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物管理和文物定级

2016-02-04崔巧凤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物管理

崔巧凤(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浅谈文物管理和文物定级

崔巧凤
(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能够反映出古时候的生活,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同时,这些文物也有着较大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对文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相关的定级。我国目前对于文物的管理和文物的定级尚不完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文物,同时也不能够很好地通过文物定级来确定文物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不利于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物管理和文物定级的研究来提升我国文物管理和定级的水平,促进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物;管理;定级;文物收藏

文物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文物对于人类对艺术、历史、文学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同时,在目前的文物市场来看,还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无论是博物馆中的文物还是民间的文物,这些文物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应当进行保护和鉴定工作。在我国进行文物管理鉴定的机构主要是文物藏品的管理单位,单位应当对文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同时应当制定相应的文物收藏和价值标准,明确文物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对于文物的有效管理和文物的价值展示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

一、 我国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 缺少明确的规定和管理制度

我国的文物管理工作缺少明确的规定和管理制度,目前进行管理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进行管理,但是在文物行业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物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不利于开展管理工作。因此,对于现代的文物管理工作来说,应当制定符合现代工作实际的规章和管理制度,这是进行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管理工作只有在规则和制度的制约之下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我国文物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 文物管理人才的缺乏

人员作为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在文物管理方面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他们更是整个管理环节之中的最为重要的人。我国对于文物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在对文物进行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同时,我国进行文物管理的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进行专业化的文物管理工作,我国的文物管理部门对于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并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来提升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这导致我国在对文物进行管理时经常会出现管理的漏洞,出现管理不当的现象。同时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于我国文物的鉴定等工作也有着不利影响,不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很好的研究样本进行研究,达不到研究的目的和效果。

(三)文物的消失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在人们对于文物的态度上得以很好的体现,人们的机制管日益变得多元化。古代人们留下的文物已经不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和意识产生影响,反之,人们对于奢侈品和工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丧失了珍贵的文化和精神,变得越来越浮躁,这对于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这种意识的缺失会导致文物的大量流失,人们不再注重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一些文物就在人们的眼前消失,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

二、 加强文物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改进方案

(一)收集文物减少文物的失传

文物大量地存在于我国民间,也就是说有许多的文物尚未被发掘出来,这主要是当地人并没有意识到文物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文物工作人员没有能够真正发掘出有价值的文物。相关的文物工作人员应当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责任感,加快对于民间文物的收集工作,并真正挖掘出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为我国的文物研究工作作出贡献。要想达到尽快收集文物的目的就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断地向民众进行保护文物的宣传工作。同时在抢救文物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意识到,文物对于研究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应当在挖掘文物的过程中对文物进行周全的保护和相关分类和定级,要将发掘文物当作文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挖掘发挥文物的真正价值,为文物的研究和帮助人们了解文物,了解历史奠定基础。

(二)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管理水平

我国文物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能够适应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对文物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还应当广泛吸纳高校人才和社会人才,不断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为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动力。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后应当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培训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把原有的成员进行重新的整合,改革文物管理结构。除此之外,应当在文物管理工作人员的内部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不仅要学习管理知识,同时也要学习和文物鉴定与研究相关的知识,为复合人才的形成和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

我国进行文物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多,对于人员行为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应当制定相应的热源管理制度,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应当制定规范的管理组织结构,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同时应当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防止管理人员因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损害文物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总体来说就是要对管理人员的设置和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

三、文物定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一)我国文物定级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物定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们对于文物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很好地保护和利用文物,造成了文物的破坏、丢失和失传;我国的文物众多,对于文物进行区分和鉴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有着很高的技术难度;文物鉴定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够很好地对文物进行分类工作和鉴定工作;文物的丢失,许多文物流失海外不能够找回,导致部分领域的研究空白;全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分类和定级标准,难以进行统一。

(二) 做好文物定级工作的主要方式

我国没有统一的文物定级标准,这导致我国不同地方和不同省份都有着不同的制定标准,这在对于文物的管理和鉴定方面不能够统一,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制定统一的定级标准成为我国文物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制定我国文物定级标准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省份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方案。制定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有统一的制定思想和统一的规则,在制定前应当明确制定相应的定级标准是不仅仅为了定级,而是为了在众多文物中筛选出真品和真正有价值的文物,同时要判断文物的实际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等,这就需要相关的专家来对文物进行统一的制定和研究,保证定级方案的广泛性和适用性。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地方政府应当综合文物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鉴定专家对所在地文物进行深入细致的统计工作和鉴定工作,依据以往的定级标准对文物进行鉴定和定级,建立完善定级体系,为文物的定级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结语

文物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学、科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文物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精神载体。对于文物的相关研究能够很好地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要想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就需要对文物进行很好的管理和定级。管理就需要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对文物的流通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文物的定级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定级标准,并将文物进行细致科学的分类和定级,为文物的研究和展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晓春.浅谈文物管理和文物定级[J].黑龙江史志,2014(3):183.

[2]焦迪.浅谈文物定级标准与保护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4(9):233.

[3]宫靖.浅谈文物定级标准[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8.

[4]刘军.关于民族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鉴定方法的构想[A].中国民族文博(第一辑)[C].20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文物管理
历史上最有趣的五件文物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文物失窃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