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琵琶演奏中音乐感觉和艺术表现

2016-02-04王雪梅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琵琶演奏者弹奏

王雪梅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论琵琶演奏中音乐感觉和艺术表现

王雪梅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在我国众多民族乐器中,琵琶的表现力非常强。从乐曲表达的角度上来分析,琵琶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琵琶演奏中,培养音乐感觉的途径和音乐感觉对艺术表现的影响。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琵琶演奏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参考。

琵琶演奏;音乐感觉;艺术表现;途径;策略

琵琶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不仅可以将轻快、活泼的曲调表现出来,还可以将婉转、抒情的乐曲表现出来。因此,在琵琶演奏中,成熟的演奏家能利用演奏技巧来增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如此可见,文章针对琵琶演奏中音乐感觉和艺术表现展开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琵琶演奏中培养音乐感觉的途径

为什么有的音乐作品能打动听众的心灵?究其原因在于演奏者将情感与音乐合二为一,让听众能真切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隐藏的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所以,琵琶演奏者要具备音乐感觉,将作者的情感挖掘出来,并再现作者的情感。音乐感觉的培养并不是一触而就的,这需要演奏者全面分析乐曲作品,深刻理解乐曲作品。

(一)遵循正确的乐句与呼吸原则,让乐曲更动听

在表现音乐时,乐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乐句是构成乐曲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划分乐句的目的在于便于演奏者准确理解乐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通过这样做防止演奏者将整个曲目弹成一句,中间没有停顿的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要从句头、句尾这两个方面来处理乐句,既要保证句头清晰,又要保证句尾以渐弱渐慢的方式结束,以此来让乐曲更动听、更委婉。在弹奏好每个句子时,演奏者要注意自身的呼吸,将音乐的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巧妙运用气息,让乐曲更震撼

琵琶演奏可以看作是思维与肢体的结合体,因此琵琶演奏与气息的联系非常密切。如果脱离了气息来开展琵琶演奏,那么演奏将毫无生机。音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应用气息时,要依据情绪的变化来变化。当然,弹奏力度也是变化万千,弹奏者能巧妙运用气息,便于其科学地控制力度、速度等,把握好弹奏的准确性。在琵琶弹奏过程中,借助急促的气息和加快的抬手动作,加快了手指的拨弦速度,让乐曲更加震撼。相反,如果借助缓慢的气息和抬手动作,放缓了手指的拨弦速度,让乐曲更加柔美。

琵琶演奏最高的境界,是将神与韵相结合起来。琵琶弹奏者如何借助技术技巧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呢?对于琵琶弹奏者而言,其要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音乐作品的演奏风格,以此来增强其对音乐作品的感悟。

要想巧妙运用气息,那么准确定位乐曲作品的基本情绪是必不可少的。为此,琵琶弹奏者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觉。我们以《十面埋伏》和《狼牙山五壮士》这两个曲目为例子,《十面埋伏》描写了壮观的古代战场和威武的士兵等精神风貌;《狼牙山五壮士》赞美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为此,在弹奏这两首曲目时,弹奏者必须要准确把握这两首曲目的深刻内涵,借助节拍、乐句等来运用气息,这样做既便于琵琶演奏者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情感,又便于其准确把握神韵。

(三)处理好节奏与节拍,让乐曲更有感染力度

节奏贯穿于音乐中,音乐是否能存在下去取决于节奏。然而节拍却是体现节奏的基础。随着节奏律动,琵琶弹奏者要根据节奏强弱来分析情感。我们以《草原英雄小姐妹》这首曲目为例子,这首曲目的节奏欢快,这一欢快的节奏将活泼、可爱的主人公形象凸显出来。因此,在弹奏过程中,弹奏者左手要快速滑动,肆意构造出蒙古大草原的情景。这样的演奏便于听众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丽、欢快的草原画面,这样的弹奏让乐曲更加富有感染力度。

(四)准确认识乐曲的调式与调性,让乐曲与众不同

在我国民族乐器中,琵琶因其十二平均率而名列前茅。琵琶最独特之处在于不用调弦就可以将各种调式演奏出来,并将音乐的风格一一表现出来。移动调式、调性改变了乐曲中的形象与情绪,尽管琵琶演奏中使用的次数较少,但是也要注意到这一点。我们还是以《狼牙山五壮士》这首曲目为例子,在弹奏这首曲目是,借助F、D、E、G、F五个调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凸显了音乐色彩。判断琵琶演奏者的音乐理解能力往往取决于其是否能深入地分析作品中的形态。

