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革命中自由平等的实践

2016-02-04黄雨薇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启示

黄雨薇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大革命中自由平等的实践

黄雨薇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文人政治是18世纪法国的一个重要特点,启蒙思想对于法国大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启蒙思想家们未担任国家官职,但他们的理论却指导着法国人民进行大革命的实践,自由和平等在这场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法国大革命最后追求自由,却抛弃了自由,追求平等,却以拿破仑的专制告终。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同时也在告诉我们,自由平等的种子是绝不可能在专制社会的土壤中中生根发芽的,那么什么才是自由平等最合适的生存地,如何在自由与平等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这是当时和现代社会中人们始终追求的答案。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启示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震撼了法国,也震撼了世界,“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①法国大革命如暴风骤雨,最终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并且给欧洲的封建制度以沉重的打击。

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构想

18世纪,启蒙思想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文人成为法国国家论坛中的中流砥柱,在当时他们仍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宣扬民主、平等、权利、权力,深刻批判着腐朽的的旧社会制度,大肆宣扬自己构建的“理想王国”,在他们眼中,旧制度宛如一棵朽木,摇摇欲坠,空荡荡的外壳里早已满目疮痍,急需一场革命来彻底摧毁它,启蒙思想家们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将斗争矛头指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和它互相勾搭的天主教神学教义。他们终日谈论社会问题,公民政府权力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并且不断探索更好的社会形式,但是他们并未担任一官半职,因此很难将理念引入实践。

二、法国人民在大革命中对于启蒙思想的实践以及激情的消散

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构想的社会图景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没有剥削压迫,没有阶级斗争。这深刻的体现了人们当时最在意的自由与权利,因而这种抽象的文人政治也深深地吸引了当时受到残酷压迫的农民阶级,渐渐地,人们的想象力脱离了社会现实,沉溺于虚拟的社会中,他们不仅要追求自由还要追求民主。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将封建制度推翻,将君主送上断头台,确立新的制度,就可以获得自由与平等。但是后来人们越来越发现,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就拿雅各宾派来说,他们极力推行集体自由,而这却形成情绪淹没理智、自我迷醉的“广场政治”。最终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司法程序的保护而被随便送上了断头台,平等也由受保护的权利衰变成侵占和掠夺的借口,在实践中不是保护人的权利和利益,而是反其道而行之。②

三、对于自由平等在法国大革命中流产的反思

法国大革命实践的失败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的乐观主义。原因在于尽管当时启蒙思想的发展,但主流学派重农学派仍然支持君主专制,并且这种思想主张已深入人心,因此人们既要自由,又要一个拥有权力的无限政府,于是,革命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政治怪胎,人们“着手将无限制的中央政府集权好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混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民选政府”。③当自由遭遇平等,往往后者得势。当自由受到遏制,人们往往只会感到遗憾,而当不平等时,问题就严重多了,不平等往往会引爆人们的妒忌,扩大阶级矛盾。平等通常是绝对的,可以通过社会地位、权利义务、财产等方面表现出来,并且平等所带来的物质后果通常是明显和立竿见影的④,但自由却未必,自由具有相对性,每个人对于自由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于自由的衡量往往比较困难。因此,人们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逐渐将自由抛弃,而对于平等的愿望被激荡地更为强烈与持久,法国大革命中自由思想既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也是最早消失的,大革命发展到后来的时候,革命者“终于抛弃了最终目的,忘却了自由,只想成为世界霸主的平等奴役”。这种忘却自由的追求,最终使得自由思想昙花一现,同时也导致了多数人的暴政,《乌合之众》也一针见血的指出法国人民追求自由的实质,即人们所热爱的追求,其实只是出于对主子的妒恨。

四、现代社会对于自由与平等在法国大革命失败的启迪

自由与平等不仅仅是当时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实际上,自由与平等两者延伸的最终结果却大相径庭:自由必定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而平等也必定会剥夺人们的一些自由权。法国大革命的初衷是好的,而在当时法国矛盾的社会体系中,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互相龃龉,在专制社会中追求自由平等的结果就是政治怪胎以及政权的极不稳定,从而背离了最初的目标。但我们决不能因为两者完全统一的难以实现而放弃对于两者的追求,法国大革命警示我们在专制社会中,自由与平等难以实现,但美国革命却告诉我们,要实现自由、平等,需要一个民主社会。但无论如何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给当时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为各国效仿,这也是法国大革命之“大”精神所在。

[注释]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5.

②林奇富.社会契约论与近代自由主义转型[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73.

③董晓燕.自由与平等两种激情的遭遇——读《旧制度与大革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9).

④卢金.罗伯斯庇尔[M].商务印书馆,1963:123.

中图分类号:D4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41-01

猜你喜欢

启示
浅析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差异与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