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016-02-04陈振铎胡康华
陈振铎 胡康华
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陈振铎*胡康华*
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要:不论是县级电视台还是省级电视台,新闻节目都应该注重其时效性,然而现在很多县级电视台因为其资金、人员、政策的限制,经常缺乏信息源,新闻节目经常几天一换,大大影响了它的时效性。而且节目制作粗糙,内容单调,毫无新意。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后期;播音员
近十年来,我国的媒介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县级电台最为基层媒体单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县都会有自己的电视台,但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如今,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大的瓶颈。
一、节目形式单一
现如今的县级电视台在新闻节目的制作模式上很难有大的创新,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每天晚上播出本县的新闻联播,节目形式很想做到像央视新闻联播一样,但是由于受到地域限制、政策限制、人员限制、无论是在信息量上还是制作水平上都无法与之相比。从新闻节目的分类来讲,可以分为综合类、谈话类、评论类、专题类等等,从制作难度上来说,这些类别的新闻节目出现在县级电视台中也并非难事。
二、技术落后
(一)大多数的县级新闻联播都有以下问题,片头颜色偏暗,显得死气沉沉,音质差,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噪音,如果把这些归结为设备上的问题的话,那是完全说不过去的,通过后期制作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的。
(二)在观察研究了了多期浚县新闻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画面中会出现叠化这一后期技术,叠化是连接两个不连贯画面常用的技术手段,虽然看起来问题不大,但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采访的问题,采访记者不能把握核心问题,经常让被采访人自由发挥,说了很多与主题不贴切的内容,在后期制作时,为了提炼采访人说的内容,只能频繁运用叠化这一技术。
(三)电视新闻的拍摄的画面。画质显得很粗糙,甚至还不如单反拍出来的效果,应该和电视信号的强弱有关系,在播报新闻详细内容的时候,插播的空镜头有时候和播报内容不匹配,达不到空镜头补充画面的效果,有时在播放被采访人说话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声话不同步的情况。
(四)被采访者说话的时候眼神不太对劲,眼神在向别的地方瞅,显得很不自然,不知道是不是在读东西,但是这一定是摄像师机位摆放的不正确,让普通观众看出了破绽。
三、播音员的水平及妆容有待改善
(一)首先从播音员的装束上,播音员大多着深色西装,不仅显得人很老气,而且觉得很没有活力。给人的整体感觉依然是死气沉沉的。而且播音员化妆的痕迹实在太过明显,脸明显比脖子白,看起来非常不自然。播音员是新闻联播节目的窗户,如果播音员的形象不能得到很好地展现的话,很难能够让观众适应画面。
(二)从播音员的语态上来讲,播音员的语势太过平淡,尤其是在每句的句尾的最后一个字总是往下掉,口腔状态太松,叼不住字,这样一来观众如果不仔细听得话,会听不太清楚,语势平淡之后,会让听众听不出要点,经常听了一大段的播报之后,不知道播音员说的是什么。
四、节目内容太少
传播信息是电视台的首要职责和功能,传递的信息能否切实做到为受众服务决定了媒介存在的意义。因此新闻节目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识在实际工作中,县级新闻节目主要以综合类晚间新闻联播的形式出现,大多播出的是领导的视察工作,会议新闻等。许多报道让人听起来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晦涩难懂。大多数的会议新闻如果不通过解读的话,很难让当地人民群众觉得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有联系。
五、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趋势
虽然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也不妨碍它有着得天独厚的潜力和优势。因为县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媒体单位,他应该是与当地公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媒介机构,这种地域性优势可以使其成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媒介,推动新闻节目走“本土化”“平民化”的路线,选择贴近民生的新闻题材,创新报道方式,把“三贴近”原则踏踏实实的落实到基层实践一定可以在群众中树立一个全新的形象。
六、具体改善措施
现如今各大高校均设置的有新闻专业,县级电视台应该把握机遇,更新本台的人员设置,大胆启用新人,引入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扬长避短,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
(一)提升节目品质
电视台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应该是人民群众倾听者,它更应该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帮助观众解疑释惑,反映观众呼声和要求,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转变电视台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创新型、专业型的技术人才,努力打造地域特色的精品的电视新闻节目。
(二)淡化领导活动报道,增强解读功能
领导的会议活动固然是为了改善当地民生,但是干巴巴的政策很难让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乡村群众理解,价值取向平民化,报道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应以以人为本,以启发大众为导向、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以解读为核心,拉近群众与媒体的距离,淡化新闻节目在受众心中的神秘感。
(三)创新节目形式
新闻节目应该满足受众的求知欲,节目内容不仅要有本地的生活,还应该有外面的世界。可以将新闻节目以分版块,分栏目的不同形式给受众展现新的视野和思想。
[参考文献]
[1]施鹰.浅析县(区)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出路.活力,2010.
[2]应金钜.电视新闻的平民意识.视听纵横,2003.
[3]季兴帅.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策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102-01
*作者简介:陈振铎(1992-),男,汉族,河南淮滨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组传媒学院,2015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导师:胡康华,作家,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现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