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领域需要供给侧改革吗

2016-02-04王忠平

至爱 2016年4期
关键词:志愿供给志愿者

■文|王忠平



社会领域需要供给侧改革吗

■文|王忠平

最近,供给侧改革成了热词,大家纷纷讨论希望通过供给侧改革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等。但很少有学者在社会领域讨论供给侧的问题,实际上社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迫在眉睫。

纵观社会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期,目前民政系统的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家,加上一些没有注册或者以其他形式注册的社会组织,估计超过几百万家了。特别是国家创新治理改革后,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孵化社会组织和志愿型组织,搭建了非常多社会组织和志愿型组织的孵化平台。不过从全国来看,目前大量孵化的社会组织根本无法可持续运行,因为孵化的社会组织不是基于社会的需求,而是基于政府的需求,大量的社会组织缺乏自身的造血能力,依赖政府的购买资金,当政府购买资金不足,很容易就出现运营无法维持的局面。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下供给侧改革可探讨的几个方向:

1.公益组织的发展已经从“增量”发展到“增能”的阶段了,或者至少是可以“增量”和“增能”同步进行。目前几百万家的社会组织已经初具规模,不能简单地还是推动数量的增长,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方向。很多地方政府在做“十三五”规划时都明确提出了社会组织的数量要求,也应该提出质量的要求了。

2.供给领域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劳动力”供给,目前制约社会领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人才。而目前能为社会领域输入人才的高校和相关机构非常少,行业里也缺乏足够的培训机构。

另外,作为社会领域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志愿者应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国内慈善领域的发展,志愿服务领域的发展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2015年中国社会组织志愿者调查报告》中显示,行业缺乏供需对接平台,超过80%的社会组织希望建立一个志愿者的对接平台,并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技术支持。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于今年3月5日发起的“中国民间志愿服务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横向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纵向打造环保、助老、助残、教育、救灾、传播等领域的志愿者平台,提高志愿服务供给质量,扩大志愿服务的有效供给,有效对接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需求,使志愿服务供给方面得到结构性调整。志愿者是推动社会领域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区别于商业机构的显著特点,因此在供给侧劳动力改革方面,社会领域要特别重视志愿者的有效供给。

3.增强社会领域的竞争,淘汰“僵尸”基金会和社会组织等。培养基于社会问题、社会需求的社会组织,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和新产品,优化结构,使供给端变得更有活力,推动社会领域创新。只有加强竞争才能推动行业的创新和良性发展,目前社会领域的竞争意识和环境都需要优化。

4.把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落到实处。社会领域的税收优惠需求更大,相对商业机构来讲,社会领域的盈利能力和水平本身就较低,如果不能享受到税收的优惠就很难规模化发展。尽管国家有一些税收的减免和优惠政策,但是实际上却很难享受到,对于社会领域的创新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5.应大量增加政府公益创投,而不仅是政府购买,鼓励社会组织撬动其他资金的配比和供给,如:企业的资金,基金会的资金等。政府可以作为启动资金或者原始资金,同时应该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发动其他的社会资源。社会领域就是要跨界融合,才能产生更多的社会影响力,而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资金,否则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系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主任)

猜你喜欢

志愿供给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