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智慧的催化剂:水与哲学
2016-02-04主讲人靳怀堾
主讲人:靳怀堾
中华民族智慧的催化剂:水与哲学
主讲人:靳怀堾
哲学不能回避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人应当怎样追求生活的意义?有趣的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经常会想到水——水作为生命之源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的独特功能和形态,在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早期人类思维多取形象、直觉和类比象征的方式,因此在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时,常常处于物我混一的状态。不论是水为万物本原的本体论,还是喻象性的水哲思,更有治水实践中积淀出的辩证思维,无不洋溢着“水性”的特质和意蕴。
本体论与水
对本原的探究是人类最基础、最核心、最深刻的哲学之思。混沌、阴阳、八卦、五行、气等都是中国哲学中探求人类本原的最基本概念,而这些概念皆与水有着不解之缘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事物的根本看法。
混沌,是初民对宇宙最初状态的认识,所谓“元气未分,混沌为一”是也。这种认识多体现在创世界的神话之中。如三国时吴人徐整所编《三五历记》中,这样记载盘古开天辟地前后的情况:“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混沌本指天地未分的状态,当时不能用概念界定,便用鸡蛋作比喻。这种“宇宙蛋”型的混沌观念,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有所体现。如傣族、基诺族、白族神话,说天地未分之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或茫茫洪水;拉祜族、苗族、布依族神话,说天地未开时被雾气笼罩,到处迷雾弥漫。不论是前者的“大水型”还是后者的“气雾型”状态,都与水关系密切。可见在古人的神话想象中,天地万物都是由水或雾中演化而来。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但其最初的含义既简单又朴素: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山南、水北,是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故称“阳”;山北、水南太阳不能直接照射到,故称“阴”。引申开来,物体的正面、前面称阳,背面、后面称阴。再深入下去,逐渐转化为抽象的哲学命题,即用阴阳来概括两种互相对立或互相消长的方面,从而形成了阴阳观念。
“《易》以道阴阳”(《庄子·天下》),就是说,形成于商周之际的《易经》即以阴阳为最基本的观念。“易”的主要含义是“变易”,而变易则是阴阳矛盾的产物。尽管《易经》没有直接提出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变易的原因,但其八卦和六四卦都以阴爻(--)、阳爻(—)作为卦画或卦象的基本符号,同时在其卦、爻辞中对阴阳的变易和矛盾的转化进行了生动诠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儒家解《易》并借以发挥其哲学思想的著作——《易传》,明确提出了“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系辞上》)的命题,即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两大势力、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反相成,构成天地万物矛盾变化的根本法则。
有趣的是,宋人传出的太极图式,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黑白鱼形环抱,表达阴阳二气自然流转,相反相成;“黑鱼”中的白点和“白鱼”中的黑点,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学者考证,由“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形态,来源于自然界,是受黄河、洛水在“洛汭”交会相撞、形成漩涡、清浊分明的启发构思而成。
八卦,即八个基本卦象,是先民对宇宙万物做出的一种初步分类。关于八卦的由来,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的说法。相传距今8 000年左右,有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人文始祖伏羲在“河图”“洛书”的启示下,“画”出了八卦,形成《易经》的框架。八卦,是对自然界万象的概括,用八种主要自然物来象征,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坎为水,离为火,兑为泽,巽为风;这八大物象又组成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四组基本矛盾,从而在相互作用中化生万物,而八卦变化对人来说则可以显示吉凶祸福。上述八种元素中,坎水是流动的水,兑水是静止的湖泽之水;雷与雨相伴相随,亦与水不无关系。《易传·说卦》则强调“润万物者莫润乎水”,对水可谓推崇备至。
五行,是我国古代先哲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世界万物概括为水、火、木、金、土五大类——水代表液态流动之类,火代表燃烧发光之类,木代表植物之类,金代表熔化变形之类,土代表土壤之类,并以彼此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和解释事物之间相互的联系和变化。最早明确提出“五行”概念的是《尚书·洪范》(成书于西周):“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种原始的五行说,旨在用水、火、木、金、土来概括世界上五种物质及其性能,还不具备“行”即运动、变化和联系的含义。直到西周末年,周太史伯阳父(史伯)才真正把五行与宇宙万物的起源联系起来:“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里,伯阳父以“五材”在“和”的基础上产生“百物”,来说明物质的来源,已具有哲学意味了。五行揭示了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的规律,其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土克水”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治水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气,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人一度把气(指微细物质)作为生成万物的本原,形成了气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如《老子·四十二章》在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观点后,又加了一句“冲气以为和”。即认为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激荡,化生万物。《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意思是说,人的生命从精神到形体,均由气凝聚而成;气一旦消散,生命也就随之完结了。
