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托产品信用增级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6-02-04李岳恺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信托评级信用

李岳恺

成都石室中学,四川 成都 610041



信托产品信用增级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李岳恺

成都石室中学,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几年来,我国的信托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信托产品信用增加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将对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够为信托产品信用增级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信托是一种建立在信任、财产和委托基础上的财产管理模式,运作方面非常灵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托已经从传统财产代管转化为集齐资金融通、财产管理、社会公益于一体的新型金融模式,有着货币市场、横跨资本市场以及产业市场的功能。随着制度的完善,我国信托业产品逐步步入正轨,且信托品种与信托规模得到了迅速的扩大,完善了现有金融市场的投资品种。在信托产品中,投资者的信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信托产品要得到顺利的发行,必须要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信托增级是信托产品中以单独、组合的形式来提升信托产品信用级别,并为投资者提供利益保护。随着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信托产品信用增级操作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托产品信用增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一、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的现状

目前,我国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以下四点。

(一)滥用政府公信力,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政府有关机构与部门不得提供信用担保,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但事实上,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带有效的执行。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一些地方政府会为一些信托项目提供财政担保,这种行为实质上是滥用政府公信力的表现,并且这种行为违反了政府不得提供信用担保的规定。有学者曾经抽样调查了300个信托产品,发现在300个信托产品中有15%的信托产品存在政府担保的问题,可见,地方政府为信托产品提供财政担保的违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二)担保方式问题较多

信托产品采用的是私募发行的方式,因此信托产品投资者并不能够详细了解信托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很多时候,投资者选择购买信托产品是出于对信托产品担保的信任。但事实上,目前信托产品的担保方式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查阅信托产品计划书发现,大多数信托产品计划都未对信托产品担保方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并且有一些信托产品担保方存在着借款人以及担保人的双重身份,但信托公司并未对这一情况进行披露。此外,专业担保机构参与水平低也是信托产品担保方式存在的问题之一。上述的调查中也发现,在300个信托产品中只有6个产品是由专业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

(三)保险介入程度低

保险介入程度低也是目前我国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的一大问题。对于300个信托产品的臭氧调查显示,在300个信托产品只有1个信托产品采用了保险的方式。事实上,保险方式的介入有助于信托产品风险控制。目前,尽管已经有一些信托公司与保险公司开展了合作,但这一方式在我国还未得到普及。

(四)信用评级缺失

对信托产品进行信用评级不仅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择,还可以提升信托产品的交易透明度。但是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很少有信托产品实施信用评级,信用评级在我国的信托产品市场为还未实现推广与普及。

二、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完善对策

笔者认为,要解决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的问题,主要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信托产品采用的是私募发行的方式,因此,投资者对于信托产品的有关信息知之甚少,他们很容易因此而遭受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完善信托产品信息披露制度,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从而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二)强化担保机构的信用增级作用

为了实现信托业的长远发展,应该强化担保机构的信用增级作用。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担保业务的财政支持,为担保机构资金补充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同时,担保机构应该加强经营管理,这有助于担保机构信用增级作用的发挥。此外,政府还应减少对担保机构的行政干预,使担保机构能够实现企业化运作。

(三)强化保险的保障功能

要解决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升保险的保障功能。信托公司应该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联合推出信托产品,这不仅有助于信托产品信用级别的提升,还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引入信用评级制度

引入信用评级制度也有助于信托产品信用增级问题的解决。但通过调查显示,这一方式在我国并未实现推广与普及,因此,引入信用评级制度迫在眉睫。为此,我国应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建设,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我国还应加强信用评级质量管理,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来进行信用评级制度的推广。此外,信托产品一旦可以自由流通,将大大激发投资者的热情,为信托市场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为此,建议监管部门研究制订信托权益的流通细则,允许资产证券化信托产品的受益权以信托受益权证书的形式分割转让,从而实现基础设施类信托权益在银行间或交易所流通。同时,建议监管部门考虑开展信托权益转让市场的试点工作,筹建信托交易市场以最终解决信托财产的交易、流通问题。

三、结语

本文对我国信托产品信用增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措施,希望能够为有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当然,本文观点只代表笔者个人看法,难免存在不当之处,希望各位同行以及专家能够指正。

[1]殷志军,王寅.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理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0(08).

[2]刘少波,张霖.金融创新中的信用增级及其定价问题——以资产证券化为例[J].金融研究,2006(03).

[3]张长全,杨红伟,贾将贤.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研究[J].学术界,2010(07).

[4]王琳.浅析我国资产证券化融资中信用增级方式的选择[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0).

F

A

猜你喜欢

信托评级信用
破题信托净值化转型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信用消费有多爽?
谁来化解债券违约危机与信托兑付危机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