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谭恩美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2016-02-04高艳梅张艳霞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谭恩美咸阳男权

刘 娜 高艳梅 张艳霞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浅析谭恩美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刘 娜**高艳梅**张艳霞**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谭恩美这名女性少数民族族裔作家从性别和种族来说处于双重边缘性境地。从美国的主流文化来看,谭恩美是“他权”,从以男权话语为主流的文坛来看,她是“他者”,正是这种复杂且痛苦的双重性使得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特点。

谭恩美;作品;女性主义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的文坛涌现出了新景象,让人驻足,就是华裔作家群涌。谭恩美就是其中的一员,她的作品获得的极大的成功,获取了诸多的好评,如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国家图书评论奖、联邦俱乐部金奖等等,并取得了评论界的好评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顺利的为其奠定了她再美国主流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其作品有着较高的魅力,如源于故乡、鲜明的女性主义风格、对古老东方的异国情调的宣扬、写作风格幽默等等。

一、以女性主义为重心,环环相扣

西方社会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兴起的女性解放运动中诞生了女性主义。既冲击了文化界也冲击了思想界。谭恩美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在大学的时候谭恩美就阅读了大量文坛巨匠的作品,但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没有女性作家,在其创作前,阅读了很多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不是性别歧视,但是真正的欣赏女性作家的细腻与敏锐的角度来叙说内心。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因素的影响,谭恩美来自中国的移民家庭,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熏陶,丰富的家族史给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第一部小说中的四个家庭、四对母女的故事,让母女关系成为整部作品撼动人心的主题。在其后的《灶神之妻》、《百种神秘感觉》、《接骨师的女儿》等作品中都延续了女性主义这一主题。作为现代女性对父权、男性中心主义都是抨击的对象,谭恩美以自身特有的女性性别来书写独特的女性经验,及展现了中西文化冲突、种族歧视也展现了其性别带来的不平等。揭示了华裔女性除了在种族中的“他者”以外也是性别中的“他”,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在谭恩美的作品中着力揭示以男权为中心给妇女带来的辛酸苦难,种族的认同给女性带来的思考,谭恩美的作品给予了被主流文坛作为“他者”的弱势群体的勇气,清楚的发出了自身的声音。

二、在作品中创造出富于女性主义特征的女性文学形象

谭恩美在其四部小说作品中塑造了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中国的移民母亲和美国生长的女儿,着重描述了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特别是移民母亲,自小出生于饱经磨难的旧中国,成长在封建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没有话语权,被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所束缚,缺乏自我,只能默默的忍受着所有的痛苦。在《喜福会》中的四名母亲全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到美国移居的中国女性,在此之前,每个人都遭遇了各自的不幸,没有办法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塑造自我。她们被当成家族、配偶的五篇或财产,能够被人随意处置,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及沉默后,她们选择了与命运做抗争,不再沉默。《红烛》中的钟林朵,自小就被许配到黄家做童养媳,被黄太太和她年轻的丈夫百般折磨,没有家庭地位,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公婆及丈夫的意愿为准。虽然钟林朵接受的是传统的妇德教育,具有了牺牲自我的精神,但是她在婚前都在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命运就如此的决定了,为什么人家可以幸福而我自己就要拥有如此不幸的生活呢?正是由于这些不断的反思,使得钟林朵认识到自己永远不能忘记自我,自己是强壮且纯洁的。在新婚之夜,她将象征夫妻白头偕老共度一生的红烛吹灭了代表丈夫的那支。她在不断的思考及反思,从困惑到觉醒再到反抗,最终利用夫家的迷信思想摆脱了束缚自身的无爱婚姻,冲出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天空。

在谭恩美的作品中对传统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描写的淋漓尽致,对女性要求遵守三从四德,女性在社会、家庭中没有地位,一直都是从属地位,没有话语权,还要受到父母、丈夫、公婆等多方面的压迫。虽然母亲和婆婆都是女性,但是在女儿和儿媳面前是俯视的长辈的角色,代表了父权和夫权。

三、将女性主义作为写作的主体

在谭恩美的作品中,以女性作为写作的中心,以特有的女性的经验来描述女性丰富的内心,将妇女指引到了文学舞台的中心,将传统女性形象边缘化的地位往中心化发展。她既在内容上对女性主义特征的女性文学形象进行塑造,也构建了女性主义写作的主体。用讲故事的形式以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例如在《喜福会》中的四对母女都用了第一人称来进行过去的描述,当前的生活,母女间的罅隙,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内心的精神世界。

谭恩美坚持以女性的角度来进行对女性经验的诠释,不再沉默,爆发出来讲述过去,建立女性的主体是非常珍贵的。当女儿们遭遇到了生活中不能解决的困难,母亲们就用自己的故事来对女儿进行启迪,帮助她们获得女性的主体地位。《喜福会》作品中的罗丝和白人丈夫的离婚诉讼中疲于奔命,她的母亲鼓励自己的女儿要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呼喊,“为什么不为你自己辩护,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跟你丈夫谈谈?”,指出了罗丝在婚姻生活中没有和白人丈夫不平等,其实是严重的不对等,鼓励女儿要立刻改变自身这样的不平等的局面

总而言之,谭恩美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在作品中,着重塑造出一个母性的世界,在男权主义的社会中,反对压迫、种族的歧视、性别的歧视,注重勾勒出女性的精神体验。在作品中一方面从内容上勾勒出女性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架构了和女性主义价值密切相连的女性主义的写作的主体。既让母亲们不再沉默,教育了后代,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播,更是直接颠覆男权话语权的利器,从意识层面着手构建了女性主义的写作主体,彰显了在美国的华裔的文化,将此意识逐步的挺进了美国的主流文学层面。

[1]陈琳.“莫愁夫人”:幸福战胜苦难,此世永无悔恨——从解构女性主义角度解析谭恩美的《灶神之妻》.烟台大学,2013.

[2]彭家海,王玫.从灶神之妻到无忧女神——解读谭恩美成长小说《灶神之妻》.《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

* 2015年咸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谭恩美作品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研究”(编号15XSYK002)。

** 作者简介:刘娜(1979-),女,陕西人,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高艳梅(1981-),女,汉族,陕西人,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话语分析和社会语言学;张艳霞(1981-),女,内蒙人,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I

A

猜你喜欢

谭恩美咸阳男权
Myth and Mechas
咸阳
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咸阳医院
沐猴而冠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古典到西洋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多元文化身份与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