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探讨
——以江苏灌南县为例

2016-02-04吕洋成李楠周明球杨云峰江苏省灌南县水利局500连云港江苏省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管理处00连云港

中国水利 2016年11期
关键词:灌南县管护河道

吕洋成,李楠,周明球,杨云峰(.江苏省灌南县水利局,500,连云港;.江苏省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管理处,00,连云港)

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探讨
——以江苏灌南县为例

吕洋成1,李楠2,周明球1,杨云峰1
(1.江苏省灌南县水利局,222500,连云港;2.江苏省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管理处,222200,连云港)

介绍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水资源禀赋和现实情况,梳理了灌南县在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采取的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优化镇村布局、开展村沟河塘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增强农民护水意识等主要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思考,为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及管理提供借鉴。

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灌南县

一、灌南县基本情况

灌南县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最南部,东滨黄海,县域总面积1 029.88 km2,辖11个乡镇、238个行政村(居)、1 370个自然村,共80.34万人。全县境内拥有骨干河道17条共计330 km,大中小沟6 916条共计4 883 km,河网密度4.69 km/km2,可谓“苏北水乡”。然而,水却成了灌南之“困”:17条穿境大河大部分为东西流向,上游大量涝水、污水从境内河道汇入灌河排入黄海,又由于农村沟、渠因生产、生活污水大量直接排入,导致水质变差,不仅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也影响了该县80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二、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在江苏省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工作中,灌南县工作突出,被评为示范县。该县制定长期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生态型农业,严把农业项目的审核关,不允许高污染、高毒、高残留的农业项目落地,有效控制了农业对乡村河道的面源污染。

(1)科学合理使用农业生产辅助品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地膜、农药、化肥等物资物品使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生物农药、生物肥和配方肥,减小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水体的污染。

(2)拓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途径

通过秸秆还田、复合板生产、食用菌种植、草编工艺品等多种方式,将水稻、小麦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了18处大型畜禽养殖治理工程;开发建设沼气池、沼气罐约2万余座,有效地回收利用了畜禽粪便,既保护了水生态环境,又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同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应用新技术与新模式

近几年,在项目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下,该县全面实施高效集成和稻麦周年生产模式,引入了大量先进生产技术,如精量播种、机条播、机插秧、工厂化育苗等,并且在统治统防草虫病害、测土配方施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成本费用,还保护了水体水质,真正地走向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

(4)推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目前全县共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入社社员8 156户,带动周边大量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种植。仅孟兴庄镇的旭森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有入社社员680户,常年用工520人,带动周边6个行政村3200多农户种植苗木,每年为区域内户均增收3.2万元。“合作社+农户”模式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2.优化镇村布局

灌南县11个乡(镇)全部完成镇村布局规划,汤沟镇、堆沟港镇2个示范镇率先完成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设计,其他9个乡(镇)组织编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原来578个居民点缩减为197个,累计编制完成70个居民点建设规划。

(1)加大农村集中居民区建设

以“五好”(即精神生活好、村容村貌好、配套设施好、产业规划好、产业特色好)要求为指导,以示范村、特色村和整洁村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效果显著。至今,该县共建设58个示范村,其中以兴港中心村为首的18个村还入选了省级示范村行列。完成堆沟港镇、汤沟镇、田楼镇、李集乡、三口镇、孟兴庄镇等镇区建设任务;完成农村卫生改厕、危房改造、沟塘整治、绿化示范村创建等任务;完成339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实现了较好的乡村规划,构建了有效的垃圾收运体系,初步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典型,规范了农村建房新秩序。

(2)开展“水美乡村”建设工作

包括新集镇大元村、三口镇成湾村等在内的9个村,在全省评比工作中入选了第一批“水美乡村”。“水美乡村”创建以实现“景美、岸绿、水清、河畅”为目标,大力改进农村用水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对加快推进农村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促进农村资源和水环境协调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推动作用。

(3)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新建硕项湖备用水源地,建成并运行田楼水厂与硕项湖水厂,推进加压站建设和管网连通,收购镇村取用地下水的小水厂,实现城乡联网供水,保证全县人民用上“同源、同网、同质”的放心水。同时,实施北六塘河、通榆河(灌南段)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确保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保证区域供水安全。

