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概念的中西方比较

2016-02-04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美术艺术

邸 砺(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艺术”概念的中西方比较

邸 砺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要】在西方,艺术这个概念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西方的艺术概念由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后来经过文艺复兴以及之后的不断变化发展,经历过分解、组合,多样的演变。丰富的艺术概念也给当今不同的艺术解释做出了依据和贡献,给当今艺术概念的探索和思考提供理解和帮助。中国的艺术概念来源于西方,艺术和美术经常混用表达不同的含义,本文通过王国维、鲁迅等学者对于美术或是艺术的运用和理解中去探讨中国艺术的概念。

【关键词】中西比较;艺术概念;美术

一、西方的艺术概念

西方艺术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西方现代的艺术体系的形成也是相当晚近的,就是这个时候,艺术的概念也有着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对于艺术概念的探究也变得十分重要而有趣。在西方艺术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art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rs,而又可以追溯到希腊文techne,在古代语言中,它是技巧、技艺、工艺和技术的意思。任何产生值可被称道,有独创性的人类产品或是人类的实践活动都可以称为艺术。古希腊时期凡是可凭专门知识学会的实践活动都被叫作techne,比如,有音乐、雕刻、绘画、诗歌之类还有就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雕刻、绘画、建筑等体力劳动的人甚至称之为“匠人”,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art”是非常广泛的。在古希腊时期还出现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持有“模仿艺术”的概念。出现了与近代意义上自由艺术和粗俗艺术的区分原则,粗俗艺术是指那些涉及体力劳动或报酬的实践活动,而自由艺术涉及的是脑力劳动。在中世纪,人们把自由艺术分为“三艺”和“四艺”,也出现了受应用数学影响而出现的机械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概念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此时的意大利由于受到人文思想的影响,绘画、雕塑、建筑的人们想摆脱低下的匠人地位,希望可以和文人一样,脱离“机械艺术”而进入“自由艺术”,从而出现了“迪塞诺”艺术,它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彼得拉克提出,体现了对绘画、雕塑、建筑的理性认识。“迪塞诺”艺术在理论上,一方面把绘画、雕塑和建筑脱离手工艺行业而上升到人文学科也就是自由艺术;另一方面,又区别于诗歌和音乐等其他人文学科从而形成了视觉艺术的概念。17世纪后,日渐成熟的“迪塞诺”艺术由于受到了法国文化艺术的影响,突破了专指绘画、雕塑和建筑等的视觉艺术,逐渐将音乐、舞蹈、诗歌等纳入了“美的艺术”的范畴。“迪塞诺”艺术和“美的艺术”变成了两个相应的概念,至此之后作为现代艺术体系的“美的艺术”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巩固发展和建立,从而也出现了美术的概念,当然这里的美术分为狭义和广义。随后,艺术的概念也通过大百科全书变得逐渐具有综合性。

现代派的出现和艺术的逐渐自主让艺术的概念突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让当代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们去思考应该如何去界定艺术,出现了艺术可定义,艺术不可定义和在这两者之间的各种理论思想。艺术的概念成为了当今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时至今日当代的艺术概念艺术的定义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说法,如艺术即欲望、情感表现、经验、符号、惯例等。

二、中国的现代艺术概念的发生

“艺术”一词最早可能出现在汉代,那时的‘艺术’含有当今的文学、艺术、技术这样的意义。《晋书》虽然为“艺术”这一概念下了一个定义,但其含义与今天是截然不同。到宋代,我们才看到“艺术”一词中包括了绘画、书法,“到了近代,人们已将书画列入艺术之目”,还包括“骑”、“射”、“投壶”等或“医”、“杂技”、“琴谱”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西风东渐”大潮中,随着西方的艺术概念、艺术观念及艺术体系被传入,在西方近现代以来的一些重要艺术概念的影响、刺激下,中国的艺术理论开始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具有现代色彩的艺术概念。而中国传统艺术分类体系、概念及其术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艺术概念的角度大多在文艺、艺术哲学方面。还有就是“艺术”与“美术”的混用情况。

追根求源,艺术概念有从日本再被引入中国的可能性,在19世纪,日本的出现“美术”一次的运用,它在日本以外来语而获得认同,这里的“美术”一词与我们当今的艺术概念是相接近的,它包括了音乐图画和诗,显然这受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对“艺术”的一般定义。

