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王 欢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王欢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由于能源自身的稀缺性和不可或缺性,国家间能源合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作为世界主要能源进口国,中国自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这些国家及地区的能源合作上。面对国际局势的崭新局面,拥有全球最大买家和卖家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需要确立新的合作方向并完善合作内容,因此研究在能源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可能需要面对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供求需要

一、上合组织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组织成立于1996年,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的元首共同协商成立的。除了这五个成员国之外,上海合作组织还有伊朗、阿富汗、蒙古、印度和土库曼斯坦等观察员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各个国家都有进行能源合作,下文将以成员国的代表俄罗斯为例进行分析:

(一)俄罗斯与成员国之间

俄罗斯在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以后,与其中的其他四个成员国都开展了能源问题上的合作与交流,向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支持,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据上海合作组织2010年初的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年底,俄罗斯已经向以上三国的能源部门投入了约为110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当中,其中百分之八十投入了哈萨卡斯坦,百分之十二投入了乌兹别克斯坦,百分之八投入了塔吉克斯坦。这说明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营过程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俄罗斯与观察员国家之间

1.印度

俄罗斯与印度的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萨哈林一号”项目上。这一项目总值约为120亿美元,其中俄方占了总投资的80%,印方占了总投资的20%。从这一项目开始,两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日益加深。在2010年12月,两国又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这份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两国共同开发新的核反应堆技术。按照这份协议的规定,俄罗斯要在印度境内的三个地区兴建18座核反应堆。俄罗斯和印度两国在能源合作上的重点项目是核动力发电。印度政府计划在2030年完成20座核电站的修建,这些核电站的市场价值能够达到1500亿美元,能够让印度全国的核电装机容量提高6万兆瓦之多。

2.伊朗

为了防止美国和欧洲对伊朗采取能源政策上的打击,伊朗开始和俄罗斯进行合作,成立了合资银行。俄伊合资银行以两国的货币为主要通行币种,为两国的能源公司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合资银行的出现,能够大大促进两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另外,两国在电力、核能和再生能源等领域上也有所合作。目前,两国已经完成了能源合作路线图的规划,即将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

3.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石油天然气能源储备丰富,俄罗斯对此表现出很大兴趣。在天然气能源方面,俄罗斯与土库曼斯坦早就签订了关于天然气行业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土库曼斯坦将从2003年起向俄罗斯出口天然气能源。这一行为将持续到2028年为止,土库曼斯坦出口的天然气能源总量高达1.8万亿立方米。在石油能源方面,俄罗斯也有很大动作,准备了20亿美元投入到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开发当中。俄罗斯的各个石油企业也展开了积极行动,其中以卢克石油公司为典型代表。

二、各个国家进行能源合作的影响要素

第一,能源战略差异。上海合作组织之间各国的能源战略不同,在能源合作领域水平和方式上必然有所差异。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被称为“资源大国”,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保护本国和全球的能源安全,维持出口能源的数量在一定水平之上,结合创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俄对上合组织能源合作的考虑是多方面的:第一,地缘政治因素;第二,能源优势特点;第三,能源运输方式。对此,俄罗斯方面努力发展本国经济,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积极开展适合新形势下的能源合作体制。而就我国来讲,是能源消耗量巨大的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消耗的能源数量居高不下。中国目前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的主要合作情况如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已经完成了输油管道的开通;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天然气管道将于不久之后开通;中俄之间就西伯利亚通往中国输油管道的修建已经达成了协议。在我国内部,已经开始着手完成“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西气东输”是我国进行能源建设的重要工程,总投资高达930亿元。这一工程一旦完成,就能够连通我国与中亚各国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此外,我国还兴建了大型的石油储备工程,这一工程主要分布在成都、天津等地区。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将给我国带来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存量。每个国家的能源战略都是根据国家的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的。能源战略包括了开采能源的种类和数量、能源的消耗量、能源的进口量和出口量、能源开采设施的建设情况。能源战略目标的差异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国家间的能源合作。在现阶段,上海合作组织的各成员国进行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方面,还有一部分能源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总整体上来说,以双边合作的形式为主,多边合作形式还没有普及开来。

第二,能源来源和价格。从目前国际局势看,能源来源和价格是影响上合组织国家间能源战略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国际上的石油价格偏低,这给上合组织的一些能源生产国家带来了困难,对一些能源公司和能源企业的能源开采、融资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规范本国能源开采总量和进出口数量。俄罗斯的一些能源公司已经开始对能源开采工作进行调整,减少能源的开采数量。据上合组织调查统计:2008年,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储量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有多达11个石油公司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石油开采的数量。到了2009年2月,整个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只有785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而天然气产量只有1050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2%。能源开采量的降低,让整个俄罗斯的工业产值也发生了降低,降低额度达到了14.6%。

第三,能源需求竞争。上合组织能源合作还受到其他国家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说伊朗、阿富汗等安全问题制约着国家能源合作。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各国对中亚地区和里海附近的能源出现了需求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贯穿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三地的输油管道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欧盟也开始着手于跨越里海的输气工程建设。另外,日本也是能源消耗的大国,是我国在同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时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日本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也急需从俄罗斯进口各项能源,这必然导致二国之间在能源领域的相互竞争。因此,规范能源进出口数额,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对双边或多边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结

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能源环境,上海合作组织的各个成员国必须要加强相互间的能源合作力度,寻找更有效的合作方式。

首先,需要找到中俄双方能源战略利益的异同点,协调并有效处理不同区域性组织之间的利益需求关系。对此,我国提出了“新型区域合作”理念。这一理念主张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发挥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让本地区向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和建设。国际能源形势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上海合作组织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在“互利共赢”原则的指引下推动成员国进行双边、多边的能源合作,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需要协调中俄双方国家利益需求,完善并妥善制定合理的章程来规范国家间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现行的章程和合作草案当中,有部分条款考虑欠妥,损害了成员国国家的核心利益,这必然导致了部分成员国的不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各国专家都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俄方的一些专家人士提出:对欧亚大陆一体化进程进行重新规划,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许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由独联体和欧亚经济共同体派出一部分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能源政策委员会。能源政策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和解决各国在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对各国在合作过程中的矛盾进行沟通和协调,这样能够方便解决上合组织框架下能源合作的问题。能源政策委员会必须要在满足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各国的能源合作机制,并且对上合组织内部的能源合作体制进行完善与价钱,尽可能使能源利益最大化,将成员国间的能源合作上升到国际层次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国政治与经济。

综上所述,在上海合作组织及其他区域性组织的框架内开展能源合作,积极加强成员国协商与有关地区能源合作问题的讨论,形成能源合作的共识。上海合作组织还要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制定方案,分析可行性,促进多边能源合作的形成,让各个国家共同发展进步。从全球整体范围来看,地缘政治格局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促进多边能源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各个参与国将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于全球的能源安全也有巨大的贡献。我国目前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能源战略合作舞台上,中国必然会发挥自身作用,推动建立世界能源战略格局新体制。

[参考文献]

[1][俄]日慈宁.俄罗斯能源外交:经济、政治、实践[M].俄罗斯:伊斯特布鲁克出版社,2006.

[2][俄]萨延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石油天然气发展纲要[J].[俄]分析论丛,2006(2).

[3]郑东升.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与中俄能源合作[J].当代世界,2005(9).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