中国古代的风水家们更是认为气与水是一体的。东晋风水学家郭璞《葬书》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又说:“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认为水能聚气、生气,有水的地方就有气,而且气、水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唐末风水学家黄应妙《博山篇》说:“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主上贵……”认为水质的好坏决定生气的优劣。由此可见,气的原型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水气或云气,而其母体,则是水。
把水与世界本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 《太一生水》和《管子·水地》,其作者特别推崇水对万物的本原作用。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其中有一篇被整理为《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得相辅也,是以成湿燥。……太一藏于水,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太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基本有三层意思:一是星斗,二是天神,三是宇宙的本原。上述关于“太一生水”的论述,无疑具有宇宙本原的含义。
显然,太一是比水更为根本的东西,是本原;而水是次生物。但这个次生物的地位并不一般,它不是诸物之一,而是太一和诸物之间的中介,就地位而言仅次于太一。水对太一这个母体具有重要的反辅作用,没有水的帮助,天地、阴阳、四时、岁都无法形成。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就是“太一藏于水”,“藏”,表明太一和水是一体的,太一所生出的,既是水,又是太一本身,这个结构和老子的“道生一”是一致的。
相比于《太一生水》,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水地》更直接地把水作为万物的本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在《水地》的作者看来,自然界万物不仅统一于水,而且为水所生,同时生长发育更是离不开水。这就从哲学层面把水推到了世界创造者的高度。
喻象性水哲学
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其“究天人之际”的哲学思维特点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立象以尽意”。因此,水常常被先贤们信手拈来,作为哲学本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宏富的喻象性水哲学
以水论道
“道”是老子设计的最高哲学范畴。首先,老子以“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同时认为“道”是个混成之物,包括“无”和“有”两个方面,是二者的统一体。其次,老子认为“道”是运动、变化的,它的运动形式是“有无相生”,甚至是反的。最后,老子还以自然与无为、柔弱与不争为“道”的主要性质,这些性质可以为人们所效法。
老子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型就是水,“道近于水”是其哲学的核心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
《老子·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有如水,既无私地滋润万物,又甘处下流,且不与万物争功夺利。
处下、包容是道的属性之一。《老子·六十六章》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在老子看来,治理国家也要像甘处下流的水一样,方能兼收并蓄,立于不败之地。就个人而言,处下、不争,虚怀若谷的处事之道,往往可以受益无穷,即使在乱世也足以自保。
柔弱是“道”的重要表现。当一般人以刚强为美为好的时候,老子却从观水中发现了柔弱的价值。《老子·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性至柔,但却无坚不摧。为此,老子明确提出“柔弱胜刚强”的命题,希望人们以柔弱的水为法,“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老子·十四章》),从而达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目的。这是一种辩证的智慧,是通过表面的后退达到事实上的前进。
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喜欢以水论“道”,只不过他的“水之道”往往不是直接的阐述,而是曲折的表达,即用精心编制的寓言故事来描绘。庄子推崇的人生境界是自由,庄子的自由与水和水中的鱼关系最为密切,《庄子·逍遥游》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在庄子的笔下,鲲是一条生活在北海、硕大无比的鱼;鹏就是由鲲化成的一只巨鸟,与鲲一样,也是个庞然大物,为了衬托鲲与鹏的伟岸与潇洒,庄子以天地间最大的物象——大海和苍穹作为它们驰骋的舞台。
关于认识“道”的方法。水本身具有清与浊、动与静的状态,且清静之水能够镜人(上古时以水为镜照面是一种普遍现象),使人获得关于自己的认识,由此催生了老庄“静观”的认识论哲学。《庄子·天道》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在庄子看来,人只有像静水一样保持清明的状态,才能对事物做出准确、客观的判断。
以水比德
