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绘画中的造境之美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造境塞尚境界

赵 璐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现当代绘画中的造境之美

赵 璐*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现当代绘画有表现,写实,但不管是依照自然摹写,还是直抒胸臆,好的绘画都少不了艺术家与自然中成就的造境之美。即是艺术家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下产生的不同美术追求与美学感受。因此我们生活的美术世界才丰富多彩。

造境;理想派;写实派;客观;主观

在毕加索论艺术的谈话中有这样一句话,谎言对我们精神上的自我非常必要,因为借助它们我们才能形成我们生命力的美学观。而他所谓谎言,即是艺术家对自然的主观改造,即是造境之美成全了我们生命力的美学观。

一、造景的定义与前提

综合现代古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造:创造,营造,虚构。造物:古人认为创造万物的神力。境:境地,境界。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所表现的状况。综合即得出造境为人为地犹如造物主一样,创造出一种异于自然本身的境界。

我所说的“造境”出自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讲“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1]

“造境”的艺术家是“理想派”,“写境”的艺术家是“写实派”,但写实不可能完全脱离理想,理想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实际。我们的想像力不可能达到我们的经验以外。正如我们没见过六翼天使,那么六翼天使的形像是怎么来的呢,是用人的身体嫁接上鸟的翅膀组成的;我们没见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但是我们体验过它的壮阔。我们所见所写之景必有创造万物之“神力”的提升才邻于理想自成高格,谓之有境界。浪漫主义色彩的绘画基于现实基础上,同样地,现实主义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理想而作到所谓的纯粹的“客观再现”,因为再客观的观察和描写也是人为的,只要是人为的,就脱离不了主观性中的意识或潜意识。

二、现代绘画中不同艺术追求的艺术家如何完成造境之美

面对自然艺术家因自身愿望有不同的态度,根据艺术家对自然表象的态度可分为:写实派和理想派两类,即遵照自然样式和创造新面貌。并讨论艺术家在写实里如何以自然为载体“造境”进而邻于理想。理想派绘画又根据自然在艺术家心中位置分为创造性的客观绘画和主观绘画。即追求自然本质的绘画,和把自然作为工具以表现自我为目的的绘画。

(一)写实派绘画

有人视自然为真理,并依照自然本身样貌寻求真理时寻找景物背后的境界,即,在近似写实里造境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列维坦一定是这类中风景画家的典型代表。常在河岸作画必是体验了自然最直接的赠与。画中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嗅到雨后泥土与绿草的清香,或乌云密布的天穹与荒芜苍凉的田野间的阵阵冷风吹扑面。水面澄清是自然也是心境;空中云朵系数散落,对岸凝重的森林在暮色中生长,是景致也是情思。

与世外桃源里的列维坦相反,库尔贝是以描绘悲苦劳动人民而闻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反对浪漫主义的虚构,坚信绘画就是具体的艺术,是对现实和既存事物的描绘。扎根于贫苦劳动给人民的创作中,绝不画人们想象中的天使。但他从不如实描摹自然,他把人物风景处理的结实,具体,真实,悲壮,对中国近代现实主义影响深远,如《奥尔南的葬礼》。

(二)理想派绘画

1.创造性的客观绘画

有的艺术家同写实画家一样视自然为比最强者还强的不可违反的力量,但不同的是用自己的韧性牺牲千万个表象,寻求真实的关系。可以称为创造性的客观自然的再现。

塞尚勇敢地把自然拆解,用极富空间冷暖节奏的色彩重构自然,真实又充满永恒的魅力,建立了画面的新秩序,成为立体主义先驱。塞尚之美,美在遗其关系限制之处,重新解构的新秩序后的绝妙均衡和完美。其实就像塞尚所说的那样,我们和大自然平行工作,不是形象,不是轮廓,不是线条,不是我们口中常说的造型,而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知的美。不满足因袭杰出先辈们的美妙公式,脱离传统,探索美丽大自然,并依照自己特有的气质表现持之以恒,勤于思索后自己的看法,以改变我们的视觉,最后便能融会贯通。[2]

深受塞上影响的毕加索一生坚持信奉着自然为不可违反的力量,去寻找到多种绘画表现形式。他主张和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对我们相当有利。我们可以给自己某些自由,但只能在细节上。[3]印象最深的是他画的一只公鸡,粗放劲力的笔触把雄性动物的力量,随时准备战斗的精力表现地畅快淋漓。与任伯年画里的公鸡比,他突破表象,直逼自然本质。正如马蒂斯所说,我宁愿过分坚持用表现本质的方式,去达到更大的永恒,哪怕牺牲掉了某些迷人的东西,也在所不惜。[4]

现代艺术引进哲学思想使现代艺术面貌更加丰富。形而上的契里柯似乎在自然中找到更迷人的美学。形而上画派主张激发能引起自己对漠然客观的经验世界质疑的不安心态,注重“古典的”构图,避免产生自我表现。它们的兴趣不在于个人潜意识的梦境,而来源于生活观察中产生的更令人不解的现象。怀着对世界的鬼魅,威胁的好奇,契里柯独自寻找新的画面,一种更深刻更复杂的艺术最初的神秘。[5]

2.创造性的主观绘画

当然有一部分艺术家通过自然深入挖掘自己,呈现自己的精神样貌,不依据任何科学理论,或临驾于自然之上,或把自然当做主观自我的载体,抒发人性,境界的工具。这也是当代绘画的中的主题。天才梵高用永不停止扭动的线条展现巨大散发光与热的能量源,他也正是对生活充满冲动热情的能量源。常玉的遒劲干练,自由活泼,单纯优雅的绘画面貌正是他曲高和寡,不媚世俗的个性写照。弗里达深沉具有一种魅人心惑的艺术,是她宣泄痛苦和绝望的方法,画面里的感悟、痛苦、回忆、性和死亡正是艺术家本身。如此的画家不计其数。

无论艺术家面对自然,呈现出如何态度,或试图怎样呈现,造境之美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潜移默化存在于本性要求,并于静中得已登峰造极。

[1]王国维.《人间词话》[M].黄山书社,2003.

[2]杨晓斌.《塞尚艺术大师之旅丛书》[M].大连理工出版社,2014.

[3]毕加索等.《现代大师论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马蒂斯.《马蒂斯论艺术》[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帕特里克·弗兰克.《视觉艺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赵璐(1989-),女,河南商丘人,汉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油画创作;导师:赵永康。

G

A

猜你喜欢

造境塞尚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品“境界”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慎独的境界
左拉“贬低”塞尚
左拉“贬低”塞尚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