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片《假如爱有天意》声音特征分析

2016-02-04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4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40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音乐

杨 琳,刘 岩(1.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4;.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0)



影片《假如爱有天意》声音特征分析

杨 琳1,2,刘 岩2
(1.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2.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0)

【摘要】韩国爱情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唯美流畅的画面,影片的声音制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外音,主题音乐,音响的剪辑完美地配合使这部影片更加深入人心,本文分析了影片的声音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画外音 声画结合 音乐

韩国金典爱情电影,由郭在容担任导演兼编剧,孙艺珍、曹承佑、赵寅成等主演,2003年上映。说起导演郭在容也许大家比较陌生,但是说起《我的野蛮女友》《野蛮师姐》《雏菊》这三部韩国乃至亚洲的经典爱情电影,都是由郭在容编剧且导演的。本片获得了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 和第24届韩国青龙奖人气明星奖。

一、剧情梗概

梓希(孙艺珍饰)跟秀景是同校的大学生,她们双双暗恋戏剧学会的尚民(赵寅成饰)。一向较为主动外向的秀景要求梓希代写情书给尚民。梓希便将自己对尚民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却被迫要写上秀景的名字。尚民看过那些情书后深受感动,但是渐渐被梓希吸引住。梓希每每遇上他都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内疚,但越是设法逃避他,缘分越是将他们拉得更近。梓希一天收拾房间,无意中发现一个神秘的箱子,里面满载着她母亲初恋的回忆。

1968年夏天俊河到乡郊居住的伯父家过暑假。他遇见珠喜并对她一见钟情。珠喜出身名门望族,家教甚严。暑假过后,俊河回汉城上课。班上的泰秀要他写情书给一女孩子,而这女孩正好是珠喜。俊河并未向泰秀表白他暑假的恋爱片段,只是不情愿地顺从朋友的请求。珠喜和俊河因为泰秀的缘故再次见面,俊河也借助一盏路灯对珠喜浪漫地告白,两人在一起。

俊河参加了越战,一次在敌人的轰炸下全队撤离,却已经到了救援的直升机旁的时候,发现项链掉在了路上,又奔回去找项链,顺带救了一个掉队的战友。就在马上到达安全范围的时候,却被一枚炸弹炸倒。岁月转瞬即逝,归来的俊河与珠喜在一家餐厅相见。俊河告诉珠喜他已经结婚了。在谈话中,珠喜惊讶地发现原来俊河已经失明,泪水忍不住流下,而俊河却看不到那泪从珠喜的脸上流下。俊河慌乱地逃走,却跌倒在地。

珠喜知道俊河已经结婚后,和泰秀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女儿——梓希。俊河很快去世了,他叫人一定要让珠喜把自己的骨灰撒在那条有着他们的回忆的河里。并且他们告诉珠喜,俊河其实是在珠喜结婚后才结婚的,并生了一个儿子。珠喜看着远方流着泪,笑着。

梓希讲完了自己母亲的故事,一旁的尚民已忍不住流泪,红着眼眶从脖子上取下一串项链——正是当年珠喜送给俊河的那条项链……两人被父母的往事感动笑了。[1]该片以两代人的故事作为线索交织展开,阐述的爱情感人至深。

二、声音特征分析

(一)画外音

影片讲述了母亲与女儿两代人的爱情故事,看似是两个爱情故事,两条爱情线索的巧妙承接,暗示生命的轮回,影片别名《不可不信缘》也暗示了这一点。在整个展开情节的过程中,人物的画外音在不同阶段承担了推动情节发展、形成冲突等功能[2],同时也保留着其便于抒情的本性。从数量上看,全片的画外音共出现5次,总长度为20分45秒,且都是梓希的视角。

1.影片开始

音响 ----------- ------------ ---

音乐 ……………………………….

画外音 ~~~~~~~~~~~~~~

“记得我儿时看见一道彩虹横跨在河流上空,那时我妈妈就告诉我,‘彩虹是通往天堂的大门,人们死后就是通过那扇门到达天堂的’…… 我叫梓希,7岁开始学习跆拳道,这个盒子装的是我母亲的信和日记,每当母亲看到这些信的时候她就会哭泣,优雅的信勾起对以前的回忆,母亲的初恋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开篇这段画外音时长5分钟,由影片的主题音乐带出,画外音结束后主题音乐再次响起,声音构成以画外音为主,主要介绍了梓希的生活环境和影片的重要信息源——母亲的信。暗示后面的故事会与盒子里面的信有重要关系。 配乐和画面很唯美,但是梓希驱赶鸽子的片段似乎暗示了她外表看似柔弱内心却很刚强,这种性格或许使她的爱情故事与后面影片所介绍的梓希母亲的爱情故事有不同的结局。

2.介绍尚民

主对白 ***************************

音响 ----------- ------------ ---

音乐 ……………………………….