水对儒家的哲学思考同样有重要的影响,与道家不同的是,儒家对水的感悟多表现在其对伦理道德的认识上,而且多采取的是比物取象的“比附”方式,总体上属于一种水的道德哲学。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十分喜爱水。《论语·雍也》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对此,宋代理学家朱熹给出了这样的诠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这就把动、静作为理,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升华至“道体”的高度。
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又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爱水。他的“乐水”情怀表现在:“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流水不放过任何坑坑洼洼,不把它们填满便不会向前流,这种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品格,正是立志行道的君子所应追慕效法的。孟子爱水,还把水引入其“性善论”的立说中:“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人性向善,正如水之就下,是自然本性。但如果用手拍水,可使水越过额角;激水倒流,可以使水上山。这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外力的作用。这里,孟子实际承认了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的影响。
以水喻政
以水喻政,是儒家思维的又一特色。这方面,孟子、荀子言论最多。
孟子在谈到仁政思想时说:“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告子下》)民以食为天,孟子把水火和粮食(菽粟)相提并论,旨在强调粮食充足是仁政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还用水火相克的现象说明仁与不仁的关系: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还用时雨之降表达他的仁政思想,说:民望仁政,“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孟子·梁惠王下》)。
荀子以水喻政,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之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舟水之喻”后来成为历代明君贤臣治国理政的座右铭。
以水劝学
儒家的三大巨头孔、孟、荀皆为大教育家,都有以水劝学的高论。如孔子在川上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感慨,本初的意思是用逝水来比喻时光一去不复返,从而提醒学子们爱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孟子则提出,有道德的人(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其一便是“有如时雨之化”(《孟子·尽心上》)。中心思想是说,要使教化像及时的甘雨一样普降大地,滋养心田,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荀子对以水劝学更是独有心得,其著作《荀子》多处可见以水作喻来表达人必须学习和怎样学习的道理。《荀子·劝学》的开篇,便用了两个与水有关的比喻。第一个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人经过学习,就像水变成冰,虽然还是“本我”,却已质变升华到一个高的层次。第二个是“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用深溪对比出大地之深厚,暗喻先王圣人学问的博大和高深,说明学无止境,“不可以已”的道理。接着,为了阐发“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观点,又以水为喻:“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学习之于人,如同渡河工具舟楫一般不可或缺。由此得出结论,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高于常人,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再接下来,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说明坚持不懈的积累在学习与修养中的重要性。这些散发着淋淋水气的比喻,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被人们奉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座右铭。
在民间,有关以水为喻体的教育言论也有不少,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这些充满哲理的格言成为人们在学习上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
以水言兵
我国古代兵家也有以水言兵的思维定式,特别是春秋末期的兵圣孙武,提出了“兵形象水”的命题,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光芒。
用兵的法则像流动的水一样,水流动的规律是由高向低,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强大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孙子因水的启示而提出的“避实击虚”的军事原理,为历代兵家战将所推崇,并成为屡试不爽的克敌制胜之法宝。孙子还认为,用兵作战,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十分重要,由此提出了“奇正”的作战观念,同时强调了“奇”在战术中的重要作用:“善用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势篇》)要求将帅在指挥打仗中要在“奇”上做足文章,因为战术像奔流的水一样,没有凝固、僵死的模式,只有根据战场上的情况,随机应变,才能把握住战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近日,为了更好地挖掘和继承广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柳州市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东门历史文化街区、百色市百胜街历史文化街区、解放街历史文化街区等4个街区为第二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
