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黛西·米勒》中的欧美文化差异评析

2016-02-04王春辉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温特伯恩黛西

王春辉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黛西·米勒》中的欧美文化差异评析

王春辉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继麦尔维尔和霍桑之后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开创了美国心理主义的写作先河。《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著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详细描述了美国姑娘在欧洲旅游期间遭遇的欧美文化冲突,该篇以其独特的描述视角和陈述方法,开启了众多文化研究学者对欧美文化的新认识。著作中塑造了较多的欧美女性形象,两国女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女性观念、举止行为、文明态度和等级观念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文主要浅析《黛西·米勒》中的欧美文化差异,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黛西·米勒》;欧美文化差异;亨利·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1879年,他的短篇小说《黛西·米勒》的出版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以女性为写作核心一直是亨利·詹姆斯写作的特色,妇女已经成为欧美文化与价值的一种展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促进了美国文化的转折。

一、概述

1843年,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显赫的家庭,童年时代的亨利·詹姆斯就经常去欧洲旅行,旅居生活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大影响。1876年以后,他常住英国,其作品的基本主题体现了新大陆的乡土气和旺盛生机同旧世界的腐败与黑暗之间的冲突。1879年,短篇小说《黛西·米勒》问世,接着他相继出版了《欧洲人》《华盛顿广场》《贵妇的画像》。1886年,亨利·詹姆斯出版了两部以社会改革者和革命家为主题的作品《波士顿人》和《卡萨玛西玛公主》。在《波音顿的珍藏品》《梅西所知道的》和《碧庐冤孽》这些小说中,亨利·詹姆斯开始运用复杂的道德和暧昧的心理手法,《鸽翼》《专使记》和《金碗》是他晚年的佳作。从《小说的艺术》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亨利·詹姆斯对小说倾注了所有的热情,他认为小说是一种心理艺术形式。亨利·詹姆斯在他的作品中刻画了一大批女性艺术形象,像黛西、沃克夫人和科斯蒂洛夫人等,这些女性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形态。亨利·詹姆斯之所以能够细致地描绘女性形象,首先来源于母亲对他的影响,在他的眼里,母亲是完美无缺的。除了母亲之外,另一位对他影响较大的女性是他的表妹米妮坦普尔。米妮坦普尔的离去对他造成很大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还有一位是自己的亲妹妹爱丽丝·詹姆斯。伊迪丝·华顿和亨利·詹姆斯具有长久的友谊,在她自杀后,詹姆斯陷入长久的震惊和悲痛中无法自拔。

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詹姆斯对女性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这种漂泊感对于作家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在此种颠沛流离的命运下,詹姆斯开始用欧洲眼光看美国,以美国眼光看欧洲;漂泊让他可以抛开民族意识,极力吸取两国文化中的精髓。因此,詹姆斯独特的经历、体验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描写手法,可以展现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思想,从各个方面展现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19世纪末20年代初期时,女权运动开始在美国范围内普遍进展,在此种环境下詹姆斯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将女性作为中心写作的人物。《黛西·米勒》是詹姆斯最具代表的著作,该作品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奠定了伟大作家的地位。文章中主要描写了温特伯恩、科斯蒂洛、沃克太太等人物的形象,体现了两国的文化差异。黛西拥有“新女性”特质,但受到传统迂腐思想的影响导致其成为了主要受害者。黛西出生在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成功的美国商人,常与母亲和弟弟在欧洲旅行。黛西与其家人,沃克夫人和科斯蒂洛夫人为两种文化的代表者,在交往中定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冲突。

二、《黛西·米勒》中欧美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等级观念不同

黛西出生于没有等级地位的国家,对欧洲文化较执着。她天真烂漫、淳朴简单、毫不做作,而且在她心里没有等级地位之分。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人比较尊重自主的精神和行为,不重视等级或头衔,同时这也表现了黛西选择朋

友的标准。欧金尼奥是一名比较出色的差役,黛西与家人都将他作为最亲密的朋友。科斯蒂洛夫人和沃克是反派人物,科斯蒂洛夫人是一名“富有的寡妇”,虽然她也是美国人,但是具有强烈的欧洲派头,在欧式文化的作用下,已经表现出强烈的阶级观点和对社会的评价。米勒由于与差役发生了亲密行为,自此科斯蒂洛夫人就瞧不起米勒一家人。一般欧洲美国人主要将阶级作为评判人的第一要素。在给温特伯恩的写信中她将黛西的意大利朋友统一归纳为三流人,因为他们既不是伯爵也不是侯爵。欧洲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是社会地位必须与经济地位相匹配,实际表现为爱情高于个人素质。温特伯恩认为此种思想非常可怕而且非常严重,但黛西与她的母亲却不觉得,而且比较渴望捕获“伯爵或侯爵”。沃克妇人伤害了传统的美国夫人,因为她是一名虔诚的欧洲社会学习者,所以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往欧洲的内瓦学校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沃克夫人非常认可并接受欧洲文化。