(五)把握曲调的幅度与力度,让乐曲人物活起来

在音乐作品中,声音强弱与音乐内容、音乐风格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力度的层次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比力度不仅可以刻画音乐形象,还可以抒发音乐情感。我们以《彝族舞曲》这首曲目为例子,第一段的曲调是以优美、轻柔为主,将彝族姑娘曼妙的舞姿描述出来。然而第二段的节奏是动感的,将彝族小伙子阳刚、富有朝气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当乐曲的旋律慢慢发生变化时,此时琵琶弹奏者借助悠长的气息、长轮指、左手的吟揉弦来表述彝族姑娘与小伙子的热恋,并反映出热恋情侣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最后,以柔美的曲调结束。在弹奏《彝族舞曲》这首曲目时,由于力度、速度、气息等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是不同,当然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六)把握乐曲审美风格,让乐曲有了刚强之感

传统的琵琶曲是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文曲;第二部分,武曲;第三部分,现代曲;第四部分,移植曲。琵琶审美风格被分成阴柔、阳刚两面。《春江花月夜》是文曲的代表作,其演奏力度轻柔,重视韵味,演奏风格清雅。《霸王卸甲》是武曲的代表作,其演奏力度强劲,张力十足,演奏风格豪放。《月儿高》《天鹅》是现代曲的代表作,其兼备文武,进一步提高了弹奏技巧,更深刻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全面理解作品美的范畴,掌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总而言之,琵琶演奏者要将形与神融为一体,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果音乐无法打动听众的心,那么再高超的弹奏技术都是无济于事。要想将形与神融为一体,这既要借助高超的弹奏技术,还要带着听众走入到音乐的世界中,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的弹奏才是完美的。所以,弹奏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觉,将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力都融入到琵琶演奏中,赋予琵琶演奏新的生命。

二、琵琶演奏中音乐感觉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音乐感觉侧重的是感觉,用心感受曲、调、歌词与声音,把自己置身于弹奏者的地位,领悟当时的情绪。当然,音乐感觉还要关注歌曲的创作背景,欣赏歌曲,整理情绪。艺术表现指的是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艺术表现力,也就是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多重作用和强劲的感染力量,以及在美化画面、艺术造型诸多方面的特殊效应及其内蕴丰富的意境、节奏、韵律、品位等等。

在认识琵琶所演奏的曲目时,不能将其认定为单纯的乐曲,而是要相信琵琶所演奏出来的曲目具有了古典美。与此同时,琵琶演奏表现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音乐,听众可以准确剖析当时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因此,音乐是有灵性的,其被不同的弹奏者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琵琶演奏中的艺术表现力是指琵琶演奏者借助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感悟,通过熟练的演奏技巧来表现出音乐的情感与神韵,以此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这不仅表现了弹奏者的综合素质,还表现了弹奏者的能力。弹奏者在实际弹奏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音乐感觉,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表现音乐作品,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

琵琶演奏这一艺术较为感性,要想充分展现出这一感性的艺术,这就要全面挖掘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并分析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只有这样做在琵琶演奏中才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感受。掌握琵琶弹奏技巧的目的在于在实际弹奏过程中准确地诠释曲目的情感。我们知道,弹奏技巧可以通过学习和反复的练习慢慢掌握,但是表现音乐的情感却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这要求弹奏者要用心弹奏才能表现出情感。由此可见,良好的音乐感觉对提高艺术表现力大有裨益。现阶段,我国很多琵琶弹奏者能流利地弹奏出整个乐谱,有时候还会灵活地运用轮指和滚奏等技巧,但是当听众听完之后,他们觉得曲目弹奏没有任何新颖之处。从整体上来讲,这样的曲目弹奏会让听众觉得较为枯燥无味。所以,在弹奏琵琶时,弹奏者要借助自身对曲目的良好感觉,丰富音乐形象,灵活地演奏音乐。通过这样做增强弹奏曲目的艺术感染力,强化了琵琶演奏的效果,让听众能回味无穷。

三、总结

在演奏琵琶时,演奏者要将自身与琵琶融为一体,借助琵琶来凸显情感。所以,琵琶演奏者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感觉,其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能巧妙地将琵琶演奏与情感相结合起来。

[1]侯乐萌.如何在琵琶演奏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探讨[J].黄河之声,2016(3).

[2]张崇智.琵琶演奏中腔韵的艺术分析[J].戏剧之家,2016(7).

[3]梁莹.对琵琶演奏中音色和音质的控制探讨[J].北方音乐,2016 (5).

[4]郭阿红.气息在琵琶演奏中的应用浅谈[J]. 黄河之声,2014 (18).

[5]徐畅.试析表演在琵琶演奏过程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 2015 (2).

J632

A

猜你喜欢

琵琶演奏者弹奏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琵琶老店琵琶声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