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析*

2016-02-04张连云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政治

张连云

南宁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析*

张连云**

南宁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席卷全球。人类文明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人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广泛便捷。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相互激荡、相互争斗、相互融合。在如此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尤为重要,任务十分艰巨。本文结合我校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的背景下,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实践教学科学化和考核方式多元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探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

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路径探析

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类型,是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普遍趋势。这种类型高校更加强调产业、行业的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能比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在实践育人、技能育人。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型力量的今天,在我校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的环境下,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应用型技术大学特色发展之路的前提下,探索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提高其课堂实效性,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当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我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随着我校走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这对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我校实际,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面分析: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存在重灌输轻交流,重宏观轻微观的倾向,形式简单化,仅仅以教师讲授,学生演讲、辩论、观看影片等相对比较简单的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分析:实践教育重形式轻效果,仅仅是为实践而实践,有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等。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方面分析:传统考核方式存在单一化、片面的、孤立的等缺点,这样的考试方式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通过笔者的研究,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方法比较僵化、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习氛围比较平淡、思政科研经费相对不足等。我校思政部紧密结合学校走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及时针对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研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二、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针对以上提出的关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存在的问题,我们以问题意识来研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路径问题,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实践教学科学化和考核方式多元化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首先,课堂理论知识与时代热点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问题情境为导向,没有问题意识便没有教学主题;没有问题意识,便没有课堂的生动性;没有问题引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便没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把握好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同时要把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与大学生所思索的重难点问题区分开来。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是教学切入点、理论前沿等问题;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是指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到大学生思想与认识领域中的现实或实际问题。要实现热点问题导向须以学生为主,而这就需要以“学”而非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则要以学生关注的人生问题与切身现实问题为主,以学生的思想热点问题为主线,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产生很强的说服力。传统课堂的重教轻学,只管老师不停“输出”,而不管学生“吸收”的教学模式,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情理之中。通过“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的引导,解决这一症结便行之有效。当然,理论知识体系与当下热点问题相结合不能排除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但是灌输要有针对性,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是有效之举。

第二,社会价值建构与个人现实诉求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更加接地气,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现实问题中去,从注重学生生活难题入手,抓好经济帮扶和精神救助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业问题;做好学习指导,解决学生就业需要,重视学生意见表达等方面构建多维度、系统化的方法体系。对于学生的正当利益需求切实落实到位,促使学生学业进步、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建构和个人现实诉求的统一。

第三,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文化成果精华相结合。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融合多元文化的发展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坚守主流意识,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主流地位,促使青年大学生以辩证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思潮。重视其他文化选择的引导与控制,透过其他文化成果精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时俱进,在教育的观念上必须秉承开放与民主的观念。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对各种其他文化成果精华进行理性判断,努力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大学生树立起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和道德规范,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科学化的途径探索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思政部坚持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两手抓、校内育人与校外育人相结合,教师引导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统一,探索出了思政课“菜单主题”社会实践教学的应用教学模式。

第一,弘扬宏观意识形态与落实微观实践教学设计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做到教学理念人本化。把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教育人、锻炼人和培养人。其次,实践活动主题多样化。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学习需求的差异性,设计提供多项选择的实践教学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某一主题参加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活动主体全员化。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每学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班级的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员参与,克服出气不出力的不良现象。最后,实践活动时间全程化。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同步进行,校内育人与校外育人同时并举,一起布置、一起落实,全程服务和检查监督,使社会实践持续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化。与此同时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化。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研究制定出完整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主题”实践教学这种新模式,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全员化的参与、科学化的管理,架起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坚固桥梁,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第二,思想政治实践与专业技术实训相结合。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职业型、应用型的教育,专业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专业实训以其工作岗位的现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的综合性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人才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配置,把实践教学纳入专业实训的教学进度,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的目的。

第三,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紧密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目标,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实际情况,变革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有时代感,针对性,内容充实,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认同、信服、接受,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课考核体系多元化的途径探索

第一,传统单一死板的考核方式与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将闭卷考试与灵活多样的开卷考试相结合。将笔试考核与口试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闭卷考试的作用,提高命题质量。

第二,注重学科成绩与关注学生成长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它授课的重点不是对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逻辑论证,而是着眼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目的地回答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从这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遵照可行性原则,采用理论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科理论学习与关注学生成长相结合。

第三,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相结合。针对各门课程的重难点知识,我们对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课题以及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适时进行主题讨论,倡导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活动前学生要搜索相关信息准备讨论的主题,列出要点,讨论时积极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引申,最后对研讨的主题归纳总结,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在专题讨论中的表现适时评出成绩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总之,在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障进度,充实师资队伍,探索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保障经费落实到位等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将研究和突破的问题。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2]林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述评.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digitization,information and networking are sweeping the globe.Since human civilization entered the era of mass media,the way that people acquired knowledge had become widely and convenient.In the period,a variety of social thought after another occurred,surging against each other,fighting for each other and integrating with each other.In such a background,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socialist values,as the main channel and the main front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the task is very difficult.In this paper,in the background of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established,I am going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effectiveness,practice teaching scientification and diversity of assessment methods.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s;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he path analysis

* 2015年南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科研项目“应用技术大学之路下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5XJSZ06)。

** 作者简介:张连云(1978-),男,四川绵阳人,研究生,南宁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德育。

G

A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政治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