王国维的青年时代和日本有着紧密的关系,曾在东文学社的日籍教师下学习。在1903 年到1907年发表的最初一批美学论文和论著中,艺术与美术的指代并不固定,王国维很少用“艺术”一词,取而代之的是“美术”一词,这也体现了文化交流中词汇的交流中的不定性而先是引用和应用的阶段。首先, 他从康德的审美超功利、无利害的基本美学观念出发,提出了超功利的艺术概念。其次,他从叔本华哲学美学观点出发, 认为生活本质是欲, 美与艺术的本质在于欲望与痛苦之解脱。再次,他从席勒的“游戏说” 出发, 认为:“文学者, 游戏的事业也。人之势力, 用于生存竞争而有馀,于是发而为游戏。”这样, 他便把德国古典美学中作为美学现代性重要体现的艺术观点介绍到了我国,在自己的艺术理论中提出了与我国古代“言志” 、“载道” 艺术概念迥然有别的、体现着某种现代性的崭新的艺术概念。

鲁迅在1908年《摩罗诗力说》一文的第三部分,在系统阐述一种文学的本质功能观时, 涉及“美术” 即艺术的本质,并且将他的文学本质论建立在艺术本质论基石之上。当时的鲁迅认为文学与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也就是说此时的艺术的概念是艺术表现,是纯粹的,无功利的。1913年2月,鲁迅以周树人名义发表了重要论文《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次探讨了“何为美术” 的问题,将艺术的概念问题与艺术功能问题相对地区分开来, 为艺术概念作出解释。他从“凡有人类, 能具二性:一曰受, 二曰作”即从人的感受、认识、反映与再现、创作、实践的关系角度,分析艺术的定义。他给艺术即“美术” 下了一个相对清楚的定义,“由前之言, 可知美术云者, 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苟合于此,则无问外状若何, 咸得谓之美术, 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这近似于古希腊的艺术概念。再有就是鲁迅在提出“美术馆”与“美术展览馆”等的同时又列出“剧场”、“奏乐堂”、“文艺会”、“著名之建筑”、“碑碣”、“壁画及造像”、“林野”、“古乐”、“国民文术”9项。其中“剧场”、“奏乐堂”、“古乐”等的加入显然体现出了当今“艺术”的范围。

20年代初,中国相继成立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等文艺团体,人们对于艺术概念的认识进一步走向自觉。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艺术”。《新文学观的建设》中提到:“文学虽是艺术, 虽也能以其文字之美与想象之美来感动人, 但却决不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反而言之, 却也不是以教训、以传道为目的的。文学是人类感情之倾泄于文字上的。他是人生的反映,是自然而发生的,他的使命,他的伟大价值,就在于通人类的感情之邮。”创造社的艺术概念更强调艺术家主观自我的表现和艺术自身的价值。郭沫若说:“艺术定总要先打破一切客观的束缚,在自己的内心中找寻出一个纯粹的自我来,艺术的精神决不是在摹仿自然,艺术的要求也决不是在仅仅求得一片自然的形似,艺术是我的表现,是艺术家的一种内在冲动的不得不尔的表现”。

三、总结

纵观中西,艺术的概念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国的艺术概念深受西方的影响,特别是现当代,中西的艺术概念早已相互融合。有很多的艺术问题的探讨也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密不可分了。但是不能否认,中西艺术概念的内涵还是有所不同的。西方的“艺术”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艺术”是一个视觉艺术概念,相当于我国的“美术”概念;广义的“艺术”有美学或艺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将语言艺术也包括在内,而在中国“艺术”这一概念是不包括语言艺术的,而且常常在文艺和哲学的角度,往往为政治生活服务。再有就是在我国初期艺术的概念是通过“美术”一词作为广义的概念而表现的,后也有情感表现的观点出现。

参考文献:

[1]邢莉.中西“美术”概念及术语比较[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7.

[2]李心峰.中国20世纪的艺术本质论[J].民族艺术研究,2005,4.

[3]鲁迅.摩罗诗力说[A].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4] 郭沫若.文学的本质[J].学艺,1925.

[5] 郭沫若.批评与梦[N].时事新报·艺术,1923.

作者简介:邸砺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