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水文应急机制建设与实践探索

2016-02-04吕振平吕建标浙江省水文局30009杭州合肥工业大学土木水利学院30009合肥

中国水利 2016年17期
关键词:水文局水文浙江省

吕振平,吕建标(.浙江省水文局,30009,杭州;.合肥工业大学土木水利学院,30009,合肥)

浙江水文应急机制建设与实践探索

吕振平1,吕建标2
(1.浙江省水文局,310009,杭州;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水利学院,230009,合肥)

水文应急;机制建设;实践探索;浙江省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全省河流众多,有钱塘江等八大水系,除苕溪入太湖、运河沟通杭嘉湖平原河网外,均独流入海。中上游江河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浙江成为洪涝台旱灾害多发地区。浙江水资源虽然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布局不相匹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水资源短缺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平原地区的水质性缺水矛盾突出。近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突发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当地群众用水造成直接影响。要及时应对洪水和水污染事件,发挥水文的“耳目”“哨兵”作用,就必须健全水文的应急机制,强化水文的基础和保障。

一、浙江水文应急机制建设情况

1.管理体制

1995年,浙江省水文管理体制从垂直管理改为分级管理。目前,全省11个地级市、70个县(市、区)都成立了水文机构。市、县水文机构的人事、财务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业务上接受省水文局领导。现行体制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对水文事业的投入,水文部门也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预案体系

2005年,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明确了水雨情监测、预报责任和机制。省水文局相继制定了《浙江省突发公共水事件水文应急测报预案 (试行)》和《浙江省水文局防汛防台应急工作预案》,进一步明确应对暴雨、洪水、干旱和突发水污染的组织指挥体系、预案启动条件、应急响应行动、善后处置、保障措施及预案管理等。

3.预警机制

早在 2005年浙江省就制定了《实时雨水情预警工作规定(试行)》,明确实时雨水情的预警工作,包括实时雨水情的监视、核实及发布,并确定降雨量和水位的预警值及标志等。

4.决策支持

浙江已建成了全省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水情中心服务平台、水利防汛通信服务平台、浙江省国家水文数据库、水情信息WEBGIS发布系统、暴雨预警网格化管理系统、洪水预报及调度系统、水资源质量分析评价系统等。全省还有16个市级和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正在建设中。实时水情信息的采集频率从过去的1 h/次缩短到5 min/次。

5.保障措施

全省建成基本水文站70处,水位站112处,潮位站32处,雨量站(含遥测)4500多个,蒸发站96处,泥沙站14处,土壤墒情监测站15处;地下水水位监测站156处;江河湖库水质监测站905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覆盖率达到68%,地下水水质监测站122处;水情报汛站658处,其中有49处发布水文预报。测流缆道99座,流速仪344台,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47套,雷达测速仪25台,超声波测深仪16台。

6.响应机制

当防汛Ⅰ、Ⅱ级响应启动时,省水文局下设的水情组、通信组、预报组、测验组、资料分析组、综合组等6个应急工作组和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水文站、省水文机动测验队全部响应。同时,灾害影响地区的市、县水文部门相关人员及时进岗到位,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开展水雨情监测、分析、预报的机制,为洪水调度、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二、水文应急实践分析

1.突发洪水应对

2011年梅雨期间,浙江省接连发生3次强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钱塘江中上游及浦阳江流域、太湖流域东苕溪及杭嘉湖平原地区。其中,第3次降雨过程发生在6月18—19日,主要集中在钱塘江流域。由于前期降雨影响,钱塘江流域土壤蓄水饱和,江河湖库水位普遍较高,此时再遇强降雨,极易产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省水文局预报员立即开展作业预报,并对钱塘江主要控制站兰溪站进行滚动预报。19日20时预报兰溪站20日6∶00—7∶00出现洪峰流量12 700 m3/s,8∶00—9∶00出现最高水位31.85 m。省防指据此与兰溪会商,宣布兰溪进入防洪紧急状态,下令新安江水库停止发电,确保与兰江错峰,并启动钱塘江流域防御1955年型特大洪水预案开展防洪抢险工作。6月20日7∶30兰溪站实测洪峰水位31.86 m,流量12 500 m3/s,与预报成果十分接近,为钱塘江干流防洪决策、新安江水库错峰调度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2.突发水污染应对

