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最严厉制裁压向朝鲜
2016-02-04本刊编辑部
20年来最严厉制裁压向朝鲜
朝鲜越来越孤立
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
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进一步制裁平壤的决议草案。决议规定:联合国成员国应对前往朝鲜或从朝鲜出发的一切船舶、飞机及其搭载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强制检查;全面禁止朝鲜银行在联合国成员国境内的交易活动,并禁止联合国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在朝鲜境内开设分行、事务所、账户;除民生目的外,全面禁止从朝鲜进口煤炭、铁、铁矿以及金、钒、钛、稀土等战略物资;禁止向朝鲜提供航空燃料(包括火箭燃料)和轻型武器;禁止成员国与朝鲜进行导弹技术合作。16名朝鲜公民、12个组织/机构和31艘船只被列为追加制裁对象,包括朝鲜第二自然科学院(负责军工科研)、宇宙开发局、军需工业部、矿业开发贸易公司(KOMID)以及端川商业银行的主要负责人,船只则是朝鲜远洋航运管理公司(OMM)名下的资产。
此前的2月29日,安理会曾在一份年度报告书中对朝鲜逃避制裁的情形加以罗列,包括:OMM旗下的船只通过变造船名和外观的方式继续进行活动,向海外输出军火和矿产,运入精密电子元器件和奢侈品;朝鲜通过驻缅甸、叙利亚、越南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业代表甚至外交人员进行非法金融活动,向冲突地区出口弹道导弹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技术换取外汇,再经复杂的流程洗白回流;朝鲜通过代理人参与东南亚和非洲一些机械加工以及军工企业的运营,将与核计划相关的若干零部件的加工放在国外进行。这最终导致了新制裁决议的出台。
由报告书罗列的内容不难看出:尽管朝鲜核问题在传统上被视为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威胁,但其实际影响和振荡早已扩散到亚洲之外,与其他动荡地区形成了勾连和强化。在大部分国家对动荡地区实施武器禁运的情况下,朝鲜却在以低廉的价格外销常规武器和WMD,籍此获得宝贵的现金流。不仅如此,朝鲜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国际核材料和核技术黑市中的主要供货者。2003年利比亚宣布终止其核计划后,调查发现2000-2001年利比亚进口的20吨六氟化铀气体(未进行过离心浓缩的铀原料)全都系由朝鲜生产、或者在朝鲜进行过加工。
换言之,强化制裁措施不仅是对朝鲜接连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的惩戒,也构成一种预防:它使全球核黑市最重要的供应商被隔离,避免了半岛危机与中东乱局发生勾连。对朝制裁的强化发生在伊朗核协议达成、对伊经济制裁初步解除之后,尤其意味深长:长期以来,伊朗一直是朝鲜核计划和导弹开发的重要合作者以及出资者;德黑兰同时也构成朝鲜导弹技术和核材料向中东扩散的中转站。而在去年7月与美欧国家达成协议之后,伊朗已承诺逐步中止其铀浓缩活动,并在国际监督下清理其核原料库存。
另一方面,美国在今年1月依然追加了对伊朗导弹项目的新制裁,用意之一即在敦促德黑兰逐步与平壤撇清关系。丧失这个盟友之后,朝鲜的地位将异常孤立。
各国对朝势必要更加谨慎
在21世纪前几年,朝鲜每年能自弹道导弹和核技术的出口中获得1-2美元的收入,另有约1亿美元的常规武器出售和维护费用进账。强化制裁旨在使这部分收入彻底归零,摧毁平壤长期以来的“以战养战”(用出口导弹和核技术的进账贴补核武器和新型导弹的开发)模式。强化对煤炭和矿砂出口(这是朝鲜对外贸易中占据份额最大的部分)的限制则将沉重打击朝鲜只是勉强运转的国民经济——毕竟,2500万朝鲜公民中有整整110万是不从事经济生产的军人。
诚然,制裁决议并未彻底切断朝鲜与外界的经济来往。安理会仍允许联合国成员国“为了民生目的”从朝鲜购入部分煤炭和矿砂,在对朝能源出口方面也只是限制了飞机和火箭燃料,并未扩大到全部原油。这足以保证朝鲜不会迅速发生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但即使朝鲜对中国出口煤炭的收入由目前的10.5亿美元缩水到5亿美元左右,也足以对外贸总收入只有不到25亿美元的平壤构成严峻考验。现金流的削弱以及海外资产被冻结将使金正恩分配各种福利的余裕度受到极大限制,最终造成政治观察家罗伯特·卡普兰在10年前所预测的局面:地方领导人和军队高层对领导人的政策出现不满,迫使其改弦更张。
金正恩执政四年多以来,继续采用“边缘战略”,其目的一是胁迫国际社会公开承认朝鲜的有核国家地位,二是与美国举行对等会谈并签署和平条约,从而获得充分的外部安全保障。在那之后,各国在对朝政策上的动作势必更加谨慎,经济援助和交流也会更加宽松,平壤政权的稳固性则可获得长期保障。没有一个国家不希望平壤主动弃核,但也没有一个国家希望朝鲜政权骤然崩溃。
希望朝鲜不再玩“核讹诈”
只是在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猫鼠游戏中,东北亚各国以至安理会五常的耐性最终被耗尽,再也无意揣度朝鲜的动机,而是直接以朝鲜事实上的核能力为依据,做出了强化制裁的抉择。
而平壤当局所采取的回应,依然是他们唯一擅长的讹诈:3月3日,朝鲜再度在东海岸试射多枚短程导弹;3月4日,金正恩又宣称“为了保卫国家,必须做好随时发射实战部署的核弹头的准备”。从技术上说,这只是一种宣传策略——没有证据显示近年来朝鲜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反,平壤接连开发出潜射弹道导弹和公路机动洲际导弹,意在强化发射平台理论上的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从而在对美谈判中增加博弈筹码。若是金正恩希望对近在咫尺的韩国开战,单凭80年代投产的“化城5号”短程导弹就可发射核、生、化弹头;若要威胁到日本和美国,试射次数较少、可靠性堪忧的朝鲜中远程导弹显然力有不逮。唯一的解释是:核讹诈已被平壤视为机会收益最高的抉择。
反过来,制裁开始执行之后,要以谈判迫使朝鲜解除核武装同样困难重重。历史上较为成功的核门槛国家解除武装的范例(南非、利比亚、伊朗),其武器化水平并未达到今日朝鲜的规模,并且要以外交政策的彻底改弦更张为前提;而朝鲜在目睹伊拉克和利比亚自行销毁WMD、却未获得足够的外交回报之后,越发坚定了赌博心理:只要使核武器成为既成事实,外界便无能为力;倘若核武库不够可靠或规模太小,反而有被摧毁的风险。
这种偏执心理将始终贯穿在平壤对外博弈的整个过程中,并且在今年5月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之前很难发生重大改变。
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副教授郑继永认为,从历史上看,往往各方在最关键的时候都不太配合。即使是朝鲜对外关系最紧张的时候,美国对朝的接触也没有断过。韩国方面,现在韩朝的交往渠道全断了。现在朴槿惠压制了国内的反对声音,但是如果国会4月份选举在野党占据多数、或者说声音开始有影响力的话,局面也会变化。尤其是,两年后新政府会上台——按照韩国传统,下一任政府总是会把上一任的对朝政策全部推翻。如果经过一两年的制裁后韩国松手,那么就是前功尽弃。
所以,他认为,说到底,要让制裁决议执行得下去,各方要保持一致的力度和标准执行。