3.开展村沟河塘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县内河网水系整治,改善水体流动性,增加河网可供水量与水环境容量,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改善河湖水质和水生态环境,提高河道引、排、蓄水能力。

(1)建成完整的水循环体系

通过对县、乡、村河沟塘疏浚,打通农村河道水系末梢与骨干河道脉络,把疏浚上来的淤土运到农村居民家房前屋后较小的废沟、废塘里进行整合,使废物充分利用并美化村庄环境。自2011年至今,灌南县共疏浚土方累计1 711.95万m3,投资额累计7 044.78万元,共涉及1 142条(座)村庄河塘,土方818.42万m3,90条县乡河道,土方893.53万m3。

(2)实施“乡间彩虹”(农桥)工程

“乡间彩虹”工程即拆坝建桥、拆涵建桥、拆危建桥,既疏通了农村水系,又保证农民出行安全,美化乡村环境,全方位整治了村庄的“死塘”“臭沟”,农村水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每年结合村庄整体规划,严格从项目库选择建设对象,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2011年以来,灌南县共投入6 367万元,建成农桥623座。

(3)加大农村河道自然修复力度

灌南县农村河道岸坡改造采用“水网+林网”的生态修复模式,在农村的渠、沟、塘等水系边栽种果树和观赏树种,建成水源涵养林、生态林,打造靓丽的乡村风景线。河道内通过采用在岸边地带、浅水区、滩地培育水生高等植物(深水莲藕、蒲)及适量放养草鱼、螺蛳等自然生态修复模式,来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自然生态修复后的河道可以完全保留原形态,最大限度保护河道的生态性。

(4)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水生态文明的行为

灌南县多部门联合,对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屠宰场污染进行集中整治;督促2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污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并运行;对乡(镇)污染重的“五小”企业进行专项治理,做到“一经发现、即刻查处取缔”;对9家塑料颗粒加工厂实施停电停产整顿处理;全年共打击电、毒、炸违法捕鱼72起,保护了渔业生态资源的平衡。

4.健全制度,对水生态环境进行长效管理

为使全县农村公共维护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灌南县在公共维护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维护服务制度,采取了制度化的服务模式,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项工作,让公共服务最大化地改善农村的水生态环境。

(1)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为实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灌南县成立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制定印发了2个试行考核办法、5个工作试行标准、7个试行管理办法等。各乡镇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并组建了乡镇农护办,基本达到了机构、人员、装备、制度“四到位”。

(2)加大农村公共设施财政投入力度

在全县238个行政村全面启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项目,利用省级奖补资金1 476万元,整合省级扶贫开发公益性岗位资金,一事一议省级奖补资金,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资金,村庄环境整治奖补资金及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涉农资金,招聘管护人员1 395名,购置垃圾清运车240辆,购置脚踩三轮车1 155辆,通过管护主体市场化、管护人员职业化、管护内容标准化、管护考评规范化、管护资金多元化,实现了农村公共服务长效化管理。完善了“县处理、乡运转、村收集、组保洁”的垃圾收运体系,达到了“沟河有人清、村庄有人扫、垃圾有人运、绿化有人护、路桥有人管”的要求。

(3)创新河道维护筹资渠道

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并制定了《灌南县河道管护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河道管护经费奖补标准:省级骨干河道、县级骨干河道0.2万元~0.5万元/km,乡级河道0.15万元/km,开办费(仅补始管年)按直接费用的30%补助,奖补经费中70%为补助、30%为奖励。2015年灌南县推进12条共计201 km省级骨干河道、6条共计112.6 km县级河道、117条共计443 km乡级河道的管护工作,县财政每年拨付22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河道管护工作考核。

(4)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强化河道管护

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调节等综合功能,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县、乡两级政府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每条河道都明确“河长”,并将河道管理、保洁要求和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统一向社会公布。有序开展17条省级骨干河道及6条县级河道的管理,使全县河道管护全覆盖,大沟以下级河道纳入乡(镇)公共服务范围。

