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理论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巴特罗兰反思

王 宁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浅析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理论

王宁* 1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作者之死”是罗兰·巴特1986在他的著作《作者之死》中提出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作者之死给写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体现出文本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人们回归到一个真正的写作时代。但一味强调作者的“死亡”,忽略作者在文本中的作用,则容易导致研究问题的片面性。本文通过客观的分析“作者之死”这一理论,既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也要反思其中的不足,从而对“作者之死”这一观点有更加深刻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罗兰·巴特;作者之死;意义;反思

一、正确理解:“作者之死”内涵剖析

“作者之死”是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悖论,这也增加了我们对“作者之死”内涵理解的难度。巴特摧毁了传统的“作者—作品—读者”的理论结构,建立起“读者—文本—作者”的新的理论体系,他在《S/Z》中表明:“我恢复的不是某个读者(你或我),而是阅读。我的意思是说,一切阅读都出自超越个体的形式:由文本的字面意义造成的联合,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决不会杂乱无章的,它们总是由某些符码、语言、某些定型的清单标好价(预先取用和写入)。能够想象的最为主观的阅读仅仅是照某些规则来玩的游戏而已。”

二、新的时代:“作者之死”提出的意义

罗兰·巴特“作者之死”颠覆了传统的以作者为中心的观念,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作者死后使人们迎来了真正的自由阅读时代,这其中包括文本的自由和读者的自由。

一方面,作者之死使文本获得了空前的开放性,正是这种文本的开放性体现出意义的多元性。特别是在网络文学发达的今天,有的网络文学作品作者只给出一个开头或者几段内容让广大读者续写,打破了传统的作者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写作的自由交给读者,其实早年的一些杂志征文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亦是作者,作者亦是读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创作之中,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充分的尊重,文本不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跨时空的“超文本”。作者统治地位的颠覆使读者在再创作过程中获得充分尊重,也使文本本身获得充分的自由。

另一方面,作者之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被作者束缚,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享受阅读,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对作者权威的消解使读者充分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从多角度理解文本。显示文本的意义已经不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读者通过解构文本,寻找其中体现的多元意义。

巴特在《S/Z》中充分显示了作者死亡后的阅读活动。在他的阅读活动中,将人物形象解构的支离破碎,打破了文本的逻辑顺序,按照自己的意念随意拼接,极力证明自由阅读时代读者的自由。在这种理论下,同一个文本可以被多重解构,组成读者想要的任何一个故事。罗兰·巴特主张的这种读者的自由阅读虽然给读者以充分的自由,但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过分的自由会使文本意义消解,会使文本自身失去意义。

三、正确定位:对“作者之死”的反思

“作者之死”使作者的中心地位受到颠覆和动摇,读者的自由和文本的意义得到体现,作者死后使读者阅读获得了了一种更大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也给文本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对文本的自由解构与任意组合往往会使文本的存在失去意义。巴特“作者之死”存在着很大的极端性,作者走向死亡之后,以作者为中心构建起来的文本中体现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也会随之消亡,阅读变成人们对文本的随意组合、命名、重命名,也就逐渐变成一种意识的虚无。在巴特看来,为了享受阅读的愉悦,不必以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带给他的思维方式解读作品,但这必然会导致个人主义甚至是享乐主义的泛滥。总之,“作者之死”并没有带来文本和读者的真正解放,作者死后,文本也失去了统一的中心,在读者的自由解构下变得遍体鳞伤。因此,即使作者在文学阅读中不再处于统治地位,作者也必须是始终存在的。

从古至今,作者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由作者中心论,研究作品要先研究作者(在中国体现的尤为明显)到逐渐消解作者的作用,认识到读者及作品本身的重要性再到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总体来看作者的地位在一步步地降低,但是作者的作用始终是不可忽视的。

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宣判是他在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时期自身的思考,他敏锐的把握了创作实践的脉搏,作者死亡后读者与文本本身的自由在当今社会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他的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而究竟作者有没有死,或许是很多批评家一直争论的问题。我认为无论对待作者、读者还是作品本身,都应该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被作者束缚住,也不能完全抛开作者,抛开社会背景,对文本进行任意的解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准确的解读文学作品,找到它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刁克利.“作者之死”与作家重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4):135-139.

[2]张伟.罗兰·巴特“开放文本”的现代印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4(4):95-97.

[3]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4]钟晓文.“作者之死”之后——论自由的读者[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罗建忠,屈妮妮.“作者之死”的反思[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1):71-72.

[6]罗兰·巴特.罗兰·巴特自述[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罗兰·巴特.S/Z(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宁(1996-),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2013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565.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56-01

猜你喜欢

巴特罗兰反思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致罗曼·罗兰
还有一只鸡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我的警犬巴特
罗兰·希尔与邮票
晨练的男人
巴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