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016-02-04曹睦晗
曹睦晗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曹睦晗*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主要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以及这种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并指出在学校教学中应该实施全新的教学和评价,把多元智能理念及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是按照生物在解决每一个问题时本能的技巧而形成的。多元之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每个正常人或多或少具有言语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韵律、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简要表述如下:(1)言语语言智能:关系到语言的使用,拥有这类智能的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同时对文字的意义也很敏感;(2)数理逻辑智能:关系到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理解形象世界的独特能力,能把视觉空间表现出来;(4)身体运动智能:控制身体运动和操作身体对象的能力;(5)音乐韵律智能:个体多音乐的记忆、辨别、表达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能:察觉、关注和区分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意向及感觉的能力;(7)自我反省智能:有自知之明,理解自己感情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能:个体在所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并有效地分析并归纳大自然规律的能力。
各种智能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分,只是以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存在人体内的不同领域。各种智能以潜能的形态存在于我们头脑中,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每个人都具有各种类型的智能,虽然有不同的智能水平,但是智能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应尽最大可能地去开发并帮助每位学生发现其智能特点的业余爱好。从这个角度去培养学生,当学生走出学校教育后将会在事业上更有竞争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教学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将教学的重心定位在学生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上,并强调个体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存在于不同个体中。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智能观,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为根本目的。
(一)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
传统教育一味地强调数理逻辑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在其他领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加德纳认为,每种智能都是同等重要的,仅仅依靠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并不足以应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所以教育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八种智能,使八种智能得到整合,让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
(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寻找并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并根据其智能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其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应切忌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三)树立新的学生观
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帮助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优势智能,让学生认识到不是成绩好的学生有多聪明,而是这个学生在某一个智能上聪明,引导学生让自己的优势智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我认知风格,并给予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管理并支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让学生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并激发学生发展这些潜能。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设计全新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打开了新型课程设计思路的大门,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型课程设计可以以智能本身作为教学的主题,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实施,以促进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智能;新型课程设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智能来获取知识,每种智能可以是学习知识的方法,例如可以用身体动作来学习英文词汇,用音乐来教导教学的概念等,这是借用多元智能来教。多元智能理论也挑战了传统的评估模式,教师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多元智能,如何评估,如何进行强化,如何把多元智能使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教学中既有利于在因材施教过程中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美国的许多学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就开始探索多元智能教学计划,许多教师称在多元智能的工作中得利并获益匪浅。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恰好与我国的素质教育及新的课程要求不谋而合,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思维启发的作用,因而多元智能教育逐渐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主流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8-43.
[4][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最新修订版)[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吴志明.加德纳的多种智力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0(2):244 -245.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210-01
*作者简介:曹睦晗(1992-),女,汉族,辽宁昌图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