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名师课堂评价实践与思考
2016-02-04郝光伟,陈东勋
中学数学名师课堂评价实践与思考
郝光伟陈东勋
周口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河南周口466000
关键词:中学;数学名师;课堂评价
以优秀教师敬业的精神和精深的造诣,进行面对面的传帮带和现场诊断、个性化指导,辅以博采众课题课例研究,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引领力和感召力,探索一条的教师培训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以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深研教材,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摆在教师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前几年,我省曾推行的《目标教学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理论很高,理论上的效果是不错,但照搬到教师们学生的实践中,总是显得“力不从心”,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细细研究,发现所有的模式都只是给教师们提供了一种普遍的方法,或一个思路,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经过认真总结终于发现,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是别人的模式不能顺利推广的主要原因(如班容量等),这就迫切需要教师们把别人的理论与自己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是学生教不会,而是教师们没办法)新课标的推广,体现了课改的力度,但课程改革如果不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上,那么课改会成为一种形式,教师们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了。
教师们接受了多次名师的新课标理念的培训,并且经过多轮的名师课堂教学实践,深刻领会了新课标的精神,并且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体会。名师们认为:课改成功的必要条例是使教师、包括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充实新的东西,因为思想支配行动,认识到位,推行就比较容量了。
名师认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一些理念:一是不是学生教不会,而是教师们没办法,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言:“教师们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二是没有不听课的学生,只有讲课没有吸引力的教师(外国学生窗外观景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三是成绩是个人的隐私,不以成绩论英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预测未来;四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同时,也很有必要在学生中灌输这样一些新的理念:第一,写完作业不等于学会,学好;第二,分数低不等于差生;第三,数学是锻炼大脑的体操;第四,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获取;第五,纠错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目标教学的差生观认为:差生不都是由于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的误差积累造成的)等。
师生的观念转变了,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而名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针对课型,针对内容等采取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有一种模式叫“角色转换”,即让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课堂上由一名学生上台主讲(每人轮流),全班学生(包括教师)在听讲的同时检查,寻找“小老师”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小老师”可以提问包括老师在内的任何一个听课者(疑难问题一般都提问老师),或者学生找问题问老师(难住老师有奖励),课堂上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知识的学习氛围,讨论、争论、辩论、归纳、总结都可由学生进行(互相补充,直至完整)。
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这样,在名师为导演、学生为主演的课堂上,学生学到的知识是自己“找”到的,而不是老师“灌”进去的,学生领会的深、学的活,只感觉一节课过的太快。学习兴趣浓,学习成绩自然就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样一个新课标的理念。
在学业成绩验收的评价方式上,名师也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法,首先向学生清楚: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检查前一段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暴露出误差不一定是坏事。所以教师们在阅卷时除满分给记100分之外,其余的卷只标明误差,(如-4就表示有4分的误差积累),重点放在分析试卷上,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试卷进行分析:一是本卷考查的知识点;二是出错的主要原因;三是纠错的具体措施等;要认真写出书面分析。同时还要求每人准备一个“错误记录本”,记录曾经犯过的错误(中考复习时有很大的作用),在交来的改卷上一般都会写出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名师们尝试过的这些方法,由“教师灌变为学生取”,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的兴趣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只是数学成绩的提高。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高。
名师始终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把素质教育看成一个教育的集合,那么学业成绩便是它的一个子集。当然,过去的应试教育那种只注重学生而不注重会学、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的那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教师们是反对的,教师们不希望教师们的学生一味“守纪律”、“听话”,无原则地服从别人,而希望的是学生敢想、敢说、有主见,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是非观和道德观,有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更要有优异的学业成绩。
当然,教师们的这些教育思想还不够成熟,教学方法仅处于探索阶段。名师们总在想:虽然改革允许有失败,但教学改革的失败是以牺牲学生的前途为代价的,改革决不能把学生作为牺牲品。所以,教师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将在不断总结、论证各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把别人的理论用于自己学生的实际,努力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把老师和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郭宇宏.自主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6:93.
[2]周锡华.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几个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1,05:3-6.
[3]如何构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EB/OL].http://teacher.xcqjy.com/zx-shuxue/?p=224,2012-5-22.
[4]赵丽敏.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尝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4:154-155.
[5]杨友平.数学思考力:在“自然境遇”中自由生长[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62-6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