治水哲学
中华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华夏民族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历史。自大禹治水活动掀开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篇章以来,中华民族在与水打交道特别是与洪水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揭示出治水实践中的矛盾运动规律,进而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洪范》“五行”——治水哲学的序曲
从哲学发展的客观动力而论,伟大的治水斗争、长期的“观象”活动以及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逐渐深化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洪范》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记载武王克殷后拜访箕子,请教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共分9个部分,通称 “洪范九畴”(“洪范”意为大法)。箕子对武王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
上述这段话是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违背了水性而导致失败;禹顺应自然规律,改用疏导的办法,获得了成功。相传夏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占有治水平土的胜利果实,便把“五行”列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并设立了管理水、火、木、金、土的5个官职。箕子之所以专门讲了这段治水历史,并把“五行”列为治国的第一条大法,说明商人也非常重视治水平土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同时可以看出,原始的“五行”思想产生于伟大的治水斗争,是我们祖先通过治水实践、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察,初步总结出了物质世界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萌芽。根据肖萐父、李锦全主编的《中国哲学史》解读,从哲学的意义而言,原始“五行”说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包含着差异的思想萌芽。它把水、火、木、金、土5种物质元素放在“相互关系”中加以考察,指出了事物在性质上有“润”与“燥”等方面的差别,这就为研究事物的矛盾开辟了思路。
(2)包含普遍联系的思想萌芽。鲧治水不掌握水土之性,一味地采取以土障洪水的办法遭到了失败,禹吸取经验教训,按照“水曰润下”的客观性能,采取“疏川导滞”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治水的胜利。这种对水、土等客观事物性能关系的认识,给后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3)包含着能动思想的萌芽。经过治水斗争的实践,古人在初步认识“五行”各种必然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对主观能动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发挥。如禹认识到“水曰润下”的特性,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史记·夏本纪》),发展水稻生产;认识到“金曰从革”的特性,就制成了各种兵器和生产工具。
疏堵结合——辩证的治水思维
在4 000年的中华治水史上,堵与疏这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方法一直形影不离,启迪着中国人的治水思维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片面走向辩证。
据今4 000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洪水滔滔。为了遏制洪水泛滥,鲧采取“堙”即堵的办法,非但没有挡住洪水的入侵,洪水反而愈演愈烈。后来,禹承父业,继续治水。聪明的禹吸取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办法,终于平治了经年不息的水患。
从鲧的“障”洪水,到大禹的“疏”洪水,是治水思想上的第一次飞跃。大禹治水的高明之处表现在他能因势利导、随山疏川——这是一种“因”的智慧,“随山”是因地之形,“疏川”是因水之性。到了周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地区被大规模开垦,人们为了控制从自然河道中漫溢出来的洪水,开始在黄河两岸筑堤挡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系统的堤防出现了。有了堤防,加大了河床容蓄洪水的能力,提高了防洪标准,增强了遏制洪水的主动性。这是治水思想的第二次飞跃。实践证明,堤防不是万能的,遇到大的洪水,河道仍然会溃决。于是,到了汉代,出现了开支河分流和开辟蓄滞洪区分洪的治水主张和实践。从筑堤束水,到堤防与分流并重,这是治水思想的第三次飞跃。由于黄河泥沙含量高,分流也不能解决黄河泥沙淤积和河床不断抬高的问题。到了明中叶,又有了“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水方略,这就从单纯的治水,发展到治水与治沙相结合,这是治水思想的第四次飞跃。
上述几次治水历程的飞跃,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体现的是人们治水辩证思维的不断深化。堵者禁也,禁而止之,止之不止,为害犹烈;疏者,理也,理而散之,化为无形。堵与疏相比较,疏为上策。但不能就此下结论说,堵全无用,疏是唯一,必舍堵就疏。因为堵与疏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是对立统一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以哪种治水方法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绝对化。还是以治水为例。要导水入海,必先挖掘沟渠、构筑堤坝,以止水四溢,此即为堵。但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疏,使水沿河道、循沟渠而下,依人的意愿流注大海,此即是疏。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疏是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既是治水的原则,也是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