(5)积极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灌南县积极开展河湖水环境整治工程和水污染防治工程,改善城区和农村水环境。目前灌南县11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主管网,总投资1.1亿元,其中汤沟镇、堆沟港镇、三口镇、田楼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总投资251万元的田楼镇三兴社区全覆盖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已全面竣工,建设污水排放管网6 740 m;项目运行后,三兴新村的近千户居民生活污水将直接送往位于耿冯村境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集中收集、集中净化处理,原有的黑臭水沟现在已变为小桥流水。

(6)创新管护模式

灌南县目前采取两种类型管护模式,一种是“河(塘)道发包,水面养鱼”,一种是“水面发包,养鱼护河(塘)”。前一种是以赢利为目的,经济为重,双方受益;后一种不但使承包人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使承包人和村(社区)均取得管护上的社会效益。

5.增强农民保护水生态意识

(1)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灌南县2015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组织344人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完成涉农专业招生94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26.67%,被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

(2)加大农村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

灌南县2015年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水资源保护意识。开展“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生态环保亲身体验活动,让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先后组织“青春促发展献礼硕项湖”“踏浪追寻保护水源”“文明劝导”“环保骑行”“广场宣传”等保护母亲河活动。组织“保护北六塘河水源共建生态和谐家园”征文比赛和“保护饮用水源珍爱母亲河”演讲比赛活动,参加人数近4 000人。

(3)培养生态意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灌南县大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镇、村两级干部带头宣传,引导农民增强水生态意识,并付诸行动。通过宣传,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并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三、对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①加大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农民是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要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必须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②实施新一轮农村河道河塘疏浚整治及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推进农村沟塘综合整治,坚持以乡村为单元,结合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创新水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模式,打造安全型、生态型乡村。进一步沟通水系,改善水质,恢复和提高农村河网水系引排调蓄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开展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使沟塘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

③通过闸站引排调水,提高农村水体的循环流动能力,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调度,实施生态调水工程,缓解农村生态用水压力。沟塘区域内进行适量水产养殖,禁止投放配方饵料,进行绿色生态养殖,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④发展循环、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家庭农场发展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发展高效、安全农业,并向特色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副产品基地、无公害水产基地,逐步实现由无公害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过度,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强农产品安全、农机安全体系建设,严格控制和有效解决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生产和水生态安全。

⑤乡村水文化建设。坚持修复与建设齐抓,围绕特色自然资源,营造村落特色空间,全面打造水美乡村生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引导、有序建设”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布局,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水利、绿化、产业、人口等“多规合一”。注重乡音乡俗、乡村古迹的传承保留,保护性整治一批原生态村庄。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完善设施配套,适度配套旅游服务功能,让新农村建设“留得住乡愁”。

⑥加快完善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和建管新机制。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公益性强、投资需求大,农村骨干河道管理一般以政府投入为主,而小型的塘、沟等水域则可以使用“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的方式,带动民众自发地投入,真正提高受益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中,要深入改革健全相关的产权制度,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投资方的收益权,真正使受益主体把农村的水利工程(堤、沟、塘)视为自家的“责任田”,实现良性的周转与运行,提高管护积极性。■

[1]徐华平.农村河道污水投放修复技术及防污对策[J].中国水利,2016(3).

[2]姜翠玲,王俊.我国生态水利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5).

[3]袁海江,陈炜,缪李盛.建设芙蓉湖水利风景区的探索[J].江苏水利,2015(11).

责任编辑安天杭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rural areas——case study of Guannan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Lyu Yangcheng,Li Nan,Zhou Mingqiu,Yang Yunfeng

With introduction on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s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Guannan County in Lianyung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key measures including building model counties for recycled agriculture,optimizing layout of townships and villag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rivers and ponds,perfect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 and raising awareness of farmers for treasuring water are raised for construc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given recommendations are valuable for water governance in rural areas.

rural area;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Guannan County

TV+X171.4

B

1000-1123(2016)11-0049-03

2016-04-22

吕洋成,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灌南县管护河道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灌南县依托“智慧平台”做好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灌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