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健身舞在广场健身文化中的参与价值研究

2016-02-04王险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漳州363105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王险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105)



民族健身舞在广场健身文化中的参与价值研究

王险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105)

【摘要】广场健身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健身舞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健身时重要的选择。本文分析了广场健身文化和民族健身舞各自的特征,找出了两者的契合点,并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和谐社会构建三方面阐述了民族健身舞在广场健身文化中的参与价值。

【关键词】民族健身舞;广场健身文化;参与价值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风貌的展现舞台和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其文化内涵是重要的考量指标。在广场健身文化建设中注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能显著提升广场健身活动的文化内涵,还能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在民族地区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提出:“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作为民族传统舞蹈与健身操相结合而产生的民族健身舞参与到广场健身文化建设中,既有自身的优势,也符合现实的需要。

一、广场健身文化与民族健身舞的特征及契合点

(一)广场健身文化的特征

1.群众性

广场健身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人们走出家门到广场上健身娱乐。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对健身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通过广场健身放松身体,愉悦心情,消除一天的疲劳,让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广场健身文化因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集体性

目前广场健身大多以集体舞的形式展现,这些集体舞动作简单重复,形式灵活自由,韵律感强。在开阔的广场上,几十至上百人甚至更多人随着动感的音乐整齐划一地翩翩起舞,场面十分火爆。

3.自娱性

广场健身不需要有人去刻意组织,完全是人们自发的行为,人们参加广场健身的主要原因就是娱悦身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人们要求不高,不需要任何设施器械,只需要一块宽敞的场地,人们在这块场地上表现自我,宣泄情感,通过自我娱乐表现生命的价值,这也是广场健身文化流行大江南北的一个重要原因。

4.简易性

广场舞是广场健身文化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在广场上表现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简易性主要体现在场地器材、表演形式上。只需要一块宽阔的场地,一个简单的音响设备,广场舞就能跳起来。表演中没有高超的技巧,没有复杂的编排,只需要简单的动作和饱满的情绪。

5.开放性

广场健身文化的主要形式广场舞不像一般的舞台文化在舞台、演员、表演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也是广场健身文化的开放性所在。在广场、公园、街头巷尾,只要是比较宽敞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广场舞。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区分,演员和观众可以随时无障碍交流,观众则可以随时加入到表演队伍中去。每次参与也没有时间、人数的限制,参与者老少皆宜,年龄跨度很大,也不需要有任何基础,随意性很强。

(二)民族健身舞的特征

民族健身舞是在民族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具备广场健身文化的群众性、集体性、开放性等相关特征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1.民族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民族健身舞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就具有其民族文化的稳定性,所以民族健身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也是其首要特征。

2.地域性

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其生产生活条件、民风民俗等都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民族健身舞产生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北方的民族健身舞粗犷豪放,如蒙古族的赛搏克,南方的民族健身舞细腻婉约,如瑶族的“踏歌”。我国幅员辽阔,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族健身舞,例如舞龙据统计就有近百种之多,汉族、少数民族都有,但每一种舞龙都有自己的地域特点。

3.观赏性

民族健身舞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充满时尚气息,不同的民族健身舞各具特点,有的雄浑厚重,有的欢快舒畅,有的舒缓轻柔,有的威猛激烈,再加上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十分吸引人的眼球。民族健身舞是观赏性很强的表演项目,既是锻炼身体的运动,更是独特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表演者强身健体,观赏者赏心悦目。

(三)民族健身舞与广场健身文化的契合点

1.两者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民族健身舞是广场健身文化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来展示,就是广场。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社交、休闲、娱乐的场所。民族健身舞和广场健身文化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两者都不受人数的限制,大家共同参与创作,共同表演,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广场上民族健身舞的表演蔚为壮观,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在民族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场面虽有大有小,但参与的群众很多。两者不受技巧限制,动作不要求精益求精,也没有严谨规范的流程,甚至有的项目不要求参加者动作上的协调一致,只要跟上节奏,参加者可自由发挥。广场上活动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群众,民族健身舞和广场健身也不例外。

