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社会运动视角下中国青年工作刍议

2016-02-04任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
关键词:青年工作中国

任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430073



新社会运动视角下中国青年工作刍议

任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新社会运动更多地表达了公民对社会的普遍关注,以并建设公民社会为终极目标当下。全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新社会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青年更多地参与甚至领导新社会运动。新社会运动的发展要求政府要实行积极的青年政策,关注并解决当下青年的各方面问题,创新青年工作,优化社会环境,重视合作交流,建设稳定、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帮助青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社会运动;中国;青年工作

传统的社会运动是以对抗性、持续性、组织性和目标一致性等为特征的体制外的政治行为;新社会运动则更具改良色彩,“主要是指西方70年代以来发生的和平运动、学生运动、反核运动、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同性恋权利、妇女权利、动物权利、选择医疗、原教旨主义宗教运动、新时代运动、生态运动,等等”①。它更多地表达对社会的普遍关注,以建设公民社会为目标,提倡新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的结构较松散,兼具流动性、开放性,主要由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更多地利用、依赖现代大众媒介以争取公众的关注与支持,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

亨廷顿指出“青年人是反抗、不稳定、改革和革命的主角。历史上,存在着大批年轻人的时期往往与发生这类运动的时期重合”。中国青年不仅在近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下,青年也是中国的重要人力资源。随着中国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做好青年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一、文献综述

关于新社会运动的研究,大多考察了新社会运动与中国关系、集体认同感的构建或新社会运动与旧社会运动的不同。

关于新社会运动与中国关系的问题,周穗明分析了中国因素对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影响,阐述了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两场运动各不相同的性质与特点,并认为新社会运动从文化理念、公共政策以及社会建设等多个层面,为当代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及历史警示。②孙玮以厦门PX项目的大众媒介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众媒体建构运动中集体认同感的问题,并认为在由这一事件引发的环保运动体现了中国新社会运动的某些特点,也表现出了运动对于大众的依赖性,及大众媒体对运动的集体认同感的建构起到的作用。③蔡子强则从香港近年的游行抗议活动出发,分析了新旧社会运动的不同。④

在国外青年工作的研究中,郭晓春与贾岩系统地介绍了国外青年工作的情况并提出了中国青年培养的措施与方法。⑤卫刘华及邓希泉分别介绍了比利时与法国在青年工作、青年政策方面措施。张永汀则考察了中东北非国家在“阿拉伯之春”中的青年问题,分析了青年问题在此次中东北非国家变局中的重要影响。⑥田杰通过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工作发展情况,梳理了我们青年工作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⑦杨志清与李岩通过阐明新媒体对青年发展的重要影响及随着而来的对青年工作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利用好新媒体为当下的青年工作服务有着重大的意义。⑧张波、汪慧则通过对“青年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的考察,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青年工作的应对策略。⑨

二、青年工作与新社会运动

(一)青年与新社会运动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战后,美国出现了“富裕社会”,使得物质与精神价值脱轨。在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中,青年掀起了“嬉皮士运动”,以发泄对现实社会的不满。60年代,西欧爆发了以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为主的、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批判甚至暴力改造的抗议运动。最典型的是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它对法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致使由受过教育的青年参与的、以生态和反核运动为中心的新社会运动在70年代全面兴起。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使青年参与新社会运动的范围逐渐扩大,角色更为重要。从2010年初春的欧洲大罢工到2010年秋的法国“反对养老金改革”运动、从席卷北非、西亚的“阿拉伯之春”到2011年秋天波及全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这些重大事件中,都有青年人的身影。

(二)青年在新社会运动的作用

1、参与作用

青年人对于社会运动有着极强的参与意识。2012年11月的欧洲大罢工,是欧洲大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行动,使欧洲领导人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失业和社保问题。欧洲多国的教师及学生也参与其中。由于欧元区失业率创历史新高,加之企业的用工意愿也进一步下降,致使处在困境中的家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在工会组织工人罢工的同时,学生及教师也广泛参与其中,以求解决问题。

