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戏曲的关注程度

2016-02-04谢雪晗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年龄段戏曲戏剧

谢雪晗

平顶山市一中,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如何提升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戏曲的关注程度

谢雪晗

平顶山市一中,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国传统戏曲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但随着现代文化娱乐方式的日益丰富,传统戏曲观众群体日益萎缩。本文从分析传统戏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着重阐述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不同年龄段观众群体的特点,从而提出了提升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戏曲的关注程度的具体策略。

戏曲;年龄段;关注程度

中国传统戏曲作为在中国千百年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时的宫廷音乐到宋元及明清时期的发展,各类成熟的艺术样式的发展,本身就包含了华夏文明的思维方式、美学意蕴、哲学观念等文化母体,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但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兴起以及网络、影视等传媒技术的变革,当代审美文化生发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新特性,然而传统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在展示的思想追求等,却与现代的我们大相径庭,致使传统戏曲观众群体日益萎缩,而观众是戏曲的基石,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这就意味着传统戏曲艺术在逐渐走下坡路,越来越不被人们关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所以,从观众群体视角探索戏曲创新与发展,是戏曲振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传统戏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戏曲受到多元文化冲击

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使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关注度得到提升和喜爱,让喜爱戏曲的观众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年中年戏曲观众人数急剧萎缩。

(二)戏曲本身缺乏创新

由于大多传统戏曲本身节奏比较慢,戏曲表演曲目多以表现忠、孝的传统曲目为主,缺乏时代感,且不同戏曲剧种在演唱方面存在方言等地域局限性,而在曲目内容、演绎方式、创作题材、传播平台等方面又鲜有创新,无法适应现代观众的文化需求,这就产生了青年往往“耐不住性子看戏”的普遍现象。所以戏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认真反思传统戏曲本身发展与创新的问题。

(三)戏曲文化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与流行歌曲的花样层出不穷的媒体见面会、粉丝见面会、金曲奖颁奖晚会、流行歌曲擂台赛、选秀等相比,传统戏曲比如以戏曲资源丰富的河南省为例,有许多剧种像二夹弦、曲剧、越调等正逐渐消失,目前,这些剧种只存在于民间班社,逢年过节,当地百姓操持吹打,自娱自乐。有些连民间班社也绝迹,像二夹弦等地方剧种永远退出了舞台,成为写在纸上的史料。固然戏曲在发展中不会营造自己的粉丝群体是一个方面,而媒体对流行文化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学生等青年团体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流行音乐,致使当年“高雅”的戏曲艺术成为“老土文化”,渐渐淡出流行文化队列。

(四)传统戏曲从业人员待遇低

由于戏曲观众市场小,许多院团经费紧张,难以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生活,戏曲演出人员以及戏曲创作人员无法安心工作;戏曲演员待遇差,家长普遍不愿让孩子学戏,戏曲发展苦难重重,目前处于没人才,有了人才也留不住的状态。

(五)戏曲传承出现“断代”现象

目前,戏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断代”现象,年龄越大的人,越喜欢戏曲,而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一代,不了解戏曲,也不愿尝试去接触戏曲,感觉学戏没前途,没出路,加上青年观众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戏曲观众出现了大量流失,戏曲市场日渐萎缩。

二、不同观众对戏曲爱好的特点

(一)少年群体(18岁以下)

该年龄段群体处于兴趣探索期,对于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对于戏曲亦然,但总体感受是模糊的,他们接触戏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辈喜爱戏曲,受到耳濡目染。但这种影响却又往往是深刻的、持久的,且不会掺杂现实的考量。所以经常说的“戏曲要从娃娃抓起”也正是基于此。比如:在一些大人的印象中,小时候过年看大戏的场景终生难忘,而一些戏曲票友对于戏曲的热爱,也都是从小时接触戏剧开始的。

(二)青年群体(18-35岁)

该群体是传统戏曲观众培养和争取的主阵地,是戏曲文化未来的继承者。该群体对于事物的认知和兴趣的选择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对于流行文化元素具有追求的狂热,是流行文化消费的主流群体,且更易受到宣传媒介及同年龄段人群的影响。如何提升他们对于传统戏曲的关注与喜爱,是戏曲文化宣传与营销中,在方式与手段选择方面必须考虑的因素。目前,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内容之一的戏曲进校园,对于争取青年群体对于戏剧的关注,普及戏剧知识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年群体(35-60岁)

该群体对于戏曲的了解与爱好大多源于少年时期的接触,对于戏曲具有一定的兴趣基础。且该群体已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对于戏曲具有更高的品质要求,不会盲目追求流行,有自己的认知与文化追求,但这种追求有地位、行业、交际人群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部分人群,传统戏曲需要更多的创新,需要更多的精品曲目和精品演出品牌团队,并且能够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包装,从而在文化消费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歌剧的某些成功经验。

(四)老年群体(60岁以上)

