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2016-02-04顾艳蕾
顾艳蕾
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系,辽宁 丹东 118003
浅析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顾艳蕾
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系,辽宁 丹东 118003
模因论就是创新与模仿的统一,而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也是创新与模仿的结合。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充分运用模因论的特征并与英语口语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并将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模因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影响
语言和模因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实语言究其根本就是模因,模因存在与语言中,模因论在语言规律中的体现主要是句型、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复制以及传播。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促进大学口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的增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需求不断提高,特别是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达已经成为当前衡量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我国高等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基础课程中,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的用英语口语交流,甚至传递更深的文化交流信息。可以这么说,对大学生专业英语口语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求。但是我国当前的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路还比较陈旧,过于的片面追求对英语笔试以及听力的培养,对口语的训练几乎忽视了。从专业英语精读课和听说课的课堂教学上来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较大,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过度要求,却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训练需求未予足够重视。同时,过于重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及知识点的讲解,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练习口语,从而也导致口语交流能力成为一个短板,一定程度限制了整体英语专业素质的发挥。从教材编写上来看,其构成不仅不利于口语的教学还是一种束缚。尽管有些教材也有所涉及,但是从总体上来,大学英语的口语教材还是不足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
模因论源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认为模因即是类似于基因的文化单位,如信念、价值观、语言等,通过非基因的方式在人类间进行传播,依靠人类的模仿得以复制和生存。模因通过模仿进行传播,复制及传播的形式就是语言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形式,这样的模因论给英语的发展给予了新的思路,语言学者们转变观念从新的视觉来对语言的发展进行思索。并将模因论引入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根据模因论的复制规律将背诵更加的重视。模因论中的复制以及传播的特性在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大学英语口语究其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存在于语言中,不管是字、词、句、小节、整篇、利用模仿读能够复制并传播,最终成为模因。而模因复制的基本就是模仿,通过模仿进行不断的复制及传播。模仿就是模因得以广为传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模因的基础就是模仿,就是模仿的产物,大学英语口语中的模因就是隐藏在其中的思想、信念、知识等。可以这样说,大学英语口语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语言模因复制并传播的过程。大学英语口语的模因复制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简化、保留、表达及传播,并不断重复循环。在大学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中,这四个阶段都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三、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大学英语口语的学习要经历很多的过程。第一是一个模仿的过程,第二就是一个从自然过渡到创新的过程。模因论是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用于阐述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特征。和基因相雷同,模因就是通过模仿而复制并传播的。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就是以模仿作为基础并不断进行创新,从这个方面来看,大学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和模因的生命周期是基本吻合的。所以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第一任务来看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同化。从模因的首要阶段来看只要是可以感染新的个体并进入其记忆的就可以视作成功的模因。但是从其选择来看模因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环节将影响到其同化的素质。语言自身就是一种模因,大学生在对语言材料的模仿过程就是模因对其的同化过程。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对大学生学习资料的选择时,一定要注重选择与大学生专业知识联系密切、紧随社会发展需求并容易复制及传播的资料。除此以外,在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使用高效率的同化方法,用以确保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首要阶段的知识导入的高质量,另外在顺利完成语言模因的复制以后,记忆的作用就更重要了。模因从自身来看,被记忆的时间更长,那么它的传播范围就更为广阔。对其语言学习过程也有所影响,记忆时间的长短将影响掌握知识的基础。在此阶段,加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记忆的加深,如诵读、背诵。在经历了同化、记忆以后就需要进入表达阶段,正面引导学生在学习及使用英语口语的过程中要注重表达的灵活性。以基因型模因为依托,将基础知识中的固定搭配、句型、习语让学生多读多记多背,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对语言语调等方面进行模仿,同时还要兼顾表现型模因,多指引学生增强对语言运用中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灵活使用能力,为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最终的交流目的打好基础。最后利用模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传输。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重视模因的传输性,及时赋予模因稳定的载体媒介。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利用专业的不同来确立具体的语言模因,让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传输过程变得更加的有针对性。
总而言之,模因论促进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丰富了这个语言的宝库,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发展的规律有所总结,因为模因论的特点,其复制性和传播性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指明了新的思路。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究其根本就是模仿与创新的统一,模因论究其根本就是模仿与创新的结合。利用模因论的特点并结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特征,将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
[1]葛树慧.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徐欢欢.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科教导刊》,2013.
[3]杨立工.从模因论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校园英语》,2012.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