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下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建设探微
2016-02-04庄雯培
文 / 庄雯培
团体辅导下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建设探微
文 / 庄雯培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关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团体辅导日益成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主流教学形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团体辅导的优势,推动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建设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机遇与课题。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建设需要以班级为单位,以班干部、班长、班主任、年级辅导员为核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加强他们之间的诚信团体辅导,形成收集、整理、鉴别与利用大学生诚信档案资料的高效运行机制。
团体辅导;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
一、诚信档案与诚信档案运行机制
这里的诚信档案是指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直接形成的,能够反映其诚实信用状况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信息记录。从广义上讲,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涵盖了入学动机、思想倾向、学生工作、课堂学习、经济消费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等。从狭义上,则仅仅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方面的诚信记录。[1]这些原始记录主要是为了反映出大学生在校期间诚实守信的情况,所以,大学生诚信档案也被视为他们的第二身份证和社会予以认可的通行证。
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主要包括四个基本内容,即诚信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别和利用。其中大学生诚信资料的收集是工作基础,诚信资料的收集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考试作弊行为记录,迟到、早退、旷课行为,各种违规行为,弄虚作假行为,网络欺骗行为等其他行为记录。大学生诚信资料的整理是工作核心,一般而言,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整理都分类进行,总体上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分类,具体也可以按照学习、人际、情感、网络欺骗、求职造假等方面整理诚信缺乏学生的资料。大学生诚信资料的鉴别是关键,大学生诚信资料的鉴别,可以确定资料的真假,如果是虚假的材料,其本身就没有诚信可言了。鉴别的方法主要有匿名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大学生诚信资料的利用也不是多余的,它的充分利用体现了其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还可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促进我国高校的诚信教育,并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四方面构成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基本运行机制,而且这一运行机制是呈线性规律分布的,说明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逻辑性与运行的过程性。
二、团体辅导的内涵、功能与运行机制
团体辅导,指的是团体辅导者对团体(一般是一个基层单位、组织,如班级)成员进行辅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辅导者在已定的情境下,通过营造积极的团体情感与文化氛围,指导团体成员围绕一定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要求是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也是大家有话可说的,并切实地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悟,使自己的想法能够和团体的其他成员分享,以期获得他们心理上的理解与心灵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团队成员在互动中积极体验、反思自我,并健康成长。[2]
团体辅导往往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团体辅导能增强团体的凝聚力。通过团体辅导,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机会与实践越来越多,不仅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还可以增强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团队成员为了实现某些共同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努力,从而高效地达成目标,最终实现增强团体凝聚力的功能。其次,团体辅导能积极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发展。通过让团体成员首先了解自己,然后了解他人,在与团队其他成员接触过程中,通过排遣心中苦闷,获取团队其他成员的心理援助,从而缓解自己的孤独感与无助感,进而转变自己情感的体验模式,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自己学会自我反思,不断通过团体的力量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对稍微较轻的心理障碍则有着较好的疗效,它不仅可以解决浅层的认知障碍(如思想偏执,观念强迫等),而且可以帮助团体成员解决情感障碍与行为障碍(如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等)。再次,团体辅导具有相应的教育与发展功能。它不仅有助于各个团体成员掌握基本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比如使成员们在辅导的过程中首先学会倾听别人、理解别人、接纳别人、赞美别人与欣赏别人,从而促进团体成员身心健康发展。[3]
团体辅导往往包括四个比较有共性、同时也比较普遍的过程:第一个是参与,第二是互动,第三个是体验,最后一个是反思。这四个环节反映了团体辅导的运行机制,也是团体辅导运作的核心所在。其中,团体辅导的基础是参与,笔者以为只有调动大学生自身参与活动、参与讨论的激情与热情,才能获得不一样的学习、生活体验与感悟,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实践证明:我们很难仅仅通过话语,比如讨论,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激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团体辅导的时候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扮演角色、心理游戏、案例分析、辩论活动等等,使其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团体辅导的重要环节是互动。笔者以为团体成员之间的各种观点、思想火花的碰撞需要通过多边的互动,从而得以更好的实现,包括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思想碰撞、被辅导者之间的思想碰撞等等。这些思想碰撞、观点碰撞必然会带来被辅导者心灵上的感悟与体验,从而促使团体成员反思自我和反省自己。团体辅导自身的优越性表现在团体成员集体氛围的营造,为各个成员的发展与成长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人文环境,与此同时,也为团体成员思想认识的转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思想源与观点源,团体成员在彼此的思想和观点的分享中形成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说,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辐射源,都会影响到其他团体的成员,影响他们思想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体验指的是一种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活动中,人们往往会通过获取经验体会到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包括情感的体验、认知方面的顿悟与反思等等。成功的体验需要被辅导者直接参加由辅导者辅导的活动,而后才有思想、情感、认知上的反思与感受。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根据团体成员的特征与问题,指导他们积极参加组织活动,鼓励他们与其他成员之间多沟通、多交流,从而促进大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关联,通过同化与顺应,将其他成员的积极因素吸纳为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反思则是在被辅导者之间相互互动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的。团体的其他成员是个体的一个对比参照物,往往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个体不仅可以找到与其他团体成员之间的同感,而且通过对比,团体辅导也可以帮助团体成员了解自己观点的不正确之处与不够完善的地方,从而使团体成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自己,获得与其他团体成员同样的感悟和体验。
