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东北方言为例浅析地域方言

2016-02-04邓颖慧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变体副词使用者

邓颖慧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以东北方言为例浅析地域方言

邓颖慧*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语言变体是语言的实际表现,语言变体既和语言使用者有关,也和语言的具体应用有关。和语言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被称作方言,如地域方言,个人方言,种族方言。语言因所使用的地域不同而不同,也就形成了我们所的地域方言。

关键词:语言变体;地域方言;东北方言

一、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ety)简介

自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兴起以来,人们对语言变化方面的兴趣日益高涨。我们现在意识到语言变化远非无关紧要,语言变化是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音位、语素、语法结构和意义)都可能发生变化。语言变化是语言使用的研究中心。变化是人类语言中固有的:说话人在不同的场合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会使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含义。大部分的变化是高度系统化的:讲一种语言的人会根据大量的非语言因素选择其所使用的发音,形态学,单词以及语法等。这些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沟通目的,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的关系,话语产生的环境以及话语使用者所能涉及的各种人际关系。显而易见的是,那些自称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中的人,讲话的方式却不一样。例如,所有英语作为母语的人,讲出来的英语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使用的语言也会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语言并不是单一的,同一语言可能存在多个变体。语言变体是一般概念上的语言的实际表现,语言变体和语言使用者有关,也和语言的具体应用有关。和语言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被称作方言;和语言使用相关的被称为语域。

二、地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的概念

作为一种方言变体,地域方言因地而变。人们发现,地域方言界线经常与一些地理屏障相契合,如高山,河流,或沼泽。过去,由于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的缺失,那些受地形等阻隔的农村地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相邻地区的方言在更大程度上能够相互理解。方言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过程。尽管地理障碍是语言的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语言使用者对本族语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理和心理阻力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三、东北方言

我们生活在东北地区,因此我们的语言不同于普通话。即使在不同区域、在东北地区,人们说话的口音,词汇和语调也各不相同。在中国的许多方言中,东北方言被认为是最容易理解的方言之一,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东北方言一直被学者们所忽视。与其他方言的研究相比,这个方言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问题涉及的方面也不够深。因为这种方言的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所以一些文章都是针对黑、吉、辽语言的研究。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任何一种语言的语词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东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次方言,也因为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东北方言的产生、发展也不例外。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至1930年间,流入东北的移民就达600多万人,这些移民多是从山东、河北闯关东的难民。关内的汉人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谋生,俗称“闯关东”,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关东文化”。

此外,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近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形成也离不开周边国家语言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众多研究中,最能吸引人注意的是对程度副词的研究。我们看到,虽然普通话中已经有很多副词,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特殊的东北方言。例如,“精”,“老”,“贼”,“忒”等等。如果你和来自其他地区的人,例如海南人,说这些副词,他们都会感到非常困惑。随着大众传媒的和现代交通的完善,地域方言也在发生着变化。据研究,一些不恰当的表达已逐渐被适当的和更有礼貌的表达式所取代。例如,在哈尔滨,“布拉吉”是指衣服,但是现在,人们使用“连衣裙”。另外,在二人转表演中,像“聚魂”这样的表达今天已不再使用。

一般来说,地域方言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但一些东北方言的特殊表达随着媒体迅速传遍全国。例如,“忽悠”最初只在东北地区使用。然而,现在几乎所有人口头都会说这句话了。甚至在媒体上也数见不鲜。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城里,广播和电视中语言的影响。这样,不同方言之间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统一。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方言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快速而深刻的变化。语言一体化是时代的潮流。其目的不是消除方言,而是使公民学习使用标准语言。尽管一些东北方言今天仍在使用,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一体化,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融入语言一体化的浪潮中去。

[参考文献]

[1]戴伟栋.新编简明语言学[M].上海:上海叶大印务发展有限公司,2011.12.

[2]李英姿.东北方言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

[3]张兆金.东北方言程度副词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4.5.

*作者简介:邓颖慧(1992-),女,汉族,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116-01

猜你喜欢

变体副词使用者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分类检测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抓拍神器
副词和副词词组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