画外音 ~~~~~~ ~~~~~~~~~~~~~~

这一段总共约4分钟,梓希的画外音只有约1分钟,却介绍了梓希、尚民、梓希好友三者的关系,对于尚民的出场是通过梓希与好友的对话来完成的,而此时画外音则表达了女主对尚民自己的感觉。此段的音响是尚民在导演的话剧中人物的对白,“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就偷走了我的心,你现在来到我的身边,我感觉我们将永远在一起。”此时的画面是梓希与尚民的镜头组接,而音响是来自于舞台上演员们的对话,这种声话平行的时空关系,暗示了梓希对于尚民的感情,这段对话也是梓希内心的独白。

(二)声音作为叙事元素分析

影片是以女儿梓希的视角来贯穿全片的,以梓希浏览母亲的信来引出母亲的爱情故事,但是影片真正的主角是梓希母亲与俊河。梓希作为叙事者不仅讲述了母亲的经历,而她自己同样也被爱情困扰着,好友与梓希同时喜欢尚民,有所不同的是梓希是暗恋,而好友是明恋,梓希不知道尚民对自己的想法,所以一直困惑着。而母亲的爱情受当年的社会环境、社会阶级等限制着,虽然两个年轻人几经艰辛,但终究未能在一起,这也是梓希母亲一生的遗憾。母亲与梓希的两条叙事线表达生命其实就是无限循环的一个圆,当俊河的骨灰洒入河中时,梓希捧着一只困在水潭中的小鱼放入了江中,让鱼儿自由地游动,母女相视一笑。这不是一种巧合,导演在安排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细节的时候,都是有导演的主观意图的,不会浪费胶卷去拍摄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是,他又必须把这些带有主观意图的情节掩饰得很逼真,很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在真实中让观众不知不觉地接受导演的心理暗示,那只获救的小鱼,代表了上一代爱情的解脱,也是下一代爱情的重生,上一代爱情死去了,下一代的爱情延续着上一代的香火,这就是重生的暗示。

(三)剧中音乐分析

影片中主题音乐《More than Love》(译为:不可不信缘、越爱越爱你),在片中多次作为插曲出现,对于爱情的渲染相当到位,是一首传唱广泛的经典爱情歌曲。当梓希打开俊河给母亲写的信时,梓希对尚民讲述母亲故事时,俊河去前线当兵时等8处都出现了《More than Love》主题曲,旋律淡淡的哀伤,每次都使剧中人物的情感强烈地凸显,周围热闹的环境与梓希母亲内心悲伤的强烈对比,母亲与俊河的爱情悲剧,梓希对尚民的感情不能表白这些都在《More than Love》慢慢流淌的音符中烘托出来。片中的几个插曲既与影片贴切又反映着当时的时代特征,温拿乐队的 《Do Wah Diddy Diddy》,Beatles的《Hippy Sippy Shake》,在梓希母亲与俊河舞会时跳舞所播放的有源音乐[3],既反映出60年代的流行风潮,也表现了梓希母亲和俊河无忧无虑的中学时光。不得不说的是,插曲《我对于你,你对于我》在剧中的作用,在倾盘大雨中,尚民用上衣为梓希遮挡雨水,护送梓希到达上课地点,此时梓希逐渐感受到尚民的情意。这时,一首节奏畅快的《我对于你,你对于我》,也将梓希渴望将自己的感情表露的急切心情一览无余。这其中深情、含蓄、细腻、温婉、迷蒙而又明明带有一丝伤感的情调令人十分感动。特别是两个人躲在风衣下一起在校园里奔跑,有一种特别清新浪漫又自然的感觉,赵仁成的黑白运动鞋和孙世珍黑皮鞋一起踩在水坑里,让人们感受到果然下雨才是跑步的好天气。就像雨是一种心情,或快乐、或悲伤、或妩媚,看完这部电影就会想在大雨滂沱的时候,扔掉雨伞,畅快的释放各种各样的心情。这一段声画平行的剧情正是有了歌曲《我对于你,你对于我》的烘托,变得更加浪漫唯美,这一段画面也成为经典浪漫爱情段落。影片中的其他插曲如《萤火虫》《在雨中》《在河边》等也都为推动情节发展和表现人物情感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结语

唯美的画面配以柔美的音乐构成了这部韩国经典电影,虽然有人说这部电影处处有导演刻意的处理,但是爱情这个永恒的主体却是永远都道不完的,上一代人的遗憾由于“天意”在下一代人身上圆满了,影片的声音处理处处体现了导演的细腻之处,背景音乐恰当地填充了主人公不可言说的情感,使整个影片更加唯美浪漫。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03719/7417245.htm?fr=aladdin.

[2]姚国强,孙欣.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J].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3]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4]伍建阳.赵晶晶影视声音的“织体”—声音自身的剪辑呈现[J].现代传播,2007,1.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奇妙的“自然音乐”
鸟的音乐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音乐类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