民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重视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如:制定并完善对相关部门的监督体系,提高执行民生体育建设队伍的素质等,保证民生体育的规范性,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效益。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各民族体育项目求同存异才能体现出民生体育项目的丰富多彩,增添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培养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指数。

五、结束语

总之,民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更是任重道远。那么希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加大民生体育的物质投资;完善体育制度,增加体育项目,保证民生体育的发展方向等思路能加快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脚步,促进民生体育的发展。

[1]王婉珍.民生体育的战略要义和政策着力点[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韩宏海.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2(13).

[3]王芳.城西街道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体育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J].神州,2011(20).

G

A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民生群众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