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声音,见证听见的力量

2016-06-16钱晓杰

至爱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会重度听力

■文|钱晓杰



第一声音,见证听见的力量

■文|钱晓杰

今年春季的上海气温变化频繁,当申城天气又迎来新一轮的暖意之际,适逢第十七个“全国爱耳日”的到来。在上海市普陀区悦达889广场内,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深德公益共同发起,致力于重度听障儿童医疗救助的“第一声音”项目拉开了正式启动仪式的大幕。中国妇基会秘书长助理南静、项目部高级主管郝振宇,深德公益创始人张红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听力主任黄治物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南静女士介绍了中国妇基会“第一声音”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我国听障儿童及康复工作的现状,她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听障儿童自己创作的小诗,当听到场上这些孩子口中努力传来他们的心声,同样作为一名母亲的她也不自觉地湿了眼眶。发言中她还表示,中国妇基会将为来自贫困家庭的重度听障儿童提供手术及康复费用,让他们平等地拥有倾听、说话的权利。同时来自新华医院的国内知名听力专家黄致物,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就重度听力障碍的病理、病情和治疗周期,向现场来宾以及所有驻足关注的游客市民作了专业细致的讲解。现场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承诺全程承担“第一声音”项目第一个孩子的医疗及康复费用,陪伴孩子听见、发出生命中的第一个声音。

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现在全国有近10万名7岁以下的重度听障儿童,而0—6岁年龄段的患儿通过人工耳蜗手术和专业康复训练后,是可以恢复听力和语言功能的。目前高昂的手术费用是最大的阻碍,一旦错过“0—6岁黄金时间”将一生因聋致哑。“第一声音”项目希望帮助这些孩子听见、发出人生中的第一个声音,和公众一起见证听见的力量。

为此,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经过手术治疗康复后的孩子们分享诗歌朗诵。孩子们在现场的每一个发音都凝结着家长们的心血,震颤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灵,人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感人场景。这个群体的儿童比普通孩子更加顽强地表达着他们对于听到来自这个世界第一个声音时的那份渴望之情,以及他们脸上散发的阳光笑容所传递出的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那份纯真而简单的期许,着实让人感动感慨。与此同时启动现场还开设了义卖区,通过社区生态农业和大学生创业的爱心义卖活动,观众们在活动现场就能够很好地与主办方形成互动。

可以看到,通过医疗干预,我们切实可见孩子们从听障儿童一步步转变为正常健康孩子的成长轨迹。回归有声世界,融入正常生活,遇见更美好的未来,不仅是孩子们的心愿,也是家长们一直以来的夙愿,更应是全社会对其未来的一份责任。

猜你喜欢

基会重度听力
全国妇联中国妇基会实施“加油!抗疫天使”项目
宫斗剧重度中毒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
次新基金失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