这四个过程构成了团体辅导工作的基本结构模型,也是团体辅导工作的基本要素。如何高效地将这些结构要素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过程中去,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关键抉择。
三、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建设的启示
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往往是通过班级,以班干部、班长、班主任、年级辅导员4个小团体为主体来展开推进的,对这些小团体进行团体诚信辅导,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发展。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建设的功能发挥涉及到班级与院系的发展,需要班干部、班长、班主任与年级辅导员共同努力才得以更好的实现。
班干部团体辅导,则是在班长的主持下,以班干部为最小单位,让团体的全体同学都积极参加相关主题活动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院系班长团体辅导,则是在班主任的主持下,以班长为最小单位,让团体的全体成员都积极参加相关主题活动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班主任团体辅导,则是在院系党总支副书记的主持下,以班主任为最小单位,让团体的全体成员都积极参加相关主题活动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最后,年级辅导员团体辅导是在院系党总支副书记的主持下,以年级辅导员为最小单位,让团体的全体成员都积极参加相关主题活动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不管是班干部团体辅导、院系班长团体辅导,还是班主任团体辅导、年级辅导员团体辅导,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辅导的对象是希望共同成长的成员,在他们的身上有某些共同的特点或者共同的问题,希望通过团体的辅导,得到帮助,解决心理或生活中的问题;其次,辅导的形式以活动为主;再次,辅导的目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健康成长;最后,辅导的过程强调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强调团体活动中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与互动。[4]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运行机制建设需要以班级为单位,以班干部、班长、班主任、年级辅导员为核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加强他们之间的诚信团体辅导,收集、整理、鉴别与利用大学生的诚信档案资料。
首先,加强班干部的诚信团体辅导,以班干部为核心,收集学生的诚信资料。收集学生诚信资料的过程中不弄虚作假、不徇私舞弊,在班干部的诚信团体辅导中,辅导者班长首先要学会如何开展诚信教育,将自己学到的诚信精神准确、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班干部,在诚信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做到真实、不偏不倚,同时要注重加强团体成员诚信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鼓励班干部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以典型案例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在互动中沟通情感与表达观点。[5]另外,让班干部在讨论过程中分享自己的诚信体验,在此过程中其他班干部也能感同身受,进而促进团队成员共同反思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
其次,加强班长的诚信团体辅导,以班长为核心,整理学生的诚信资料。班长是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的关键一环,众所周知,作为大学的一班之长,需要管理从团支书到心联委员等大大小小的班干部十余名,他们的诚信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加强班长的诚信团体辅导时,笔者以为,需要首先从思想上强化班长的诚信意识,不能丝毫的松懈,然后在班长团体辅导中,让其积极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与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他们的互动能力,参与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让其积极地体验彼此的情感,从而反思自己的工作与诚信行为,并将这种诚信的精神延伸到班级管理,特别是学生诚信档案的分类与整理过程中去。
再次,加强班主任的诚信团体辅导,以班主任为核心,强化学生诚信资料的鉴别。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与管理者,在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院系、下接班级。因此在加强班主任诚信团体辅导的时候,需要院系党总支副书记有针对性地加强诚信教育与培训,增强班主任本身的诚信意识与思想觉悟,让其将这种觉悟与精神潜移默化地延伸到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鉴别过程中去。[6]
最后,加强院系辅导员的诚信团体辅导,以院系辅导员为核心,发挥学生诚信资料的作用。年级辅导员是以年级为单位的,一个院系可以有多个班主任,但辅导员则为数不多,总体上来说,年级辅导员是班级班主任的上级,指导并组织班主任开展具体的班级活动。[7]因此,发挥年级辅导员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院系辅导员的诚信团体辅导中,也需要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增强年级辅导员本身的诚信意识与思想觉悟,让其将这种觉悟与精神潜移默化地延伸到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去,积极利用多媒体与新媒体的平台,开发诚信资料信息数据库,并对大学生的诚信资料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以便需要的时候及时调出来加以利用,从而使大学生诚信档案资源的利用实现快捷化、便利化与高效化。[8]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到一所学校、小到一个班级,都是一层一层的集合体,需要院系、班级一层一层地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
[1]陈晶,王海萍.团体辅导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5,(6):77-79.
[2]董雪梅,刘玉玮.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工作运行模式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0,(4):89-92.
[3]谭亚莉.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4,(s1):253-255.
[4]刘玉玮.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4-16.
[5]谢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世界,2006,(20):46-47.
[6]秦书凰.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四川档案,2006,(1):40-42.
[7]张晖,张毅明,安桂玲.浅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作用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11):169-170.
[8]董雪梅.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3):76-82.
G647; 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6-0090-03
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校全程化班级团体辅导的实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572015BC18。
(责任编辑:魏登云)
庄雯培(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