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传播及影响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杜威胡适

李 婷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传播及影响

李 婷*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五四时期,胡适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并积极进行宣传。由于实用主义传播有一定的社会基础,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形势的需要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再加上杜威访华和胡适等人的大力推广,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实在观、真理观、方法论和历史观。胡适实用主义的传播在当时中国的文学领域、学术界、思想界以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最终被更适合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所取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胡适;实用主义;五四时期

胡适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位集大成者,他幼时就读于家塾,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曾求学于美国,师从杜威,并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1917年夏天,胡适学成归国,此后积极宣传实用主义,写了《文学改良当议》一文,首先扛起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大旗。后来他连续发表了《易卜生主义》、《实验主义》、《问题与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有影响力的文章,并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这一著作。经过胡适等人的宣传,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迅速传播,很快在知识界占有了统治地位,对那时的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传播的原因

五四时期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不是偶然,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用主义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首先,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西方的功利主义政治思想传入中国,许多思想家开始批判非功利主义,转而接受功利主义思想。而实用主义重行动效果,带有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所以,功利主义倾向的崛起为实用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其次,19世纪末,进化论传入中国,在思想界掀起了崇尚进化论的热潮,这使得实用主义的传播获得了合适的土壤。实用主义正是建立在进化论的基础之上,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把进化论当做思想解放的武器,在进化论的引导下接受了实用主义思想。

第二,实用主义迎合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的需要。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喊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提倡个性解放。要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实用主义正好符合当时的仁人志士急于变革社会的救国心态,适应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需要。正如瞿秋白所说:“中国五四运动前后,有胡适之实用主义出现,实在不是偶然的。”[1]他认为中国当时由于国际资本主义的侵入而动荡不安,迫切需要一种新观念的出现,实用主义哲学满足了这一需要。

第三,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相似之处。首先,“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模式,主张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之间的协调统一,这与实用主义强调主客一体、心物同源的观念具有相似之处,使得实用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2]其次,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知”,还要实践“行”,“知”和“行”必须相统一,强调“知”要落到“行”上,这与实用主义哲学重行动和效果的理念相近,使得实用主义容易受到中国的知识分子的青睐。

第四,实用主义的传播与杜威访华以及胡适等人的大力推广密切相关。1919-1921年,杜威受邀来华游历讲学,做了200多场演讲,他的演讲中所包含的实用主义思想对当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很具有吸引力,使得思想界的各派人物都对实用主义有极大的好感。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信奉实用主义,并把它当做指导性学说。胡适、蒋梦麟等自由派知识分子十分推崇杜威以及他的思想学说,大力鼓吹实用主义,在不同领域对实用主义进行了传播,使得实用主义思想迅速蔓延,并受到一大批知识青年的欢迎。

二、胡适对实用主义的解读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跟随杜威系统学习并接受了实用主义思想,成为了实用主义的忠实信徒。胡适结合中国当时的现实,对实用主义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从实在观、真理观、方法论和历史观四个方面对实用主义进行了阐述。

(一)实在观

胡适受杜威的经验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实在观。杜威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的本质是经验问题,表明了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胡适赞同这一观点,但他没能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因此在实在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漩涡,把实在限定于感觉经验范围内,认为“实在”是在人们主观范围内的经验。他说:“我们所谓‘实在’含有三大部分:感觉;感觉与感觉之间及意念与意念之间的种种关系;旧有的真理。”[3]胡适强调实在是改造过、人化了的实在,他认为作为实在的“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应付四周围的环境。”[4]虽然他的实在观带有唯心主义倾向,但其在中国的哲学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胡适反对传统的哲学思维,从实在观的角度来进行哲学思考,坚持了主体性原则,从主体出发去认识和把握客体。

(二)真理观

胡适受到杜威真理观的影响,认为真理是一种假设,是应付环境的工具,形成了自己的工具主义真理观。他说“我们所谓真理,原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工具。[3]胡适认为真理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用来应付环境的假设,而能够达到人们期望的目的和效用的便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胡适的真理观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过于夸大了真理的主观形式,所以他的真理观是唯心主义性质的。胡适的真理观提倡一种“怀疑的态度”,主张对任何学说、理论和主义,都要首先保持怀疑的态度,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与否。胡适的真理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其否定绝对真理,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没有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方法论