(二)女性观念不同

美国人不喜欢繁杂的礼节,希望可以打破规则,不受规则和程序的约束。此种传统的观念给予美国女孩留有较多的自由,女孩可以拥有充足的空间,可以独立交朋友,父母不能干涉太多。在实际生活中,黛西妈妈并不约束黛西的行为,不关心黛西是否与男士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欧洲和美国持有的道德标准也不相同,欧洲男女道德标准不同,男孩拥有结交女孩的自由,但女孩应该表现得柔弱、矜持和忠贞。为了保护女孩的贞操,很多父母都会严格管理女孩。一旦女孩结交的朋友不符合父母心意,就应该放弃,一般女孩违背父母命令,就会被众人认为是不道德的,很多女孩很难得到自己心满意足的婚姻。所以当温特伯妈妈不喜欢自己的朋友时,他感到相当疑惑。

欧洲美国人非常认可欧洲文化,对欧洲文化持有积极态度。温特伯恩比较熟悉欧洲文化,在艺术和文学等方面掌握的欧洲知识较多,主要体现在其文化品味和艺术及优雅的举止等方面。

(三)双方对欧洲文明的态度不相同

欧洲人非常认可欧洲文化,而很多美国人截然不同,黛西的家人就对欧洲文化采取消极态度,他们甚至为自己来自强大的美国而盲目骄傲、自大,从黛西的小兄弟兰多夫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认为美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仅比他大一点的黛西却对欧洲访问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先提出要参观西庸城堡,到达西庸城堡之后,她对温特伯恩个人的固执等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她对欧洲的社会规范、文化制度和礼仪等知识学习得较少,且没有深入了解欧洲的一些建设和发展。

(四)双方行为举止存在较大差异

旅居欧洲的美国人比较熟悉欧洲规范和习俗,他们的行为举止较为得体,偶尔也会表现出虚伪、狡诈的一面。温特伯恩想将黛西介绍给自己的姑妈,但是在他姑妈眼里,黛西和她的家人太普通,自己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份认识这一家人。由于没有将黛西成功地介绍给他姑妈,温特伯恩从心理感觉到不自在,当再次遇到黛西时,为了化解尴尬,就用他姑妈头疼等理由瞒过黛西,没有直接说出事情真相。黛西猜出真相后,他希望利用说他姑妈坏话的方式掩盖自己内心的虚伪,他的圆滑也是非常虚伪的。但是黛西却保留着美国人的直率,当面揭露了温特伯恩的谎话。

温特伯恩、科斯特洛夫人和沃太太都是欧洲封建主义的重要拥护者、监督者和宣传者。虽然温特伯恩对年轻貌美的黛西比较倾心,但是受欧洲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自己内心蕴含着对陈旧古老欧洲文化的坚守,在内心中的想法和猜测不断滋生,最终将黛西推向死亡边缘。同时也正是温特伯恩对欧洲的死板固执、冷酷无情将欧洲文化向我们展示出来。美国与欧洲都是被固定的文明习惯而将欧洲和美国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两者不会相互谦让,不会退缩,不知道如何在对方身上取长补短,在现实生活中多次公然的碰撞文化,不能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两者的自然灭亡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各种文化差异的长期影响下,欧洲和美国双方根本不可能友好相处,在文中表现出黛西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误解。黛西死于罗马疟疾似乎成为了一种偶然,也正是这种偶然展现了欧洲和美国文化差异,将冲突推向高潮。黛西作为一名“美国女孩”在欧洲文化中体现了道德意识与自由精神也体现了“新”文化的发展特点;作为代表美国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妇女,深入体现了詹姆斯对进步女性的理解和认识。

三、结束语

詹姆斯是一位终身未娶的艺术作家、现实主义作家和世界主义大师,他常年生活在欧美之间,深入了解欧洲与美国文化的差异。在 19世纪末期,随着两大文化冲突力度的增加,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詹姆斯利用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将这种文化差异渗透在自己的作品中。文章中所展示的黛西·米勒与温特伯恩与乔万内尼之间的交往也是跨越两大文化差异和认知上的摩擦,导致两者最终交流陷入到困境中,从侧面反映出了欧洲和美国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危机。此外,通过欧洲和美国人的生活详细记录了美国人的天真与欧洲陈旧模式之间碰撞所产生的冲突。

[1]代显梅.亨利·詹姆斯的欧美文化融合思想自议[J].外国文学评论,2011(3).

[2]苏威.黛西·米勒中的欧美文化差异评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4).

I712.074

A

猜你喜欢

温特伯恩黛西
复仇之火 (下)
Controlled plasmon-enhanced fluorescence by spherical microcavity*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考特妮和龙
绿眼睛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不可能”里的可能
《谍影重重5》伯恩的全面回归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