2011年6月4日22时55分左右,一辆装载有31 t苯酚化学品的槽罐车经杭新景高速公路新安江高速出口互通主路段时发生事故,导致苯酚运输车槽罐破裂,苯酚泄漏,有20 t泄漏苯酚随地表水流入新安江,造成部分水体污染。6月5日,省水文局得到消息后,快速反应,启动水文局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是紧急组织力量,开展监测。根据污染物迁移规律和水雨情,布置应急监测断面。从事发地点至萧山闻家堰143 km干流河段,共布置15个监测断面。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采样、监测,并做好实验室检测分析准备。二是密切关注污染源迁移进程,随时调整跟踪监测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的同时,自7日开始,根据苯酚的理化特性和沿程转移预测,水文工作人员每天对采样断面和监测方案进行调整,并跟踪分析持续至6月11日。三是积极参与杭州市政府应急办的污染事件形势判断和评估分析。省水文局充分发挥全省水文监测站网和水雨情信息平台的作用,第一时间掌握新安江水库、富春江水库的水位、下泄流量流速以及流域上游来水和降水量分布等情况,及时分析苯酚污染带前锋迁移进程和影响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3.突发山体滑坡应对

2015年11月13日22时50分许,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27户房屋被埋,高速公路桥下近百米河道完全被垮塌山体堵埋,上游很快形成堰塞体,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由于当时持续降雨,现场排水形势复杂,省水文局组织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根据河流情况、实测水雨情信息,结合气象降雨预报成果,制定来水预报方案,提供堰塞体上游来水洪峰流量及总水量预报成果,同时开展流量应急监测。在查看地形和河道情况后,水文工作人员决定在堰塞湖上游500 m处设立第一测流断面,在抽水泵下游的堰塞湖入口处设立第二测流断面,并在堰塞湖上下游设立临时水尺等水文应急观测设施,采用雷达枪进行应急测流,并及时将实测流量成果传到应急抢险部门,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分析,动态监测堰塞体的水位过程、实测流量成果,为降低堰塞体灾害险情、做好应急抢险排水保障和堰塞体后期疏浚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4.高温干旱应急调水应对

2013年7月起,浙东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80%以上,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浙东引水工程自7月26日15时引水至绍兴、宁波部分地区。应急引水主要是利用区域内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引富春江水经萧山、绍兴后入曹娥江,再经上虞、余姚至慈溪,补充沿线各地河网水量,保障农业灌溉和补充工业等一般用水,并兼顾改善水环境。应急引水至8月12日零时结束,此期间省水文局负责做好引水沿线水质、水位、流量的监测分析工作。水文局制定了监测方案,落实了责任。监测人员冒着40℃的高温,对浙东引水沿线15个监测断面的部分水质指标进行现场检测,并采集水样送回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评价。同时,开展水位流量监测,及时将水质水位流量监测评价结果向有关部门报告,为引水调度提供一手资料。至8月底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累计引水量达8 500万m3,使萧绍平原、虞北平原、余姚姚西北及慈溪西北河区河网水位基本稳定,保证了浙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环境用水,有效缓解了该地区旱情,减少了因旱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水文具有流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水文应急也要“一盘棋”考虑。目前,省水文局在洪水预报、应急监测等方面力量相对较强,市、县水文局力量相对薄弱,需进一步提升能力。各地要建立水文应急队伍,形成上下联动机制,才能达到快速反应的要求。同时,细化预案,明确省、市、县各级职责,增强操作性。

2.加强演练,提高应急监测预报水平

近年,浙江省水文局分别在钱塘江干流、浦阳江等江河开展了应急测流和水质监测演练,但总体来看演练次数少,科目单一。因此,要针对浙江不同地形(山区、平原)、不同水域(大江大河、山区小流域)开展多科目的演练,增强演练的实效性。同时,要加强水文操作人员特别是县级水文人员的培训,提高基本技能水平。

3.加快推进水文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水文应急测报的重要抓手,要通过标准化建设来规范水文测报软硬件设施、设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因此,要加强《浙江省水文测站运行管理规程(试行)》的宣贯,编制出台《水文测站管理手册》及考核评分标准,同时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督察,保障水文测站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及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推进浙江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提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4.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推广

进一步推广雷达、多普勒、雨量水位自动测报和固态存储、整编以及以卫星通信为标志的水文测报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水文测报的现代化水平,适应突发水事件快速反应的要求,增强时效性和准确性。

[1]常辉.湖北省水文应急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6(9).

责任编辑 杨 轶

P33

B

1000-1123(2016)17-0045-02

2016-08-23

吕振平,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管理。

猜你喜欢

水文局水文浙江省
2022年《中国水文年报》发布
《初心》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水文
水利部水文局与中科院声学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水文局 守望江河安澜 服务美丽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