2.两者都有开放性的特征

广场是没有围墙的舞台,民族健身舞和广场健身文化的参与者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欢聚在广场。在这里,没有表演空间的限制,只要是在广场的范围内,不需要灯光,不需要布景,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舞台,这样的场所,打破了剧场舞台的狭小局促,便于集体性的表演。开放性的场地突破了观众和演员的界限,这里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人们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在休闲中感受着文化的熏陶,寻找着自己的快乐,尽情展现自我。正是由于这种直接的接触和投入,才能培养出深厚的感情,使民族健身舞和广场健身文化形成全民风尚。

3.两者都以自娱健身为目的

民族健身舞和广场健身是群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活动,就是为了放松身心,强健身体。为了便于不同人群参与,民族健身舞改变了一些难度系数大的动作,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易学、形体优美的动作,人们参与其中,宛如有节奏的散步,有旋律的运动,在跳舞中学会跳舞。民族健身舞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糅合在共同的舞蹈中,大家能者为师,自学自练、自娱自乐、乐在其中。如果每逢节日庆典,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舞姿,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自己就是舞台的中心。

三、民族健身舞在广场健身文化中的参与价值

(一)在广场健身文化中融入民族健身舞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随着全民健身浪潮的到来,广场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主要场所,在广场健身文化中融入民族健身舞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首先,有助于缓解都市压力。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都市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们的身体素质开始下降,与此同时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却越来越少。许多“都市疾病”,如焦虑、失眠等慢慢显现出来,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如果都市人闲暇时光去广场健身,特别是练习民族健身舞,则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民族健身舞受传统文化影响,也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使人在刚柔相济、神形合一的徐缓渐进节奏中放松神经,消除紧张情绪,提高身体素质,预防“都市疾病”。其次,提高健身效果。民族健身舞大多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能,作为民族舞和健美操结合的表现形式,结合了民族舞和健美操的锻炼价值,既蕴含一定的民族文化,又动感时尚。民族健身舞没有竞技体育的激烈对抗,却能使人从头到脚得到运动放松,如藏族健身舞灵活快速的踢踏、腿部、脚步动作,蒙古族健身舞的揉肩、揉背和马步步伐动作,黎族健身舞的跳、蹬、弹、吸、摆、拍、扭、转等动作,傣族健身舞优美典雅的胯部、腰部、肩部动作等。人们在广场上跳起民族健身舞,感受着民族传统带来的快乐,这是其他健身项目无法比拟的。

(二)在广场健身文化中融入民族健身舞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像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而民族健身舞无论是从内容构成还是表现形式来看,都是对各民族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具有各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广场健身文化中融入民族健身舞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首先,民族健身舞是民族文化的真实反映。在音乐选用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旋律、惯用节拍与体操编排相融合,表现出每个民族迥异的劳动审美情趣、生活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个性;在服饰表现上,每一套民族健身舞都有相对应的传统服装,色彩绚丽,风情各异,充分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其次,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在民族健身舞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对民族健身舞历史背景的介绍、作品的分析,使广大练习者对民族健身舞所反映的民族历史、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和领会。它就像一部动态的历史教科书,在丰富人们民族文化知识同时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进而产生延续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最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成为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总汇。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文化根基,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的维系,海内外华人才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凝聚力。民族健身舞来源于民族舞,而民族舞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通过推广普及民族健身舞,正是从健身的角度挖掘、弘扬各民族内在的文化优势,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壮大。

(三)在广场健身文化中融入民族健身舞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民族健身舞适应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其健康有益、昂扬向上的民间格调,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民族健身舞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广场健身文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趋势。民族健身舞作为一种韵律感、节奏感较强的锻炼方式,能使参与者与观赏者都无所顾忌、全身心投入角色,实现社交的丰富,情感的沟通,从而使心灵得到慰藉,情绪得到调节,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最后,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民族健身舞的强参与性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消除了各民族居民因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不同带来的隔膜。每个人都想自己亲身参加,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纠正了赌博等歪风邪气,人们在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就不会把空闲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对生活也就充满了激情。在跳舞的时候,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人们认识了更多朋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彭文革.广场舞蹈的现状、特征、价值与推广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

[2]邓嘉.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广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

[3]孙翠琪,詹淑芳.论少数民族健身操的文化特性及其多元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4]许爱梅.民族健身操的价值及应用前景[J].体育学刊,2007,11.

[5]陆晨,刘少英.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协同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6.

[6]吴斗雷,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广场文化的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

作者简介:王险峰(1983-),男,助教,黑龙江七台河市人,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