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民歌的审美内涵

2016-02-04黄彦熙子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衬词土家族民歌

黄彦熙子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土家族民歌的审美内涵

黄彦熙子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土家族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及种类繁多的风土人情,它的民歌艺术也颇有特色,是当地居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和日常的生产生活而汇集而成的独特艺术形态。同时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善良、质朴、热情大方、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土家族民歌是一本百科全书,它完整地记录了土家族的历史起源、审美内涵、优秀的淳朴民风及地域特点。

少数民族艺术;音乐;民歌

一、土家族民歌综述

“少数民族美术,无论就民族性、造型性还是空间性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充分体现出来。”少数民族音乐也通过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用特定的艺术形式传达民族情感。土家族民歌的起源离不开土家族独特的民族特点。土家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土家人世代传承的生动的语言是他们一切社会生活的有效载体,很多的文化交流形式都是采用土家语的传唱并演绎出来的,所以土家族民歌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了扩展;而后土家族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源自于民歌,从其中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和成熟的表演套路。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土家语逐渐消亡,那么土家族民歌的艺术形式也必将不复存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土家族民歌就是土家族人们的精神图腾。

(一)土家族民歌的种类

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种类很多,有摆手歌、丧鼓歌、哭嫁歌、号子、锣鼓歌和山歌等等。“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音乐作品也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性,土家人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歌唱,如丧鼓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以纪念亡灵、劝慰生者而产生;哭嫁歌用于民间嫁娶,是新娘在坐上花轿之前的礼仪之歌,它主要的内容就是哭父母、哭姐妹兄弟、哭上轿,表现了一种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曲调哀怨婉转;摆手歌目前在土家族由于用途并不广泛,已经逐渐消亡;号子主要用于当地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和行船拉纤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口号用来鼓足干劲并协调大家的一致性;锣鼓和号子具有相同的作用,只是他的伴奏采用锣鼓的形式,而且歌词的内容较为丰富,也可以歌唱爱情、友情及生产生活;土家族山歌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演唱形式,他的唱词多种多样,一般都为七言或四言绝句,还有“砍柴哥”“放牛歌”“情歌”等等,山歌在土家族民歌中具有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土家族民歌艺术特征的完美缩影。

(二)土家族民歌的教育功能

“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土家族民歌的传承是口传心授并演绎模仿而来的,它之所以可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反映了当地土家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土家族儿女千百年来创作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民歌,这些民歌代表了土家族不同的文化层次及审美内涵;土家族民歌实际属于科学的范畴,它跨越了很多领域,如民族学、社会风情学等。这种“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土家族民歌拥有着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丰富的功能体现及教育意义,特别是很多土家族民歌如《梯马神歌》《社巴日辞》《毛谷斯》等,“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⑧这种非审美功能即史诗级的文化教育功能,人们在学习和传唱的过程中,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使文化得以传承,更加深远地扩展文化的影响力。

二、土家族民歌审美内涵

“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土家族民歌可以说是歌词与曲调完美的融合,但歌词和曲调既相互制约又是相互协调,更让人们难以置信的是,土家族民歌词与曲调可以独立地存在,并且各自具有延伸价值和发展空间。

(一)结构美

土家族民歌的结构很有建构美的特征。他的句式很整齐,长短变化统一,分为奇偶体,通常以整齐的七字一律形式为主,如很著名的情歌“韭菜开花细茸茸,有心恋郎不怕穷,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诸如这首情歌,很多土家族民歌不但句法整齐,而且韵律一致、音阶相互调和,构成了民歌自然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土家族民歌也有一些采用了长短不一的变化形式,每一偶句押韵,平仄自由相互结合,跌宕起伏的韵律使情感充分体现。

(二)特色的衬词技艺

由于土家族语言先天发展不成熟的限制,有很多土家族民歌都是采用土语和汉语相互结合的。这种土汉混合的现象很常见,这些客观的因素使得衬词的产生具有先天的社会和语言条件。土家族是一个爱哭、爱唱爱喊的民族,为了达到情感的升华和转折,出现了很多衬词,如“金那叶儿锁”“拉帕卡列”“佘日巴”等等,我们认为很奇怪的词语都是衬词,以汉字为依托的衬词相继出现。他不依赖任何内容的表现,也不纠结是否具有实际字面意义,只是当做一种衬词,这种技法的特点非常的鲜明而又具有地域的特色。

(三)韵律和曲调

土家族民歌的韵律特点极为一致。均为韵脚,也就是说把韵押在句尾上。特别在对歌当中,有的时候可以不只使用一个韵,也可以使用多个韵,当地把这种形式称为流水韵或梅花韵;押韵特点是首句押韵、隔句用韵、选偶句押韵。这种特点广泛被其他民族音乐艺术形式所借鉴,也是他们韵律特点中令人称道的一个方法。从曲调旋律上看,它是采用成熟的五声调式体系,这种体系安排很巧妙而且灵活多变,听起来十分动人、引人入胜。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的相互融合,是一种文学、文化和音乐的相结合的优秀产物。

(四)情趣美和节奏美

土家族民歌说是歌,也可以说成诗,它即可唱,又可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虽然土家族深处崇山峻岭当中,与外界交流不便,但是土家族却很少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所以他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传达给土家族民歌的思想性和审美情趣也是比较自由的,冲破枷锁束缚的;最为显著的是在土家族民歌中的情歌,它的感情非常真挚动人,而且毫无遮掩扭捏之意,真诚而又质朴最符合土家族人民的婚恋自由和人性特点。正是因为这些情歌的自然情感表达孕育了一些至真、至爱、至善的土家族人民。如此说来,土家族情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他更是唤醒了人们最纯真、最质朴感情的生命之诗。

三、土家族民歌的生态价值

在传统的土家人的思想意识里,万物皆有灵性,山有山的特质,水有水的情调,人们应该保护自然所赐给人类的一切。土家人有着原始的对生命的敬畏感,他们热爱自然,用土家族民歌赞美太阳,赞美月亮。他们把人类的繁衍归功于自然的恩赐,有很多土家族的民歌。都是讲述了对自然、对神的膜拜、对生态的保护。

我们不得不赞赏的是土家族民歌赋予了生活独特的价值观,他们纯朴自然的天性给民歌保留了一种纯天然的特质。环境塑造了土家族民歌独特的生命活力,也赋予了土家人对生态的审美艺术。正是因为土家族人民对待生命、对待人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才有了对弱者脱离困难的扶助,才有对集体利益自觉无私的维护,才有了很多风俗仪式来渴望逝者安息,渴望生者平安幸福。土家族生存环境相当于封闭的状态,所以他们的生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份生态热爱之情浓浓地寄托在民歌当中。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生活不可分割一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土家族丰富的风土人情、质朴的性格特征,而且诠释了土家族人民高度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内涵,他是人类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最纯粹最质朴的生命之歌,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气息。

[1]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5):84-88.

[2]苏和平.构建学校传统艺术教育体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4).

[3]苏和平.少数民族美术起源及发展特征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6).

[4]苏和平.水族审美意识探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4(3):70-73.

[5]苏和平.试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6):65-68.

[6]苏和平.中西艺术审美比较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6):136-139.

[7]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6):124-127.

[8]苏和平.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J].民族教育研究,2005(6):87-90.

[9]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 2008(2):41-44.

[10]赵新献.土家族民歌资源的生态保护问题[J].民族生活研究,2012(12).

[11]冯慧玲.儿媳土家族民族歌谣的审美情趣[J].飞天,2013(3).

[12]李莉.土家族民歌艺术形态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11).

J607

A

猜你喜欢

衬词土家族民歌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土家族情歌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