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的意义
2016-02-04张伟平
张伟平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目标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的意义
张伟平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未来高校发展的趋势。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团队协作意识较差、育人意识淡薄、角色定位不准确等诸多问题。目标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对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目标管理
所谓师德,就是与教师行业及岗位的社会地位、作用、权利、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1],也是一名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教师的素质以德为先,师德建设至关重要。高校中的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的师德状况引人关注。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建和师资队伍发展的要求,一大批青年教师(比如80后,85后青年)逐步扩充到高校师资队伍中来,他们具有普遍的优点,比如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等等,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
1.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但相关实践较少。大多数高校引进的年轻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大多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很多还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知识结构新,但是生活阅历较浅,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多数青年教师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
2.青年教师竞争意识较强,但团队协作意识较差。由于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竞争意识较强,重视竞争而忽视了协作,但是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需要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抛弃“协作”就会影响教师间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影响高校的师德建设水平,最终也会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
3.很多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但育人意识相对淡薄。大多青年教师毕业于高等院校,学历层次高,还有很多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基本的专业素养较高,但是由于缺乏对教师职业的全面认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不全,把教书和育人分解开来,简单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满足于课堂教学,忽视育人的重要性,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等等。
4.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代沟小,但角色定位不准确。很多青年教师刚刚毕业,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与学生的共同话题比较多,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关系较为融洽,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有些年轻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淡化,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师应有的人格规范,所以很难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客观方面
1.高校所制订的师德标准不符合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青年教师刚刚走出校园,对教师行业的角色定位还不是很清楚,对所从事的职业还处在适应阶段,所以高校对他们制定的师德标准高出其他行业的道德要求,这样不符合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
2.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由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或不同的研究领域的教师各有不同,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教师的道德水平显然不符合实际。职业道德建设应该根据教师的年龄和所从事的专业等情况划分不同的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3.高校师德建设的激励、监督与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的激励政策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且激励方式不科学,重视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高校师德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相脱节,重视教育引导,缺乏必要的监管。很多高校的师德建设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也较为空泛。
二、目标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的意义
“管理活动或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没有具体欲达成的目标,管理活动或管理工作本身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2]目标管理(MBO)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促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根据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师德建设的内容,目标管理可以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发挥它的价值,这也是高校自身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师德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将目标管理理论运用到师德建设中是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实施目标管理理论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青年教师的目标体系。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师德建设的目标体系既有长期目标,也包括中期和短期目标,这样可以保证师德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实施目标管理符合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特点。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80后、85后青年教师,他们的师德建设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和所设定的目标扎实有序地开展。目前高校的师德建设大都是一些通用的标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如果采用目标管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制定出一套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指标体系,根据所设定好的目标体系分步实施,并做好后期的信息反馈和奖惩激励,这样就可以使师德建设有章可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
(三)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发挥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施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制定目标还是实施目标,都积极培养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方式符合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师德建设工作内化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自身觉悟,但是也离不开学校的监督和管理。所以,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与有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相结合,这也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应该以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师德建设内化为青年教师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1]方晓春,施一萍.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69-71.
[2]芮明杰.管理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