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水利舆情工作的创新发展与思考

2016-02-04梁延丽

中国水利 2016年7期
关键词:研判舆情舆论

梁延丽

(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100053,北京)

工作交流

新形势下水利舆情工作的创新发展与思考

梁延丽

(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100053,北京)

水利;舆情;新形势;创新;发展;思考

随着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加上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网络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工作越来越重要,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涉及民生水利工作的相关舆情信息如水污染、防汛抗旱、农田水利等经常引发社会关注,成为舆论焦点。因此,水利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与应对,成为水利新闻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内容,需要我们不断认知,深入思考,掌握其规律与特点,并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水利深化改革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参考、决策依据和舆论保障。

一、水利网络舆情特点

水利网络舆情既具有网络舆情的普遍性规律,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利网络舆情信息尤其是重大负面舆情信息呈现逐年增多趋势。水利舆情信息从2011年每天几百条到目前每天上万条信息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②周期性与水利业务时间特点相同。一般来说每年水利舆情信息量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趋势。6—10月份为主汛期,舆情信息量相应增多,说明舆情信息与水利业务工作紧密相关。

③与水利重点工作内容相吻合。水利网络舆情信息与水利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紧密相关。汛期舆情多涉及洪涝灾情,冬季舆情以冬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春季舆情多为抗旱和节水灌溉信息。

④负面影响大的舆情信息相对较少,社会影响力有限。从近年水利舆情监测的情况来看,每年水利重大负面舆情较少,而且事件传播时间不长,关注的网民较少,影响有限。据《2015年互联网舆情年度分析报告》,热点领域和热点舆情事件均没有水利内容。

二、全国水利舆情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中央有关加强舆情工作的要求和水利工作重点,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水利舆情工作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及时监测、科学研判、超前预警、有效应对,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努力降低和消除负面舆情信息的社会影响,最大程度维护水利行业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水利舆情工作开展现状

水利系统各单位开展舆情工作起步较晚,但逐渐展开的速度很快。水利部于2008年开展水利舆情监测工作,初始的目的是为了某一突发事件进行专项舆情监测,而现在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利网络舆情监测、研判与应对的完整处置机制。各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随着对舆情工作的重视,开展的单位数量逐年增多。目前已经有30余家单位开展舆情工作,包括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和太湖流域管理局等流域机构,以及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广东等多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

2.存在的问题

水利系统各单位在不断推进和完善舆情工作,但在专业人员和经费投入以及监测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舆情监测手段单一。水利系统舆情监测的手段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单位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进行人工搜索,影响监测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极少数的单位如黄委,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广东、河南、江苏、山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等单位借助专业舆情公司的技术进行监测。

②舆情深度研判不够。多数水利单位的舆情工作主要是收集信息进行上报,即舆情信息事实报送较多,而对舆情周期和深度的研判较少。目前黄委、北京市水务局、广东省水利厅等 3家单位编发有舆情日报,天津、内蒙古、浙江、河南、湖北、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编发有舆情周报或月报,其他省份多是信息的汇总和上报,很少有舆情深度分析和应对建议等。

③应急工作机制不健全。全国水利系统各单位舆情应对处置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单位遇到重要负面信息临时进行处置,由于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处置工作机制,影响负面舆情的科学有效应对和舆论引导。如黄委出台了舆情监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河南省水利厅建立了上报和应对处置办法,但大多数单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处置工作机制。

④缺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绝大多数单位没有专门机构和从事舆情工作的专门人员,现多为宣传人员兼职完成,而且都是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摸索学习。

⑤舆情工作经费相对不足。水利系统各单位舆情专项工作经费保障不足。除北京市和天津市水务局,山西、内蒙古、河南、广东、黑龙江等省(自治区)水利厅每年有固定的舆情工作经费投入外,其他省份没有专项的舆情工作经费,多占用办公经费或宣传经费。

三、水利舆情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

1.提高认识,加强研判,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一要提高对舆情重要性的认识。各单位要提高对舆情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方法,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做好应对处置工作,并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技术应对网络舆情。

二要加强舆情监测队伍和能力建设。为确保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充实舆情监测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加工作经费,加强能力建设。近年水利部开展的业务培训,提高了水利系统舆情工作人员的舆情分析研判和组织应对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要提高政府自身舆论引导能力。积极转变观念,以真诚、宽容的态度,用群众容易接受的话语方式,及时准确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微博、新闻发布会或通气会以及媒体访谈,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和行业的舆论认可度,提高权威信息发布的影响力。

四要加强舆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对于水利网络负面舆情,全面收集各种媒体有关舆情信息,认真研究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密切关注各种倾向性、苗头性、聚集性的舆情信息,跟踪发展变化,预测走向趋势,提出应对措施,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预见性。

2.以战略思维做好内部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

①建立完善的舆情管理制度。制定出台舆情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舆情持续监测、上报和响应等工作机制,对舆情的监测、预警、通报、处置等作出具体规定。

②搭建舆情监测平台和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统一搭建水利系统舆情监测平台和工作沟通平台,建立重点舆情信息报送机制,实现水利部机关、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水利舆情监测信息有权限的互通共享,相互提醒,确保及时全面获取舆情信息。

③建立水利系统舆情联合应对统一战线。建立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上下联动和与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横向互动的水利热点舆情联合应对机制,实现重要负面舆情信息的共同研判、跟踪、预警以及联合应对。水利系统各单位形成合力,统一口径,主动及时发布事实,形成正确的舆论态势。

3.统筹协作,借好外力为我所用,及时化解舆论危机

①要借助专业舆情监测机构的技术实力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充分借力于专业技术收集、分类、统计各种舆情数据,为水利舆情提供丰富、科学的数据库,让舆情分析真正做到有据可依,用数据说话。

②要与中央宣传主管部门加强沟通。特别是要与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密切联系,熟悉其内部机构与职能,畅通渠道,做到舆情处置快速及时。

③要与多种媒体协作,尤其要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信息传播渠道各有优势,不能只靠互联网一个渠道。在应对工作中,注意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可信度高的优势及时回应和进行正面舆论引导;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及时通过网络、微信等发布相关信息,对不实的谣言和无端攻击政府的言论进行回应,及时有效化解舆论危机。

[1]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2]祝华新,潘宇峰,陈晓冉.2015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2015.

[3]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与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

[4]人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5]王伟.关于建设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4(10).

责任编辑 韦凤年

TV+D035

B

1000-1123(2016)07-0058-02

2016-02-25

梁延丽,副编审。

猜你喜欢

研判舆情舆论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数字舆情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