“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治水哲学的又一次升华
在中国治水史上,充满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比如,大禹治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后世却有一些人奉大禹治河的方法为不可更改逾越的规矩,提出诸如“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汉书·沟洫志》)之类的教条主义主张,完全违背了大禹治水因地因时制宜的科学思想方法。对这类形而上学的论调,先贤中也有不少持明确反对的态度。如战国时的思想家慎子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九州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在此,慎子鲜明地提出,只有遵从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才是治水活动应当遵循的法则。时过境迁,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候,如果治水方法一味拘泥于先圣当年合理而现在过时的方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可能因不合时宜而招致失败。
人水关系的“度”——过犹不及
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缩影。一部中国的治水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如何处理好人水关系的历史。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推崇“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随着先民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为了生存乃至膨胀的贪欲,在局部出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现象,比如筑堤束水、围湖造田与水争地等。
从周代开始,为了积极防控河湖洪水,堤防始兴。河湖筑堤的结果提高了防洪能力,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也随之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对含沙量极大的黄河而言更是如此。筑堤之前,洪水漫流,泥沙散布;筑堤之后,泥沙淤积河床,形成新的矛盾。战国以降,黄河下游系统堤防已形成,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中,黄河逐渐演变成“地上悬河”。到了西汉末年,悬河决溢日渐频繁。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治理方略的讨论十分活跃,尤以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影响最大。贾让提出的治河上策是放弃太行山以东的部分地区,“不与水争咫尺之地”。在贾让看来,黄河之所以频频破堤决口,除黄河泥沙含量大、洪水量级大外,更与人们侵占了原本属于河道的空间、使洪水出路越来越狭小密切相关。贾让的这种关于人要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堪称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它充分肯定“天人合一才能达到人的自觉,这可谓高一级的自觉”(张岱年《文化与哲学》)。几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改造自然固然可以谋得利益,但若违背水的自然规律,一味地对其进行掠夺侵犯,终会遭其强力的报复。所谓“过则为灾”(《左传·昭公元年》),过则失当,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事皆有度,过犹不及。治水如此,做人做事亦如此。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而与自然和谐相处,应成为其中应有之义。
都江堰——道法自然的经典范例
纵观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有不少浸润了中华传统哲学的观念。如都江堰工程,不但是我国水利史上的光辉典范,而且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灵光。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出山口处。从白沙邮一带的出口处至玉垒山脚下的宝瓶口,群山环抱,大江中行,形成了环状的地势和环流的水势。都江堰的建设者李冰正是利用此地弯道环流的水流规律和坡度适宜、取水高程控制优越的良好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起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堰的主体——引水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三位一体,首尾呼应,形成有机的整体,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契合。鱼嘴即岷江中心的分水堤,位于玉垒山前岷江河床的弯道处,把江水隔为内外两江,形成一阴一阳的态势。冬春枯水季节,江水主流左行,内江水大,外江水小,出现“冬右阴而左阳”的形态;夏秋多水季节,主流右行,外江水势大,内江水势小,出现“夏右阳而左阴”的形态。阴阳两种势力在不同时间上的空间转换,使鱼嘴产生了“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效果。分流出的江水通过人工渠道——内江,经宝瓶口(渠首)进入灌区。在内江下段的飞沙堰,其主要功能是沟通内外两江,调节阴阳消长,实现阴阳平衡。当内江进水量超过工程运行和灌区安全标准时,飞沙堰可自动将宝瓶口泄入的洪水和泥沙泄入外江(岷江),从而巧妙地解决了沙石淤积和洪水防御两大问题,实现了系统的动态平衡,达到了“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目的。
(主讲人简介:靳怀堾,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纪检组组长、监察局局长、党组成员,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