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成为你自己”
——读《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有感
2016-02-04陈碧娟陈诗钰
陈碧娟 陈诗钰
1.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2.湖北大学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谈怎样“成为你自己”
——读《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有感
陈碧娟1*陈诗钰2*
1.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299;2.湖北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的第一节,用不多的篇幅阐述了“成为你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书中,尼采谈得较多的是怎样进行自我教育,在他看来,独特天赋这一重要因素再加上后天的环境,对自我教育的实现都是至关重要。本文正是对此书和如何“成为你自己”这一问题的一点感想。
关键词:叔本华;教育家;尼采;周国平;自我
写于1874年10月的《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是尼采的系列论文《不合时宜的考察》(共四篇)的第三篇。书中,尼采以叔本华为例,阐述了自己对于哲学的使命、哲学与人生以及时代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正如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自己的思想,尼采也是借叔本华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书的第一节,尼采就讨论了“成为你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1]就像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在阐述自己变的思想时,把存在的事物比作一条河流,声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此河流,水流走了,当你下次再踏入时,流淌的又是新的河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永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载负着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独特性,以作为他的生存的核心。”[1]“他们敢于向我们指出,每个人直到他每块肌肉的运动都是他自己,只是他自己,而且,只要这样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令人难以置信,绝对不会使人厌倦。”[1]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人们都在回避这个问题,他们习惯性地藏匿在所谓的习俗和舆论之后,“他明白这一点,可是他把它像亏心事一样地隐瞒着——为什么呢?”[1]尼采分析出现此种现象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怯懦。具体表现就是惧怕身边的人,用层层防备包裹自己。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为什么我们要附和大众,而不是做最真实的自己?是因为我们害怕孤独吗?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就让自己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吗?人始终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在人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诉求,而时间越久,我们也越习惯于此,对很多本应是不正常的事变得理所当然,变得愚钝和麻木。第二个原因是:懒惰、贪图安逸。“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1]这种情况比怯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书的译者周国平在“译者导言”中写道:“正是大多数人的懒惰造成了普遍的平庸,使得少数特立独行之人生活在人言可畏的环境中,而这便似乎使怯懦有了理由。”[1]可是,一个人无论资质如何,只要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那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这种活法本身就不平庸。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极不容易。因为当你这样付诸实际时,就已经把自己置于“孤岛”之中,给自己的独特性戴上了镣铐,使自己不能自在地行动,从而导致最初的梦想落空。所以,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将自己沦落到这样的境地的,宁可选择随波逐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终成为平庸之人。可为什么又有些人就甘愿遭受磨难?是他们天生就该承受这些苦楚吗?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尼采说:“伟人……像所有小人物一样清楚,如果他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并且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他就能够生活得多么轻松……”[1]既然如此,我们何苦还要为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置于痛苦的环境中呢?原因是,我们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1]我们不能让自己过得浑浑噩噩,不能让自己得过且过,不要“完全属于生成(das Werden)的过程,属于历史”必须要让自己活得明明白白,要知道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着。
环顾四周,多少人都是浑浑噩噩地生活,更不会拿这些问题来折腾自己。原因之一,或许在于大家潜意识里就把自己当作公民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我”而活,所以完全不会意识到“我”自身的需求,总是随波逐流,以为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或许因为,我们只是作为形形色色的角色而不是作为自己而存在,我们每天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扮演着学生、老师、家长、朋友、消费者等不同角色,并一心活在这些角色里,从未意识到有“我”的存在。在叔本华的悲观哲学中,不幸才是人的生存法则,悲观才是人的本质,“生存意志”一定会给人带来痛苦,而且必然抹杀一切事物的一切价值,而自杀正是一种求生意志的表现。尼采在叔本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延续了这种悲观主义思想。在他看来,因为人类可以意识到苦难不可避免而幸福难以实现,所以人的生命归根究底只是追寻“无”和走向死亡。但是,如果人生真的只是等待死亡,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想要求生?难道不是因为生命终将有一天会走到尽头,我们才应该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吗?一个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这确实是人生的悲剧。但是,不正因为有这样的限制我们才觉得时间是有限的,才体会到生命的紧迫感,才会与时间赛跑吗?
“译者导言”中还写到:“在他(尼采)看来,逃避自我是最大的不争,由此导致的丧失自我是最大的不幸。”[1]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显著特征就是忙碌、喧嚣。机械似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一切闲适、简单都慢慢消失。其实这同时也暴露了大家内心的焦虑和空虚。因为,匆忙是因为内心的浮躁,热闹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空虚,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1]可是,在互联网高
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被大量的信息所充斥着。当我们有所追求时,会给自己设定某一目标,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是辛苦的,但我们是有方向的。在这种追求的驱使之下,我们会催生无穷的欲望,这也导致更多实现欲望的手段的滋生。我们愿意成为焦点人物,我们希望拥有更多权力,拥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我们渴望用这些去换取能带给自己的快感与享受。可是,目标实现了,我们就真的成为了自己吗?每当只剩自己一个人独处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分外的孤独和寂寞呢?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曾使得你的灵魂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予它?”[1]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蒙蔽,把那些与我们无关的东西统统丢掉,给自己减负。其次,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能只局限于眼前,被自身所处的环境束缚。如果做到这些,就会感觉如释重负,各种杂念一扫而空,才能专心致力于“成为你自己”。
在尼采看来,世界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了自己,谁都帮不了你。至于它通向何方?不需要问,在走的途中,自然会有答案。在“译者导言”部分,周国平也对该问题给出了尼采的两个见解:“第一层次是经验的、教育学的,就是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好的禀赋。出自真心的喜爱,自发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一个人的禀赋的可靠征兆,这一点不但在教育学上是成立的,在人生道路的定向上也具有指导作用。”[1]在这本书中,尼采谈得比较多的是怎样进行自我教育。独特天赋是其重要因素,同时还要加上后天的环境。“第二个层次是超验的、哲学的,就是寻找和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1]那些曾经使你为之振奋和激动的梦想,会驱使你朝着这个真正的自我迈进。
“渴望超越自己,全力寻求一个尚在某处隐藏着的更高的自我”。[1]这才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诚如叔本华所说,当成功达到一个阶段时,我们不可仅仅停留于此,而要有迈向更高阶段的决心,寻求“更高的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比如:对真理的探寻。否则,人与动物有何区别?不过是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而已。
[参考文献]
[1][德国]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周国平译.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 作者简介:陈碧娟(1987-),女,湖北天门人,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5级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陈诗钰(1990-),女,湖北天门人,湖北大学哲学院,2015级哲学硕士,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0-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