2、发起作用

青年也有成为直接发起社会运动的可能,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阿拉伯之春”的爆发。由于无证经营,一名突尼斯青年受到了市政官员的粗暴对待,在抗议遭拒后,自焚而亡。这点燃了民众对于失业率与物价居高不下、政府腐败、缺乏言论自由等的怒火,导致在全国范围内示威游行的开始及大规模社会骚乱,进而扩展到了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次事件便成为了“阿拉伯之春”的导火索。2012年中东地区青年失业率为26.4%,到2017年将达到28.4%,成为世界上青年人口失业率最高的地区。深受高失业率和高物价影响的突尼斯青年,成为了这次抗议运动的最主要发起力量。而在2012年欧洲,4个青年中就有1个失业。尽管青年受教育的数量、年限增加,但失业率仍比总体失业率高,这也从客观上使青年成为新社会运动主体。⑩

(三)重视青年工作的原因

青年从新社会运动的参与者逐渐成为主力,甚至是发起者,这使我们必须对青年工作足够的重视。重视青年工作的开展与创新,不仅是西方新社会运动对于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青年自身、社会发展的要求。

1、青年自身特征

青年是冲动、易受外界影响、缺乏自我约束并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为改变其社会角色,得到更多关注,青年往往会参与到社会运动中。青年认为参加环保、反核运动等社会运动是争取合法权利,也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非“冲动性选择”;他们对现实不满的同时也在寻求宣泄渠道,而参与社会运动就是他们选择的途径。

肯定青年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其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危害社会的可能。所以应积极加以引导,做好青年工作,减轻“街头政治”带来的危害。

2、社会、经济原因

处在社会边缘的失业青年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使国家渐渐渡过危机,但失业率较高、购买力较低的情况并未改变。一些新社会运动发起者认为,经济情况渐好,但是民众却更加贫困的的原因是政府职能的缺位与施政失误。这种将“国富民穷”归因于政府的立场,使青年逐渐“走上街头”。青年是新社会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但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也使其成了“社会群体性泄愤事件”的受害者。高失业率与社会动荡往往相伴而生,在经济好转仍存在巨大问题的当下,我们应预见:经济原因有可能是青年参与新社会运动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其被极端势力利用的原因。

3、国内诉求渠道受阻及国际环境影响

青年的诉求渠道不畅,使其可能以其他方式证明自身价值。青年也易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认为争取自身权益是天赋权利,认为通过自己组织或参与,以和平方式表达诉求不仅是天赋权利,也符合理性。而这恰恰会被反动势力利用,诱使青年盲目参与,将为追求社会普遍利益的新社会运动引向危害政府合法统治的歧途。

4、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成本、使用门槛低;覆盖地区与人群广泛;以其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形式更为多样,更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与参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其内容的制作与传播对于青年人来说更为简单,这也就降低了青年参与新社会运动的门槛,而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也更为多样,提高了运动本身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从而使青年人能够也愿意参与到新社会运动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运动的动员渠道更加偏向于虚拟方式,以其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更加难以管控,青年参与社会运动的则会由原来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向失业青年、流动青年转变。

(四)现今中国青年工作存在的问题

1、观念的落后及由此带来的体制与方法的问题

仍有许多青年工作者依旧认为青年是“反抗和不稳定的代表”、“改革和革命的主角”,继续在旧有的体制下,对青年施以命令和指示。这种以陈旧的观念和简单粗暴的方法开展的青年工作不仅行不通,更是青年工作的严重倒退。

2、青年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得不到保障

青年的失业问题严重,发展空间狭小,致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社会风险增大,不仅使青年工作不能更好地开展,也直接影响到了社会安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思想引领方面存在不足

青年的思想引领仍是传统、单向、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并未突出新媒体平台的作用。这就使得在青年思想引领的工作上,存在着渠道单一、内容枯燥等多方面的不足,从而也使得青年工作不能够充分、顺利地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效果。

4、社会组织的作用不明显

社会组织在开展青年工作的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制度支持,社会组织不能发挥其在营造良好氛围、树立模范、提供必要帮扶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得其作用不断弱化,使得青年工作不能够有效开展。

5、交流合作得不到重视

我们更多地选择关起门来,以“敏感问题”为理由,“摸着石头过河”,自行寻求解决办法,而很少与国外进行交流合作。交流合作得不到重视,不仅是中国青年工作不到位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其原因之一,这不仅不利于青年工作的开展,还极有可能激发一系列其他的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中国青年工作的建议