胡适继承了改造了杜威实用主义的方法论,认为实用主义是用来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他认为实用主义方法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具体包括怀疑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历史的方法。胡适的方法论注重两点:怀疑和假设;事实和证据,这体现出一种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实证精神,对于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冲破传统理论的框架具有引导作用。胡适认为要证明一种学说是否是真理,还要运用历史的方法对它进行考察和探究,他将历史的方法分为两个环节:“明变”和“求因”。“明变”就是根据时代的先后,探究各家学说之间的继承渊源,把握古今思想发展的脉络。“求因”是指寻求思想变化和发展的原因,把握历史线索中的因果联系。

(四)历史观

胡适在历史观上认为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发展进化的方式有两种:革命和演进。他认为“革命和演进只有一个程度上的差异”,[5]是可以相比较的,而不是完全相反的。胡适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渐进式的变革即改良主义,认为“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3]胡适在谈到中国社会的改造问题时,他总结道:“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贫穷,是疾病,是愚昧,是贪污,是扰乱,……,而它们都不是用暴力的革命所能打倒的,”[5]他认为我们要认清问题,一步一步的作自觉的改革。他主张点滴改良和阶级调和,反对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胡适的改良主义历史观主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五四时期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对人们打破封建束缚和思想解放具有启蒙作用。

三、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的影响

(一)对文学领域的影响

胡适将实用主义思想应用于文学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他的实用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应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实用主义反形而上学和具有超验性,胡适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对中国传统中的“道”这一概念进行了批判,并将其贯彻到白话文运动中,提出用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适应了时代潮流。二,胡适将真理观贯彻到白话文运动中,认为语言是我们表达情意的工具,白话文比文言文更实用,所以要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第三,胡适将怀疑的方法贯彻到白话文运动中,对古文进行怀疑和批判,促进了白话文和新文学的产生。胡适所提倡的文学革命运动有利于更好地传播新思想,对封建腐朽的思想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变革,而且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便于人们直接表达思想,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参加到社会运动中来,从而扩大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群众基础。

(二)对学术界的影响

胡适将实用主义思想方法用于整理国故,推动了国故学等学术领域的发展。胡适认为国故就是“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他主张要用怀疑一切的精神来对待“国故”,大力鼓吹疑古的思想,他还主张整理国故要运用历史的方法和“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受胡适这些思想的影响,一些学者开始系统地进行古史辨伪的工作,形成了古史辨派。古史辨派摧毁了旧的由“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观念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对古文经书进行大胆怀疑,进而对传统的古史表示怀疑,最后去否定那些长久以来被奉为的“经”典,这就破除了僵化的古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具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6]胡适还率先对《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进行考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考据学的发展,为整理古典文学遗产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三)对思想界的影响

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支配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进而客观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当时知识界的许多人都接受了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形成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派。同时陈独秀、毛泽东、恽代英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深受胡适思想的影响,实用主义的求实精神鼓舞他们研究实际问题,探索救国真理,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7]胡适还与李大钊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虽然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仍然倾向于实用主义,但是这场论战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影响。而且在这场论战中,实用主义强调输入学理应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一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受其启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发挥作用就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从而客观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四)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的教育领域也具有重要影响。胡适将实用主义应用于教育,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他认为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开民智”,打败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这“五鬼”,救国家于危难中。胡适认为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承担着人类文明积累和传递的重要责任,是立国之本,有助于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胡适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应对环境的生活能力,他鼓励学生们要从书本中走出去,进行社会实践,正好可以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这正是实用主义强调实验的态度、以及真理要通过实践检验等观点的体现。胡适还提倡“个性教育”,要发展学生的独立个性。根据这些理论,胡适在中国进行教育改革,提出要完善教学设备和严格考试制度,建立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制改革,对“壬戌学制”的建立功不可没,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进步。[8]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19.

[2]刘恒建.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41.

[3]胡适.胡适文存(第1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6:115.

[4]葛懋春,李兴芝.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90.

[5]欧阳哲生.胡适文集(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58.

[6]刘筱红.胡适与整理国故[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94.

[7]史云波.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

[8]屈美琳.胡适实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27-29.

李婷(1992-),女,山西长治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K

A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杜威胡适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胡适的美国恋情
现实与虚拟
We Know Someone
让我们摇起橹来
实用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影响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