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多样性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浪漫主义英国文学

孙 欣

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浅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多样性

孙欣

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的丰富多样性和文学创作特点的多样性,以期抛砖引玉,以供交流。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多样性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并对欧洲世界的文学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一、关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发韧于十八世纪的中后期,其发展反映了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政治社会状况。与此同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还借鉴融入了十八世纪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狂飙突进文学的多种元素,这些文学元素都注重情感的主观表现和个性张扬解放。从当时其发展所处的具体的历史坐标来看,英国作为当时作为首先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度,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日不落殖民国家,对外侵略扩张转移国内矛盾,对内残酷打压群众运动,用暴政严法桎梏群众,极力维护贵族腐朽统治,先后爆发了英国宪章运动及议会改革。

同时,其多样性还表现于借鉴了有关哲学思考和基础。康德、费希德的哲学则宣扬了人的自我反思和个人主观能动作用,这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宣扬主观感情和个人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哲学依据。以布莱克为始,后来的济慈等著名作家生活于这种巨变的历史环境都感同身受,并将自我情感以诗歌小说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对社会的撕裂尖锐性有深刻的洞察。仅从他们创作表现来看,此时产生了文学数量众多,影响深远的作品,并且在诗歌艺术和题材创作上都远超前人,跨越国界,以璀璨光芒始终闪耀在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的文学历史长河中。

二、关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历程的丰富多样性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两次发展高峰阶段。第一段在1805年前后,华兹华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是湖畔派诗人高峰创作期。华兹华斯作为十九世纪英国出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中流露出强烈的自我感情和哲理性觉思,其取得的文学地位也是显著的,可与莎士比亚、弥尔顿媲美。第二高峰期则诞生了多位著名的诗人,他们是拜伦、雪莱、济慈。拜伦的诗歌作品横空出世,令欧洲风靡,而雪莱、济慈紧跟在后。作为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作品更加积极,更加富有革命激情和对抗暴政的勇气,对消糜颓丧之气一扫而归,其理想主张与“湖畔派”的思想主张明显不同,虽同有理想倾向和抒情主义,但他们更要创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没有暴力的理由社会,坚决抛弃中世纪的暴政神权统治。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于1848年左右走向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如流水不断,一直发展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达150年多年。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作家,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作出了卓越奉献,其文学思想和理念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贴上时代标签的话,可以划分为消极与积极浪漫主义。这是给他们理想倾向和取向而产生的分歧和多样性。消极浪漫主义对现实社会改造和革命意识不强,企图逃离现实,远离战争,对坚忍和谦顺点赞,没有跟上时代潮流脚步,试图回到中世纪宗法社会。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则根植于兴起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发展,代表他们的利益和诉求,表达他们改造社会、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要求。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对罪恶社会和中世纪黑暗给予鞭挞,表达了追求自由、直面现实、勇于斗争的倾向和精神追求。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特点的多样性

(一)表达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意志,展示个人理想。浪漫主义作家在复杂激烈的社会动荡中,始终保持了一颗敏感的心灵,他们以有力的笔触,展示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会,强调精神感受,反映内心独特的精神状态,以独特的主观感受反映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以文学形式传递出深刻的社会心理和人性精神。他们突出自由创作,反映各种心理冲突,抒发强列感情体验,抛弃了古典主义冰冷思想,突出了情感与想象的核心作用。这些自由奔放、热烈坦荡、无拘无束的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表达了对自然的回归和热爱。通过大力描写和颂扬美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寄情思于山水之间,在闲云野鹤、山川湖泊中寄托情感的倾向,看似追求闲散人生,实则在宣扬内心不可抑止的爱恨情感。静和美的自然与现实的丑恶是格格不入的。比如,拜伦诗作中的河流山川、闪电惊雷,均以强列炫目的视觉美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的丑恶;雪莱诗作中描写的云雀冲破乌云笼罩,则向往着理想自由寄托,西风则代表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华兹华斯则以其自然清晰的笔触而获得了“自然诗人”的美誉。

(三)更加重视民间多样怀文学元素的吸收借鉴。浪漫主义作家注重采风,深入基层,深入大众,不再重复只求高雅的古典主义传统做法,而是对多姿多彩的民间的民大都十分重视风俗文学,他们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民谣风俗、民间传说给予积极挖掘整理,进行加工吸收创作,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创作素材,也拓宽了想象的空间和社会理想的表现力和表达力。英国司各特所著历史小说等对此有深刻体现。这种重视民间文学素养,继承民间文学传统,对于民族意识的唤醒和重聚具有重要意义,也突出展现了英国浪漫主义的一种民主取向。

(四)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和具有多样性。《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代表,《感伤的旅行》的作者斯泰恩、《墓园诗歌》的作者格雷作为感伤主义的文学代表,他们的作品表现手法日益丰富,富有心灵启迪和现实针对性。而作为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戏剧家的亨利·菲尔丁,则与理查生和笛福一并作为英国近代小说的开创者,尤其是赞为“散文滑稽史诗”而奠定了他们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历史地位,其中的精典之作就是小说《汤姆·琼斯》。在这本书中,融入了作者改造社会追求进步的渴求和对新道德品质和及对新秩序新规则的要求,特别对贵族虚伪道德予以批评,对自然道德和人类规范予有颂扬,它既融现实针对性、讽刺性元素,又集历史性与滑稽性于一体,可谓大成著作,并对推进今后英国长篇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发生了积极影响。

四、结语

Romance文学思潮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兴起,末欧美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正处于整个欧洲社会精神大解放和个性大张扬阶段。Romance文学反映了这段自我解放自我表现的辉煌时期。

[参考文献]

[1]李阳.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研究.科学导报,2014.

[2]闫婷.从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视角浅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青春岁月,2014.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81-01

猜你喜欢

浪漫主义英国文学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我们需要文学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英国圣诞节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