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高校

汤 颖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

新形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汤颖* 1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等特征。抓住其特征和需求是做好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现实基础。本文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当代大学生;党建思考

一、背景与要求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掀起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高校党建工作打开了新局面。虽然不同时期,党建工作任务中心发生了改变,但党的宗旨没有变,高校党建工作目标没有改变,即为党和革命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基层党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就独立院校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而言,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党员发展、党员管理与再教育、作用发挥的内涵上”[2]。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结构以90后、甚至95后居多。在这个“杀马特遇见洗剪吹”的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等特征。抓住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是做好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现实基础。把握他们对自身、对发展的期待,掌握他们的所思、所需才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做到真正的“接地气”。

二、问题与对策

(一)以谈话考察端口前移为抓手,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

在发展对象的考察中,我们容易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轻思想政治建设,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发展对象的谈话考察端口前移,即采取入党前谈话的方式,对拟发展对象采用谈话差额推荐制,按发展党员名额2倍人数推荐,以2:1的比例发展,考察被谈话者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对时政的了解、学习成绩、实践经历等各个方面,从而挑选出思想素质过硬、品学兼优的发展对象,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把“质量关”。只有对发展对象的“质量关”把得好,才能使支部成员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班风建设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党员导师制为载体,引领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

在支部工作实践中,部分学生党员存在着“入党前积极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同时,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不够,支部活动的参与性不高。在借鉴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导师制工作模式之后,学生党支部可探索以党员导师制为载体,与教工支部的共建模式。党员导师制,即由学院总支委员、支部书记与学生党支部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若干组成党建小组,每名导师指导一定数量的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每名正式党员再指导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通过这一方式,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引领教工党员与学生党员共同进步。在导师制的“配对”过程中,学生党员可先后与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总支委员、支部书记“结对子”,组成党建指导小组。针对学生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有评比、有表彰地定期开展党内小组学习活动,通过教师党员“管、传、带”,从而在对提升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政治理论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起到作用。

(三)以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为平台,拓宽组织生活外延

针对党建活动形式单一、手段乏力、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支部应以党员导师制为平台,倡导教师党员深入学生活动,以“大手牵小手”的方式,带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同时,尊重党员的自身利益诉求,在组织生活中加入了高年级学生党员与低年级学生党员之间围绕考研、就业、创业、学业等方面的交流。此外,从提高成员的参与性出发,丰富活动形式,以党建带团建,开展党建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岗评比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使支部活动不再流于形式,一方面不仅能吸引90后学生党员的眼球,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作用。

(四)以网上党支部带网络阵地,延伸思想传播渠道

目前,高校党支部实践平台局限,传统的“三会一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党员对新形势下党建信息获取。而在当前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青年人接受信息重要渠道,因此,党支部在建设与实践中,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倡导建立学生党支部QQ群、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拓展党支部网上工作渠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作用。

同时,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开展“微平台”、“微党课”探索与建设,引导学生党员关注理论热点,诸如类型上可开设党支部的微博、微信、微栏目、微海报,逐渐深入学生的网络生活;内容上,强调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突显党支部工作的政治功能。党支部微平台,拓展了党的知识理论学习、政策宣传引导的网络阵地,搭建了党支部与党员的互动渠道,增强了广大学生党员、团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全面互动,使党支部的工作更适应时代,与时俱进。

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精神堡垒,面临着新的挑战。因而,我们应“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做,以期带动学生之心”,以创新工作方法平台和信息传递方式为抓手,增强工作吸引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金华.立本逐末: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改进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16(2):23-27.

[2]孙文博,翟砚辉.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实践路径探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为例[J].人民论坛,2016(3):172-174.

*作者简介:汤颖(1989-),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16-01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高校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