习近平主席提到过,“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已经在证明了他们对新社会运动有着积极的推动,同时新社会运动也对青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青年也极容易被引入歧途,为反动势力或恐怖主义所利用,成为其受害者。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工作,引导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促进其自身的不断进步。

(一)观念与方法的创新

首先是观念的创新。给青年提供健康的环境、有效的制度和宽广的平台是有利于青年发展的,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也应认识到必要的引导与约束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所以我们要关注、理解、重视青年;重视优秀青年发展情况的同时,也关注到整个青年的发展情况,更应帮助所谓的“问题青年”,让其重回正轨;在帮助青年,为其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引导与教育,使其能为整个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其次是方法和体制的创新。青年工作方法与体制应当积极向重服务、轻指令的体制发展,更多地去引导、教育而不是命令、指示。青年工作的主题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照国际范例,创新工作方法与工作体制,推动青年工作的向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中国青年的失业问题与学历并无直接关系,这使得中国要从整个社会层面解决各类问题,要更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还应完善各项服务、保障体系与制度,提升青年基本生活水平。保证财富和权力的合理支配,打破地方垄断、行业垄断,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速度,从而使整个社会向正常方向发展,保证公平竞争,给青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发展空间的大环境,使青年能够认识到自身价值,推动社会发展。

通过解决就业、完善保障两个路径,保证青年不会因失业、生活困难等原因,而破坏社会稳定和谐;通过社会环境的优化,提升青年参与的积极性,从客观环境上消除不安因素。

(三)重视新媒体在青年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搭载在新媒体上的信息虽然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泛滥趋势。人们获取信息的选择性渐强,导致了一定程度上信息的不对称。青年,更容易根据自己的偏好,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新媒体信息存在的种种风险,应当加

强对各类新媒体机构的管理,加强信息审查,完善各类情况的处置措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传播源头和渠道的管控。

(四)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更高效地开展青年工作必要条件。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为社会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必要的引导,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规范其行为,鼓励其发展,充分利用好社会组织。

其中,尤其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利用好各种资源、条件,使之和社会公益机构、高校各类兴趣爱好团体等组织一起发挥自身优势,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五)重视合作与交流

国外青年工作的成功,为我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青年工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提出了要求。我们应当深化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创新方法,学习总结外国经验教训做好青年工作。

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社会、政治在国际间都存在着相互见千丝万缕的影响和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成熟的同时也使得民众能及时掌握国内外各方面动向。这些都为新社会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媒介。而青年作为新社会运动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直接发起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与角色。我们应当发现青年在新社会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也应当看到了如若不加以正确引导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

[注释]

①Hank Johnston,Albert Melucc.New Social Movement.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4.3.

②周穗明.西方新社会运动与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04:89-95.

③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新闻大学,2007,03:140-148.

④蔡子强.新社会运动中的博弈.南方人物周刊,2010,06:90.

⑤郭晓春,贾岩.国外青年工作对我国青年培养的启示.北京教育(德育),2012,Z1:107-109 +112.

⑥张永汀.中东北非国家变局中的青年问题及对我国青年工作的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11,08:25-29.

⑦田杰.改革开放30年青年工作的发展过程与趋势.中国青年研究,2009,07:29-35.

⑧杨志清,李岩.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90-94.

⑨张波,汪慧.“青年民工”生存现状及青年工作的应对策略.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02:35-38.

⑩图1来源:华尔街见闻“欧洲最恐怖图表日趋狰狞”,网址: http: / /wallstreetcn.com/node/25358.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M].新华出版社,2013.

[2]杨雄.全球化背景下新社会运动对中国青年工作的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1:22-27.

[3]杨志清,李岩.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90-94.

[4]郭晓春,贾岩.国外青年工作对我国青年培养的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2,Z1:107-109 +112.

[5]张永汀.中东北非国家变局中的青年问题及对我国青年工作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1,08:25-29.

[6]邓希泉.法国青年工作的成功经验[J].中国青年研究,2006,05:88-90.

*作者简介:任禹,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009-03

猜你喜欢

青年工作中国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探讨及其对经济工作推动作用的研究
任弼时的青年工作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研究概况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水利部门青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