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劳动法学在高校课程中的重要性

2016-02-04夏晓云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劳动法法学

夏晓云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浅析劳动法学在高校课程中的重要性

夏晓云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本文主要以贵州财经大学现阶段开设的法律课程情况为基础,根据大学生掌握和运用劳动法知识的水平现状,阐明劳动法学开设的重要性,并从提升学科地位和教学方式创新两个方面提出方案,以期能有助于提升劳动法学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地位。

劳动法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我国劳务人口众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0日中国大陆人口为137349万人,从官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属于人口密集切劳务充沛的国家。我国建国至今67年,建国时间较短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我国的劳务关系也衍生出了很多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国体发展重点偏移于民生、经济,法律建设相对滞后。自党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来,我国的法律建设也迎来了春天。随着社会各界对法律的关注程度提高,高校学生的劳动法律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如何帮助高校学生在兼职或就业的过程中合法维护自身权益,法律必然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将劳动法学课程在高校的通识任选课中开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法学在我校开设的现状及必要性

(一)贵州财经大学劳动法学相关课程开设现状

贵州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现阶段开设的要求全校学生参与的法律类课程包括通识限选课《法学概论》和学科共同必修课《经济法》。在这两门法律类课程当中,由于劳动法课程的内容几乎没有编入教材,因此任课教师也很少在课程教学中涉及劳动法的内容。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由于学生们并不了解和重视,因此选修的同学也并不多。此外,虽然学校已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但老师们在讲授过程中,通常只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及简历制作等内容展开,很少会涉及劳动法的相关内容,由此造成我校劳动法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兼职或者就业的过程中劳动权利保护意识薄弱,维权的能力不高。由此导致大学生们在兼职或者就业的过程中遭遇种种侵害,例如求职心切而遭遇不良中介,轻信熟人不签订劳动合同而导致举证困难,权利被侵害却不知道如何维权等。

(二)劳动法学开设的必要性

现今,贵州财经大学共计54个专业,本科在校生将近22000多人,学生人数连年增加,一方面假期学生兼职的劳务纠纷经常发生,另一方面,面临就业的应届生也连年攀升。学校作为学生直面社会的缓冲区域应该起到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为减少在校生在兼职期间以及应届毕业生工作中劳务纠纷,提高其法律意识,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即将面向社会的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的劳动法知识,以及遇到相应法律问题时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打造一个知晓劳动法基本知识、懂得如何用劳动法律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大学生,才能让他们在职场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主动性,因此劳动法学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必须的劳动法知识,这既可以消除大学生在就业时的茫然和焦虑,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法学开设的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提升课程地位

劳动法学是一门重要的法律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学科地位也不断增强,从我校的现状来看,劳动法学的教学学时分配很少,师资队伍和研究队伍薄弱,说明劳动法学的学科地位并未得到重视。因此,在实践中将劳动法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尝试将劳动法学单独列为一门学科共同课以供全校学生选择,另一方面,要求在经济法学或者法学概论的课程当中,将劳动法学的所占学时进行一定的提高。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法学在学校的学科地位,还可以改善师资队伍和研究队伍薄弱的问题。

(二)多种教学方式结合

法学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仅仅看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还需要帮助他们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其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即案例教学,通过来源于社会的真实生活案例,将知识点更形象更简明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独立的思考法条内容,增强判断分析的能力,更能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在选取案例时要注意兼具典型性与实效性,案例要贴近生活,与课堂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还要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免过时的案例误导学生。此外,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因为学生并非法学专业,设置过高难度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运用实践教学法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情景教学和文书制作,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情景,由学生来扮演不同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让学生们模拟招聘现场等。文书制作主要是指让学生们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和模板,模拟各类劳动合同书、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工伤认定申请书等,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拟定文书掌握劳动法的重要知识点,另一方面,这些实践性很强的文书,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面临劳动合同订立、劳动纠纷、工伤等现实问题时,能更从容的应对。

[1]杨雪琴.《关于劳动法学教学改革的探析》.《法制与社会》,2016.1.

[2]李蕾.《对 <劳动法>课程教学的思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9.

[3]刘军.《<劳动合同法>教学创新的践行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4]韩瑞萍.《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7.

[5]包红光.《<劳动法学>教学改革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

J

A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劳动法法学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法教育实践研究*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王梦媛作品
沈豪杰、孙占平作品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2018劳动法规定:员工因降薪调岗而辞职,单位必须支付补偿金
贯彻《劳动法》 且行且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