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与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2016-02-04邱泠坪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发展教师

邱泠坪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66



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与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邱泠坪*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66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办学资源、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分析研究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提出改进意见,希望能够充分发挥科研和教学的协同作用,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教学

一、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辩证关系

(一)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高等农业院校是把人才和科学结合为一体的有机体。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是共同实现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教学与科研在培养人才的工程中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他们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体,共同铸成了高等农业院校的整体环境。

(二)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关系

科研不仅促成了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拓宽视野,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共同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科技人才,而且还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同时,教学也使科研理念得到更好理解,促进科研成果的顺利完成,为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人力支持。

二、科研与教学的矛盾

(一)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足

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任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肩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老师常常在各种考核的压力下忙的焦头烂额,常常往返于教室、实验室、会议室,教师在面对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显得力不从心,投入的精力不足。由于科研在考核时比较容易量化,获得的成果短时间能够显现出来,功利社会诱惑太大。

(二)学生缺乏科研意识

从纵向维度来比较我国的大学课堂与中学课堂的区别不大,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很多人认为中学学习太苦,但是大学并不是天堂,和中学相比自主性多了一些,但是差别不大,还是应试教育;从自我维度来比较我国的大学间教学模式区别不大,没有体现出各院校的特色,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不注重科研兴趣的培养,唯分数是从、唯积点是从。

(三)教育部引导不够

经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改善。对教师的评价,由于教学长期、隐形、无明确指向难以衡量,而科研能够获得直接的名利如滚下山的石头易于衡量,高校一般以教师的科研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采用过分关注科研而轻视教学的打分方式,导致教师不得不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科研上。

三、实现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

(一)准确定位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的定位受经费的影响,因为农业的特殊性,地方的拨款是农业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因此农业院校应该把本地的经济发展作为高校自身的主要任务,而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校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教学研究型大学是高等农业院校适应本地经济的必然选择。其次,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职责也决定着高校的定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是当前迫切的使命。

(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首先,根据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定位中,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为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作为指引,转变高校的教育观念,树立教学与科研整合的管理思想,从高校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出发对教学和科研进行精准的定位。两者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个体,而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其次,对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应该进行改革。为了改变两者对立的局面,我们应该改革这种分离的管理体制,将两者统一管理、相互联系,整合成一条管理线,从根源上冲破两者相互分立的局面。

(三)改变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机制

大学教育和中学的教育不同,注重的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生感兴趣、功利性低,学习效果自然比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校改革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改革发展路径。

对教师的考核机制迫切需要改进,要平衡好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需求,打破两者彼此对立的局面。我们应该进一步的改变教师评价机制,减弱科研在评价机制中的比重,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设置更多的教学成果奖,引导教师从唯科研论向科研与教学并重的道路上来。

四、结语

农业院校要以自身的特色为立校的根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师资条件、资金来源、科研条件、社会职责和与当地的经济的关系综合考虑,体现优势、准确定位,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能一味只注重教学,而轻视科研,也不能唯科研是从,要把教学作为基础,把科研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共同发展,把握好评价体制,认清发展的重点和目标。总而言之,高等农业院校应该以自身条件出发,搞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我们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1]郭明顺,王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博弈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05):5.

[2]付燕燕,宋远见,吴键,陈彦.浅谈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新模式——研究性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0):170.

邱泠坪(1990-),女,沈阳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642;G

A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发展教师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最美教师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