成长环境以及老年人的特点,使得60岁以上的人对戏剧比较钟爱,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喜欢看戏的都是老年观众。这是目前戏曲演出的最大观众群体。正是这一点,且老年人由于在孙辈培养方面承担的角色,使得他们对于戏曲的喜爱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大批下一代,祖孙两代一块参加戏曲选秀节目的现象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戏曲要关注老年群体,并可依托老年群体开展家庭参与的戏曲互动节目,扩大传统戏曲关注群体。

总的来说,观众是戏曲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戏剧要想发展,必须在培养观众上下功夫。在这个过程中,戏曲也要保留自己的长处,吸收流行元素的优点,从而既能顺应社会需求又能不失去本身的独特之处。

三、提升不同年龄段人群关注程度的策略

(一)坚守阵地,保护戏曲发展传播的载体——戏曲剧团

戏曲剧团是戏曲艺术实现戏曲发展繁荣的前提,要保护好戏曲剧团,关键是加大投入,让演员解除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去演戏。比如,2011年前后,河南省对本省的戏曲团体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工资待遇方面得到了改善,让演职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几年培养了出了一批像李树建一样在全国叫得响的演员。同时,政府也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扶持一批优秀演出剧团,解决戏曲的最基本的传承问题。

(二)制定扶持戏曲的发展政策

戏曲的发展与振兴,仅靠艺术家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讲,政策是关键。我们必须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和扶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老艺人的传授,让年轻一代学到手,继承下来。同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地方戏曲发展基金,重视资助地方戏曲的剧目生产、演出补贴、人才培养及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奖励等。加大重点剧目的投入,对重点艺术产品可以推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的办法。实行演出补贴,在确定剧团演出场次后,政府每场给予适当补贴,以激活演出市场,鼓励剧团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同时增加一些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的新鲜元素,从而吸引更多观众。

(三)营造戏曲发展的氛围,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很多人不了解戏曲,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港台歌星、美国大片为什么这么热,票价那么高,大家还抢着看,主要就是媒体大力炒作的结果。许多观众不是不爱欣赏表演艺术,而是不了解表演艺术,苏州市昆剧院作出尝试,他们排演的《牡丹亭》青春版由赞助商出资进各大高校之间巡回演出,学生只须花上10元钱就可以观看到平时须花200元左右才能够观看到的艺术精品,许多人认为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好看的表演艺术。此外,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上开辟戏曲栏目,大力宣传戏曲,大力宣传戏曲的知名艺术家和他们的戏曲人生。要充实地方文化网站中有关地方戏曲的内容,详细介绍各曲种、唱段及演员,提供名段视频点播,为地方戏曲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和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四)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演员振兴戏曲事业

当前,面对戏剧产业化、市场化的社会需求,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内容和表演时尚、现代的步伐,创作和提炼出真正符合青年观众审美眼光的作品,使青年人重新对古老的戏剧艺术产生兴趣,在稳定传统观众群的同时抓住年轻观众的眼球,让更多“80后”“90后”有机会系统地去接触传统戏剧作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青年戏剧表演人才的培养,将一批受青年人热捧的新锐推向前台。而令人忧虑的是,河南一些剧种人才断代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大平调、道琴等优秀地方戏剧青年表演人才队伍建设目前都不容乐观。

(五)丰富演出形式,培养和提升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

开展一些面对年轻人的戏曲活动,如举办青少年戏曲大赛,开展高雅戏曲进校园等活动,首先引导者需要懂戏,自己有一桶水,才可能给学生一碗水。其次要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他们称为专家,只要他们不抵触戏曲,愿意从被动到主动去听,去欣赏就是成功。另外还可以在学校里作一些戏曲方面的讲座,成立戏曲剧团,举办戏曲训练班等等。

(六)注重立体宣传,寻求戏曲与新兴传媒的充分合作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在融合发展的条件下此长彼长的态势。戏曲文化的推广要充分利用影像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契机,探索戏曲产业与传媒业的合作将是拓宽戏曲传播发展的新渠道,也是弘扬和发展我们传统戏剧艺术的必由之路。目前,很多媒体都开始了融合发展的探索,也有不少亮点。戏曲艺术也要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立体化、互动式、全天候传播发展,增加戏曲在新媒体上的出镜率,让青年人就可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可以很容易地就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和电视上,观看到各种经典的和富有活力的地方戏曲。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现实生活的悸动元素,以戏曲方式呈现,观众无不如痴如醉,演员的唱念作表,也令人回味无穷。但是,让不同人群关注接受并且热爱戏曲艺术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不断探讨和实践戏剧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推广策略,尝试培养年轻观众对地方传统戏曲的兴趣,不断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发展,相信这种特殊的艺术价值在以后还会焕发出更加绚烂的辉煌,体现出更强更蓬勃的生命力,不会就此归于沉寂。

[1]高山湖.豫剧在校园中传承[J].戏剧,2008(4).

[2]景安东.戏剧艺术进高校的实践意义[J].戏曲,2010(3).

[3]张会乐.略论青少年戏曲教育[J].魅力中国,2013(4).

[4]苏勇.传统戏曲的当代价值[J].戏剧之家,2014(7).

[5]王梅.当代传媒对传统戏曲的传播作用[J].新闻传播,2011(12).

J

A

猜你喜欢

年龄段戏曲戏剧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