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2016-02-04刘文英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文英

冀州市周村镇第四小学,河北 冀州 053200

新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刘文英

冀州市周村镇第四小学,河北冀州0532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学生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发展都有着关键的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提高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

一、新时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新课标阅读教学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作品,还要在对文章的表现形式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进行强化,就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作品剖析、作品解读等,使学生懂得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写作方法、情感的传达,对作品进行体会和评价。由此可以确定,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确能够满足新课标基本要求。

(二)增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为将来的文学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强化阅读教学活动,会在课堂中进行教材文学作品欣赏的同时,适当穿插课外文学,使学生可以对多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欣赏,了解作品人物描写、情感的表达、写作风格的体现等,长期下来可以逐步增长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由此可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从中锻炼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促使学生文学鉴赏水平不断提高。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也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因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会学习文学作品的写作方式、词语运用方式、人物描写等,促使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都有所提高,再加之学生日常学习中,写作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将会逐渐提高。所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新时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重视对阅读教学的精讲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的讲授占有非常多的成分,从字词、段落、小节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步一步地加以讲解,这种讲解的缺点是过于看重文章当中每段、每节的讲述,将文章分解为几个小块,没有注意到文章的整体性,但这种讲解同样存在很多优点,如文章当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利用老师的讲解,学生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关注故事背景,感知作者心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常常有种浮于表面的感觉,比如学生想知道某些成语的意思可以查字典,但很多学生却往往不查出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挖掘课文和故事的背景,让孩子们可以在对应的视角和故事背景中去感知作者的心理,也可以把查找课文背景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在查找课文背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心理,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检索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难度适中,循序渐进。阅读需要学生有毅力地坚持。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都不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会相应延长,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订针对性的阅读培养计划,提出合理的阅读要求,在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逐步进行阅读。如在一年级时,只要求学生通过拼音的辅助读懂一句话并且能够大体复述便可;二年级,要求学生在读懂一句话的基础上能够准确理解句意,能够阅读一些小短文三年级则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可以要求学生概括大意或者略读短文。如此循序渐进,让学生树立信心,步步引导,逐渐其提高阅读能力。

3.角色扮演,理解文章。朗读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阅读,不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多大影响。小学阅读课本以故事为主,其角色众多、有趣,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想象力。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通过不断阅读,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教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随手记下一些优美的词句,标注生字词,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不偏信作者,有批判思维等。

(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伙伴,而学习能力和专注力又相对较差,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应用科学有效、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发动班级读书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读书活动。阅读之后的讨论分享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说和想的能力,也是对阅读能力的考验:只有认真读过、思考过才有可能说出来;讨论分享还可以带动学生提高逻辑分析能力,激发想象力,头脑风暴不仅带来好点子,更会带来创造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并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小学生在阅读中提高,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凤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6(46).

[2]刘云芡.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J].中华少年,2016(13).

[3]白冬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213-01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